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5篇
  免费   13篇
  国内免费   17篇
测绘学   10篇
大气科学   28篇
地球物理   14篇
地质学   32篇
海洋学   15篇
天文学   1篇
自然地理   15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10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3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6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1篇
  1964年   1篇
  1962年   1篇
  1958年   1篇
  195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61.
中国附近海域地磁偏角图及其数学模式(1990.0)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介绍了中国附近海域地磁偏角模式的建立和“中国邻近海区地磁偏角图”的编绘以及质量分析。在建立中国附近海区地磁偏角模式时,使用了3000多个地磁测点和地磁台站及国际参考地磁场资料,采用的方法是泰勒多项式。对海区地磁偏角模式和海区地磁图作了对比分析,其效果是好的。海区地磁偏角模式和“中国邻近海区地磁偏角图” 清楚地反映出我国南沙群岛地区尺度为1000余公里的磁异常,解决了中国地磁图和世界地磁图在这一海区未能解决的问题。海区地磁偏角模式的建立和海区地磁偏角图的绘制出版,大大地提高了我国海区及其邻近海域地磁偏角导航的精度。  相似文献   
62.
大约在1984年Shannon出版了他的数学传输理论,很快此理论就成功地应用于不同的知识领域。制图学实际上是传输理论的一个古老分支。然而,在制图学领域里对这个理论的应用仍然存在着疑问。于是,几年前出版的《地图的特性》一书里还写道:“相反地,在下一章,我们将要综合考察对制图传输和信息理论的研究。我们将发现,它们对于探求制图学的理论基础帮助并不很大。”我在完整地研究了传输理论之后,得出  相似文献   
63.
可地浸砂岩型铀矿指赋存于沉积盆地砂岩中的后生型铀矿床,分布范围较广,并且此类铀矿资源在世界铀资源所占份额越来越大,是我国目前主要的工业铀矿化类型.松辽盆地是我国北方六大中新生代盆地之一,砂岩型铀矿成矿条件潜质好.一直以来是诸多铀矿地质研究者所关注的盆地,其中以开鲁盆地最为典型,特别是钱家店凹陷,其含铀层位的地球物理特征明显,与油伴生,成矿远景好.本文主要对与钱家店凹陷毗邻的松辽盆地西南部的开鲁盆地哲中凹陷中的龙湾筒凹陷进行地球物理资料深入分析研究,利用三维地震资料,通过对含铀目的层地震属性特征的处理分析,对研究区的构造形态、目的层物性变化及铀成矿前景进行初步预测,圈定了有利铀成矿潜力区域,为后续铀矿勘探和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4.
胡杨树干液流日变化及其与气象因素的相关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选取塔里木河中游胡杨林自然保护区内不同长势和直径的六棵胡杨(Populus euphratica Oliv.)样木,利用热比率树干液流仪(SFM1)进行树干液流测定,并分析其日变化规律;同步监测各样地的气象因子,建立气象因子与树干液流速率日变化之间的逐步回归方程(Stepwise Regression Equation),分析气象因子对胡杨树干液流的影响。研究结果如下:(1)不同长势和直径的胡杨树干液流速率差异很大,但其整个日变化过程类似,均有明显的昼夜变化规律。旺盛胡杨树干液流日变化特征呈单峰曲线,而衰弱胡杨呈双峰曲线。(2)大直径胡杨树干液流速率和日累计液流量大于小直径胡杨;长势旺盛的胡杨树干液流速率和日累计液流量均大于衰弱胡杨。各胡杨样木日累计液流量的大小排序为:旺盛大直径胡杨 > 旺盛中直径胡杨 > 衰弱大直径胡杨 > 旺盛小直径胡杨 > 衰弱中直径胡杨 > 衰弱小直径胡杨。(3)虽然胡杨各样树在长势和直径结构上有差异,但其树干液流速率日变化与气象因子的关系大致相同,均与太阳辐射、气温、风速和土壤温度呈显著正相关(P<0.05),而与空气湿度呈显著负相关。(4)在诸多气象因子中,气温、太阳辐射和空气湿度是影响树干液流速率的主要因子。  相似文献   
65.
从远古时期人类开始涉足海洋至今,经历了漫长的历史时代。回顾人类发现海洋的历史,我们大概可以将其划分为五个时期。 一、远古人类海洋概念的朦胧期 人类早在石器时代就已开始涉足海洋。古人类利用锋利的石器、骨制的鱼钩、独木舟和牛皮筏等航海工具在海边采集鱼、贝类作为食物。以后,又学会了从海水中取盐的方法。在这个时期,人类对海洋的概念是非常朦胧的。随着海上交通工具的发展,一些航海业发展较快的文明古国和地中海沿岸国家,在海洋分布上也  相似文献   
66.
