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70篇
  免费   152篇
  国内免费   309篇
测绘学   125篇
大气科学   154篇
地球物理   743篇
地质学   772篇
海洋学   264篇
天文学   73篇
综合类   62篇
自然地理   138篇
  2023年   11篇
  2022年   11篇
  2021年   10篇
  2020年   14篇
  2019年   17篇
  2018年   22篇
  2016年   34篇
  2015年   16篇
  2014年   27篇
  2013年   30篇
  2012年   86篇
  2011年   90篇
  2010年   41篇
  2009年   51篇
  2008年   74篇
  2007年   74篇
  2006年   109篇
  2005年   138篇
  2004年   97篇
  2003年   92篇
  2002年   76篇
  2001年   62篇
  2000年   88篇
  1999年   55篇
  1998年   63篇
  1997年   96篇
  1996年   41篇
  1995年   74篇
  1994年   80篇
  1993年   48篇
  1992年   51篇
  1991年   59篇
  1990年   59篇
  1989年   50篇
  1988年   46篇
  1987年   38篇
  1986年   31篇
  1985年   33篇
  1984年   22篇
  1983年   31篇
  1982年   14篇
  1981年   7篇
  1980年   19篇
  1965年   8篇
  1964年   8篇
  1959年   9篇
  1958年   19篇
  1957年   14篇
  1954年   8篇
  1930年   6篇
排序方式: 共有233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75 毫秒
21.
本文论述了Philodfill GSEC66区块,即人们称之为“西北Malampaya区块”的石油潜力评价结果。相信该区块存在主要烃类聚集所必需的要素。可能的烃源岩是深水尼多灰岩,早第三纪同裂谷期前尼多沉积和前第三纪沉积。潜在储集层包括尼多礁隆、尼多和前尼多碎屑岩和,或破碎碳酸盐岩,早中新世Galoc碎屑浊积岩和前尼多沉积。该地区识别出的主要油藏类型是晚渐新世一早中新世礁和侵蚀/喀斯特碳酸岩高地。在对已有的1982年以前地震资料评价后,又采集了1,625km的地震资料。新的地震资料解释后,在这一地区划出了11个预选区,其中2个勘探区(Santa Monica和Ipil勘探区)。Santa Monica是在尼多灰岩上圈出的一个十字倾角圈闭,垂直闭合高度超过457m,闭合面积超过83km^2。Ipil勘探区发育在尼多灰岩台地面上,具缓倾闭合特征,闭合面积超过47km^2,垂直闭合高度122m。这个大型勘探圈出的技术价值与菲律宾十分有利的深水勘探条件及其邻近的即将开发的Malapaya—Camago油气田结合,使这一区块成为今后勘探工作中一个极具前景的地区。  相似文献   
22.
本文所研究的样品由《Hakurei—maru》号科学考察船进行的GH80—1和GH83—3两个航次所采集.这两次航行的目的是作为日本“中太平洋锰结核调查”五年计划(1979—1983)任务的一部分,在威克-塔希提横断层上进行地质调查(GSJ)。  相似文献   
23.
From a stock culture of Cylindrotheca sp., non-motile colony-forming cells were observed and isolated.Colony-forming cells produced both single cells and colony-forming cells in liquid medla.the rate of single cell production varied among clones.  相似文献   
24.
自中印度洋被确认为是大洋岩石圈活动压缩变形的场所以来,人们已经竭尽全力来确定该地区的缩短量.其目的是了解在很高压应力下的板内变形会对周围板块的运动学起什么作用以及大洋岩石圈的机械反映.使用了下面4种不同的方法来定量分析变形速率:  相似文献   
25.
