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4篇
  免费   30篇
地球物理   93篇
地质学   1篇
  2019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1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11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9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2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6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1篇
  197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71.
从高波速比试论云南丽江7级地震的孕震模式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利用震中周围多台地震波资料计算平均波速比, 并对计算误差作了统计和分析, 提出了在介质存在横向不均匀的情况下数据处理方法。在资料有相当可信度的基础上, 动态追踪了1996 年2 月3 日云南丽江7 级地震前滇西北地区波速比的十余年时空演化图象。显示出: 丽江地震孕震区的高波速比异常图象经历了由小到大、由大到小并再次扩大的过程;而低波速比的异常图象则由大到小、由小到大并再次缩小的过程; 地震发生在低波速比异常区包围的高波速比异常区的交汇部位。其时间进程的演化显示丽江地震的孕震区在1988年耿马—澜沧76 、72 级地震后进入非线性阶段, 1995 年孟连西中缅边境73 级地震前进入失稳阶段。结合滇西北地区地震垂直分布图象和对照含硬包体试样在破裂孕育过程中波速场的演化图象, 表明丽江地震的孕震区具备了坚固体孕震模式的高波速特征  相似文献   
72.
岩石临破坏前波速奇异变化的再研究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从实验上确证:岩石在主破裂前一瞬间,纵波速度升高甚至超过原最大值的两倍以上,纵、横波速比Vp/Vs升高甚至达2.5~3.0,之所以造成这种现象:对前一个原因是主破裂前有些张裂缝闭合,另一个原因是主破裂前微破裂急剧增多,在某一时刻同时发生几个小破裂,各检波器所记讯息可能不是同一事件。对后,P、S波的走时在破裂孕育过程中的下降--回升(相对变化量)并不同步而是P波的变化先于或大于S波也是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73.
许昭永  包一峰 《地震研究》1989,12(2):182-192
我们利用固体传压真三轴压机,50×50×200mm~3大理岩试件,600KC S波探头,分别观测了在等应力压缩和差应力压缩时S波尾波波列振幅和卓越频率衰减系数K和α的变化特征。结果表明:在等应力(σ_1=σ_2=σ_3)压缩时,随着压力的增加,波列振幅和卓越频率衰减系数K、α逐步增大。在差应力(σ_1>σ_2>σ_3)压缩至断裂时,σ_3和σ_2方向的K、α变化各异。当σ_1低于破裂应力σ_(1p)的20%时,两个方向的K、α都随着压力增加。当σ_1大于20%σ_(1p)而继续增加至50%时,K、α大体都保持平稳值,而当σ_1超过60%σ_(1p)时,σ_2方向的K逐步变大,α逐步减小。而σ_3方向的K、α则逐步减小。当出现前兆应力降后,σ_3方向的K、α都回升,接着主破裂来临。破裂后,σ_2方向的K、α增大,而σ_3方向的K、α则减小。同时,波列图清楚地表明,S波最大振幅的变化对K有着重要的影响。  相似文献   
74.
包一峰  许昭永 《地震研究》1990,13(4):396-401
本文采用滇西地震预报实验场基地团山砂岩浸泡一个月后进行真三轴压缩试验。结果发现:最小主应力轴方向和中间主应力轴方向Q值都有异常峰值,且变化不同。它们分别在破裂应力的40%—70%和50%—70%之间。而异常峰值后,又都在一段正常值,破后又都上升。从谱振幅随压力的变化看出,异常峰值的出现是由于高频成份的增加大于低频成份。峰值后的正常值出现是由于低频成份的增加及高频成份减小所致。而破后Q的上升则是由于低频振幅减小更多所致。声发射率也有峰值—相对平静——第二峰值—缓裂特征。  相似文献   
75.
本文利用振幅衰减系数和卓越频率衰减系数计算中强震前的小震Q值。通过对不同地区的典型震例的分析,发现在中强震发生前,小震Q值持续增大,增加的幅度是正常值的数倍,但异常幅度与震级无明显关系,而异常时间可能与主震震级有关。  相似文献   
76.
在σ_1>σ_2>σ_3的真三轴压缩试验机上进行了弹性波在大理岩试件中传播时沿σ_2(x方向)和σ_3(y方向)的走时、幅值及衰减特性的实验研究。随着载荷应力增加,在x方向上,P波第一个波峰的走时t减小,幅值A减小;在y方向则相反。大约从破坏应力的95%开始,两个方向上t又都迅速增加,A减小,波列振幅衰减系数K也减小,这是真三轴压缩情况下的一种破裂前兆变化特征。Ⅰ型应力途径t开始迅速增加时的差应力值低于Ⅱ型  相似文献   
77.
我们所研制的ZSY—83型三轴可调压力装置,一个侧向以胶囊油压实现软接触,它的最大压强可达60Mpa;另一个侧向以两个油缸千斤顶,施加压力可达100吨,加上长江500型轴向压力系统可加压力500吨,组成三轴压力装置。常用标准试件有7.1×7.1×14.2cm~3和20×20×20cm~3两种。对于小于20×20×20cm~3试件,在20×20cmc~2胶囊前垫上钢块,即组成固体传压三轴压力室。我们做了中间主应力对大理岩强度的影响的实验,结果与茂木清夫的较一致。  相似文献   
78.
地震微破裂成核过程的实验模拟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下载免费PDF全文
熊秉衡  许昭永 《地球科学》2000,25(3):319-323
以透明试件受压破裂过程模拟均匀岩体的破裂过程, 用实时全息干涉摄影系统记录试件应力场分布及其变化, 用瞬态波形自动记录仪记录微破裂的位置和强度.通过两种方式所获数据来探索地震微破裂成核过程与应力场关系.   相似文献   
79.
ExperimentalstudiesontheevolutionprocesofmicrocrackpaternsinconcretesamplescontaininghardinclusionsZHAOYONGXU1)(许昭永)BINWAN...  相似文献   
80.
AnexperimentalstudyonfracturalfeaturesofconcretesamplescontaininghardinclusionZHAOYONGXU(许昭永)1)BINWANG(王彬)1)JINMINGZHAO(赵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