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3篇
  免费   3篇
地球物理   35篇
综合类   1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3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3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4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31.
依据历史地震资料,提出了具有中长期预报意义的中强地震活动特定区的震兆性概念通过分析可知,淄川-临沂和深县-河间特定区内的中强地震活动是华北东部地震块体M≥7级地震的震兆;东川-巧家特定区内的中强地震活动是南北地震带南段发生M≥7级地震的震兆.1995年9月20日苍山5.2级地震发生在淄川-临沂区内,认为该次地震可能是未来较大地震的震兆  相似文献   
32.
利用黄海与东海海底地貌、海底活动构造研究成果,对1996年11月9日南黄海6.1级地震地质构造背景做了初步分析。根据震前对南黄海地区的震情追踪表明,这次地震前震中100~200km范围内无明显的测震学异常现象,而异常主要分布于南黄海中、北部地区,认为南黄海6.1级一类地震的地点预测是十分困难的。  相似文献   
33.
引言华北地区是中国东部强震活动的主要地区 ,同时又是历史地震资料记载时间较早且较为连续的地区。对研究该区地震活动时空演变特征提供了完整翔实的资料。前人研究表明 ,地震活动在时间上的分布具有周期性和间歇性 ,在空间分布上具有平静区和丛集区以及地震空段。我们以这些基本观点 ,讨论华北地区地震时空基本特征 ,进而研究强震活动的危险背景。我们以 3 0°~ 4 0°N,1 1 4°~ 1 2 3°E为研究区 ,历史地震选用中国地震简目为基础资料 ,震级下限 M≥ 6;近代地震取自中国地震局分析预报中心编制的地震目录和中国地震月报目录。1 华北…  相似文献   
34.
在现今的地震预报工作中,地震学方法是首选且必不可少的方法.据粗略统计,目前用于我国地震预报的地震学参数有上百个之多.参数繁多,虽可任意选用,但也带来许多麻烦.“多多益善”,工作量太大,“择优录用”,难以确定哪些更好.在国家地震局组织的实用化攻关和“八...  相似文献   
35.
36.
李霞  郭爱香  张慧峰 《地震研究》2006,29(3):230-233
结合山东及其邻区中强以上地震活动性研究,运用GL值对该区中强震前的小震活动进行时空扫描,结果发现:多数地震前1~2年,在以震中为圆心的300km范围内出现不同程度的GL值异常变化,持续时间1年左右;对应时段GL值在时间扫描上出现持续半年左右的高值异常,小震活动的这种GL值敏感特性对未来中强地震的发震时间和地点具有较好的中期预报效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