67.
碰撞后岩浆作用是探索岩石圈物质组成、反演深部地球动力学过程的重要对象。近来,笔者等所在课题组在南东帕米尔热斯卡木地区新识别出一套新生代高锶低钇花岗岩。本文报道了该花岗岩的锆石U- Pb年龄、全岩主微量元素和Sr—Nd同位素及锆石Lu—Hf同位素组成。锆石LA- MC- ICPMS U- Pb定年显示,这些岩浆岩为中新世岩浆活动的产物(12. 0 ± 0. 3 Ma)。元素地球化学显示,样品具有高SiO2(72. 14% ~ 74. 35%)和K2O (3. 78% ~ 5. 25%)含量,低MgO(0. 13%~0. 50%)和Mg#(18 ~ 35),高Sr(363×10-6 ~ 754×10-6),低Y(3. 41×10-6 ~ 16. 4 ×10-6)和Yb(0. 327×10-6 ~ 0. 903×10-6),从而高Sr/Y (27. 1 ~ 188)和(La/Yb)N比值(18. 9 ~ 210),与典型Adakite地球化学特征一致。同位素方面,样品具有显著富集的锆石εHf(t)(-10. 1 ~ -5. 4)和全岩εNd(t)(-8. 33 ~ -6. 39)值。综合本文及前人研究成果,热斯卡木地区中新世高锶低钇花岗岩是加厚下地壳部分熔融的结果。欧亚大陆碰撞以来,区内地壳显著增厚、高原快速隆升。~ 12 Ma,由于增厚地壳局部岩石圈重力不稳发生垮塌,软流圈上涌使加厚古老下地壳发生部分熔融,形成该时期的高锶低钇花岗岩岩浆。  相似文献   
68.
本文叙述了在促进水深图生产方面所开展的工作情况。包括国际海道测量组织(IHO)在目前和历史上对大洋水深图(GEBCO)的作用、政府间海洋学委员会(IOC)在开发区域海底地形图方面与IHO合作中所做的工作。由摩纳哥Alben一世国王发起的GEBCO到现在已经是第五版了,这一版是以数字光盘形式出版的DEBCO数字海图集。  相似文献   
69.
陇中黄土高原夏季地表能量平衡观测研究   总被引:32,自引:7,他引:25  
利用2003年6~8月的实际观测资料,分析了陇中黄土高原夏季地表通量特征。在春小麦下垫面,无论晴天或阴天,能量主要消耗于农田蒸散。在裸地下垫面各能量通量表现出同样的变化特征,但由于降雨量的增加,导致潜热占净辐射的比例比春小麦地的还高。在晴天或阴天地气之间能量传输引起土壤温度变化的深度,主要出现50cm以上,其日变化均呈现准正弦曲线形式,50cm以下的土壤温度不存在日变化。在半干旱区云和降水对地表辐射和能量平衡造成的影响不容忽视。波文比在日出以后逐渐增大,到正午达最大值;春小麦下垫面时的波文比大于裸地时的值,两者的极值分别是1.01和0.75。  相似文献   
70.
通过详细的岩相学和锆石U-Pb年龄的研究,秘鲁海岸岩基带阿雷基帕段的填图工作得到了补充,该岩基带岩浆活动可分为7个阶段和4个旋回,各阶段都显示出不同的岩浆容量,其地貌主要表现为岩基和岩脉。旋回Ⅰ和旋回Ⅱ代表侏罗纪岩浆活动阶段(201~145Ma),岩浆分异为辉长岩到花岗岩;旋回Ⅲ和旋回Ⅳ代表白垩纪岩浆,岩浆分异为英云闪长岩-二长花岗岩、闪长岩与花岗闪长岩及英云闪长岩-花岗闪长岩。对角闪石和黑云母矿物晶体的数量关系研究表明,旋回Ⅰ的侵入岩有大量辉石和角闪石结晶,并伴随金-铁成矿作用;旋回Ⅱ有大量的群集角闪石晶体和呈定向排列或群集的六边形黑云母,且伴随铜-金-铁成矿作用;旋回Ⅲ侵入岩内发育角闪石和黑云母,伴随着金-铜和铁成矿作用;旋回Ⅳ发育大量角闪石和六边形黑云母,岩石更偏长英质,并伴随铜-锌-金-银-铁和铜-金-钼成矿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