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篇
  免费   29篇
  国内免费   3篇
大气科学   1篇
地球物理   36篇
地质学   6篇
海洋学   3篇
综合类   3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3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3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2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4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8 毫秒
21.
2017年8月8日四川九寨沟县发生M_S7.0地震。根据中国地震台网固定台站的记录波形,利用gCAP方法和P波初动符号反演方法求解了主震的震源机制解,其结果与哈佛CMT震源机制解、美国地质勘探局发布的震源机制以及中国地震局发布的各震源机制解有很好的一致性。此外,还求解了九寨沟地震震中附近2010—2016年间28次小震的震源机制解,利用得到的小震震源机制解反演了该区域的构造应力场。结果表明,这一区域构造应力场的最大应力轴与最小应力轴均为水平方向,其中最大应力轴方向为NWW方向,最小应力轴方向为SSW方向。  相似文献   
22.
汶川8.0级和仲巴6.8级地震中波红外热辐射异常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以静止卫星中波红外亮温为数据源,应用小波变换和计算功率谱方法对汶川8.0级地震和仲巴6.8级地震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这两次地震震前均出现了明显的短临热异常现象。这与长波辐射通量和热红外亮温资料的研究结果基本一致。在时间演化过程中热异常现象在震前存在一次明显的变化,这种变化有短临预测意义。地震前后热异常分布可能反映了区域应力集中和调整变化,根据异常的演化方向和异常消失区域可以估计发震的可能区域范围。  相似文献   
23.
日本9级和缅甸7.2级地震热辐射表现特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应用中国静止气象卫星热红外遥感亮温资料获得其相对功率谱信息,对大范围全时段的相对功率谱信息进行了分析,其结果为:日本9.0级和缅甸7.2级地震发生前存在显著的亮温变化,震前6个月左右异常开始出现,相对变化幅度达10倍以上;这两次地震的异常区域大小和时间变化形态存在明显差异,可能是地质和气候环境所致.  相似文献   
24.
品质因子Q通常可表述为频率f的函数:Q(f)=Q0fa.由于地震波能提供地球内部物质组成、晶体结构和物态、温度以及物质流动等信息,且地震波在地球介质中的衰减与Q值直接相关,因此,通过地震波研究地球介质Q值,已经成为研究地球内部结构及其动力系统的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25.
采用RT-PCR及RACE技术,从拟穴青蟹眼柄组织中克隆了两种Ⅰ型高血糖激素CHH基因(分别命名为C1与C2)cDNA全序列。序列分析结果表明:C1基因全长1859bp,开放阅读框长420bp,编码139个氨基酸,分子量为15.326kDa,等电点为5.540;C2基因全长1739bp,开放阅读框长426bp,编码141个氨基酸,分子量为15.621kDa,等电点为7.618。与其它物种CHH氨基酸序列进行同源性比较分析显示,拟穴青蟹CHH基因与榄绿青蟹CHH基因同源性最高(92%),依次为日本鲟(80%)、三疣梭子蟹(78%)。聚类分析表明,拟穴青蟹CHH氨基酸序列与榄绿青蟹和日本鲟紧密聚为一支。经荧光定量检测,拟穴青蟹CHH基因在眼柄、肝胰腺、心脏、肠中表达量较高,鳃、胃中表达量很少,肌肉中表达极少。盐度骤变试验结果表明:盐度胁迫24h后,C2的表达量是C1的30倍以上;C2基因盐度5时与对照组的表达量差异不显著(P>0.05),盐度15时差异显著(P<0.05),盐度22、25、30时差异极显著(P<0.01);盐度变化越大,C2的表达量越大。上述结果为进一步深入研究CHH基因的功能及调控机理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26.
卫星热红外遥感资料在地震预报中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9,自引:3,他引:9       下载免费PDF全文
利用NOAA—AVHRR数据通过Becker & Li地温计算模型反演,得到有关地震发生前后每日的地表温度分布图像,然后进行逐日的地表温度分布图像以及震源区地表温度平均值日变时序曲线分析。结果表明震前出现了较明显的热红外地震前兆异常。最后指出,从NOAA—AVHRR数据中利用分裂窗技术反演陆地表面温度结果容易受到云层的干扰,但是更高空间分辨率和光谱分辨率的EOS/MODIS数据的产生以及由于EOS/AMSU能够透过云层探测到地表亮温,必将使卫星遥感热红外信息在地震监测预报中的应用范围及深度上得以拓展。  相似文献   
27.
青藏高原东北缘地区非弹性衰减Q值和场地响应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甘肃数字地震台网21个子台的437条波形记录,采用三段几何衰减模型,利用Atkinson方法和遗传算法,研究了青藏高原东北缘地区的非弹性衰减Q值和各台站的场地响应,得到该地区非弹性衰减Q值与频率f的关系为:Q(f)=564.7f 0.3;21个子台中,除了武都、合作、湟源、定西和迭部等台的场地响应总体上没有放大效应以外,其余台站均存在较明显的放大效应.  相似文献   
28.
本世纪以来,中国大陆内部发生了3次7级以上地震,分别是2001年11月昆仑山口西8.1级、2008年3月于田7.3级和2008年5月汶川8.0级,尤其是汶川8级大震造成了巨大的人员伤亡和经济及财产损失.就这3次地震所处区域的地震监测能力而言,汶川地区的监测能力要好,但在震前也未能捕获到能够做出中短临预报的前兆异常.  相似文献   
29.
大容量气枪震源激发探测因具绿色环保、传播距离远和高度重复性等特点成为地下介质探测的新方法,利用其进行地下介质物性变化高精度探测,则对不同激发条件下气枪传播信号的一致性提出要求。本文选取了祁连山主动源不同枪组(4支和3支气枪)在激发环境一致情况下分别激发时各远台波形记录,通过信号叠加、互相关及频谱分析等方法,对比分析了各台站记录的不同枪组激发信号,及其与震中距的关系,并讨论了不同枪组激发对地下介质走时变化观测的影响。结果表明:(1)不同枪组的激发信号波形相关度随震中距增大而降低,信号震相随激发能量有微弱的变化,震中距超过50 km后其变化几乎分辨不出;(2)远台接收信号的能量大小随主动源激发能量变化,各台站能量变化主要体现在优势频率范围内;(3)接收台站台基越坚固不同激发能量均方根振幅比越小;(4)叠加一定数量的波形可以有效提高远台记录信号的信噪比,增加气枪激发能量则相对更容易提高信号信噪比。  相似文献   
30.
姜秀璇  郭晓  范兵  邹锐 《地震工程学报》2021,43(6):1343-1351
场地响应是精确测定震源参数和稳健估计出高精度地壳介质衰减变化的关键影响因素之一,采用H/V尾波谱比法,对祁连山主动源观测台网中40个短周期观测台站的场地响应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祁连山主动源观测台网中40个短周期观测台站均存在不同程度的放大(衰减)作用,根据40个台站观测波形的尾波场地响应曲线特征,可将其分为平坦类、放大类、高频衰减类,在1~20 Hz频段内部分台站场地响应曲线呈现平坦,场地响应值为1~2倍;而大部分台站在不同频段有明显放大(衰减)作用,场地响应值为0.3~9倍。台站台基岩性可能是决定场地响应曲线特征和大小的主要因素,且与台基介质密度具有反相关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