自生碳酸盐矿物的分布特点,是体现孔隙水地球化学特征的一个侧面。在布莱克海岭气体水合物赋存的沉积区域里(ODP994#、995#、997#)就利用这点来评价成岩作用。碳酸盐矿物的分布特点揭示了三个独特的成岩分带:(1)在上部20mbsf (bsf:below seafloor,海底以下深度)处的碳酸盐矿物主要是生物成因的,没有显示成岩作用的存在。这个区域的方解石FOC和8180值(PDB)反映了海相碳酸盐的特点,是与海水平衡的条件下沉淀形成的;(2)在20mbsf和100mbsf深度,方解石的FOC值明显呈现负数(低至-7.0‰),自生白云石较普遍可见(2—40wt%),δ^13C值在3.6‰~13.7‰之间;(3)在,100mbsf以下,白云石从含量丰富减低至微量分布,而分散状的菱铁矿成为主要出现的矿物。菱铁矿的δ^1C和δ^18O值分别在5.0‰~10.9‰、2.9‰~7.6‰之间变化。把溶解无机碳(DIC)的δ^1C剖面分布特点和孔隙水的浓集梯度趋势与自生碳酸盐矿物的δ^13C和δ^18O值对比,我们发现,自生碳酸盐矿物在一个独特的深度区域里形成,呈带状分布。在20mbsf深度及以下,无机碳的δ^13C DIC出现最小负值(≤-38‰)、方解石白云石出现δ^13C负值,这种现象的出现是伴随着孔隙水碱度的增加、硫酸盐的亏损和孔隙间Ca^ 2 、Mg^ 2 离子的减少一起发生的,这表明自生方解石和自生白云石的形成是在硫酸盐还原带的底部开始(21mbsf左右)而在100mbsf附近深处大量出现。菱铁矿的形成很显然是在120~450mbsf之间发生,这个区间在气体水合物赋存的沉积物区域内和上部(赋存区域200—450mbsf)。菱铁矿的δ^13C和δ^18O值从它们出现的薄层一直到沉积物底部都几乎一致。然而,现在孔隙水中的δ^13C DIC仅仅与120~450mbsf间的菱铁矿的δ^13C值相似。此外,从菱铁矿中计算出来的与之平衡的δ^18O值与120~450mbsf区段处菱铁矿的δ^18O测量值很好地匹配起来。该区段以高碱度(40-120mm)、低Ca^ 2 、Mg^ 2 浓集度为特征,这符合菱铁矿的形成条件。  相似文献   
26.
以前的研究表明密度和核磁共振测井数据可用来精确计算储层的天然气饱和度。传统的气体储层中开发的用于天然气饱和度计算的密度-磁共振法也可用于天然气水合物饱和度分析。在不使用复杂方程或假设的情况下,基于经验方程,密度-磁共振方法可得到精确的地层孔隙度、气体和(或)天然气水合物饱和度。本文通过密度-磁共振响应方法来识别Mallik 5L-38井所穿沉积剖面中的天然气水合物带。结果证明密度-磁共振方法可以计算经气体校正后的孔隙度和精确的天然气水合物饱和度。  相似文献   
27.
地中海西北部深海水道:巴伦西亚水道的地貌、地震构造及其环境B.Alonso等巴伦西亚水道位于地中海西北部巴伦西亚海槽的轴部,是一个NE—SW向构造凹陷,全长400km。根据海底地貌沉积特征,可把巴伦西亚水道大体划分为上、中、下三段。上段特征为:(1)...  相似文献   
28.
In order to simulate a possible natural administration route of xenoestrogens male flounder Platichthys flesus were exposed via the diet to the alkylphenol 4-tert-octylphenol. Treatment with 4-tert-octylphenol (10, 50 and 100 mg OP kg(-1) BW) or 17beta-estradiol (0.05 mg kg(-1) BW) every second day during a period of 11 days resulted in a significant increase in plasma vitellogenin (Vtg) concentrations. The induction of Vtg was greatest in the fish receiving 50 mg OP kg-' BW. A significant accumulation of 4-tert-octylphenol was found in liver and muscle tissue of the OP treated groups. The tissue concentrations of 4-tert-octylphenol and the plasma vitellogenin concentration were positively correlated. The results show that 4-tert-octylphenol accumulates in liver and muscles of flounder P. flesus, and exerts estrogenic effects such as vitellogenin induction.  相似文献   
29.
五种植物提取液的抗鱼病菌和抗鱼病毒效应(英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旨在探索用廉价的野生植物防治鱼病。所用的植物有牛繁缕(Stellaria aqu-atica),双花凤仙(Impatiens biflora),夜来香(Oenothera biennis),艾草(Artem-isia vulgaris)和忍冬(Lonicera japonica)。用作试验的鱼病菌共13种(18个菌株),分属于气单孢菌属、假单孢菌属、爱德华氏菌属、耶尔森氏菌属、弧菌属。所用的鱼病毒为传染性胰脏坏死病毒IPNV,传染性造血组织坏死病毒IHNV。上述病原微生物均获自美国马里兰大学微生物系。实验结果表明,五种植物提取液均有不同程度的抗鱼病菌作用,其中以牛繁缕的抗菌谱最广,作用力最强。忍冬、艾草、牛繁缕有抗鱼病毒作用。其中以忍冬的效果最好,它能抑制IPNV和IHNV。而艾草和牛繁缕只能抑制IHNV。  相似文献   
30.
The data of SeaWiFS (Sea-Viewing Wide Field-of-View Sensor), installed on SeaStar, has been used to generate SSC (suspended sediment concentration) of complex and turbid coastal waters in China. In view of the problems of the SeaDAS (SeaWiFS Data Analysis System) algorithm applied to China coastal waters, a new atmospheric correction algorithm is discussed, developed, and used for the SSC of East China coastal waters. The advantages of the new algorithm are described through the comparison of the restdts from different algorithm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