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5篇
  免费   26篇
  国内免费   23篇
测绘学   9篇
大气科学   8篇
地球物理   13篇
地质学   76篇
海洋学   17篇
天文学   3篇
综合类   15篇
自然地理   13篇
  2024年   6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9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10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10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9篇
  2014年   10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15篇
  2011年   12篇
  2010年   15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1年   2篇
  195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40 毫秒
101.
在辽河口地区平均海潮线以上的近海滩涂,尤其是滨海潮沟或受海潮影响的低洼地带,土壤湿度大,盐碱度高,生长着一种罕见的红色翅碱蓬,属生态地质景观,远处望去,颇似红地毯,景色蔚为壮观,这就是闻名遐迩的红海滩。其面积、景色在全国,乃至全世界也不多见,构成了盘锦市旅游资源的核心。  相似文献   
102.
在辽河口地区平均海潮线以上的近海滩涂,尤其是滨海潮沟或受海潮影响的低洼地带,土壤湿度大,盐碱度高,生长着一种罕见的红色翅碱蓬,属生态地质景观,远处望去,颇似红地毯,景色蔚为壮观,这就是闻名遐迩的红海滩。其面积、景色在全国,乃至全世界也不多见,构成了盘锦市旅游资源的核心。  相似文献   
103.
提出了被动型原子频率标准体系内优势组合的建议.扼要地介绍了以汽泡型铷原子频率标准为背景的体系内优势组合的研究情况及其初步结果.  相似文献   
104.
针对近景视频摄影测量中椭圆标志点的中心定位精度影响后续的目标跟踪和三维重建精度的问题,该文为了保证获取椭圆亚像素的中心定位精度,提出了一种基于椭圆标志点亚像素边缘检测的中心定位方法。该方法首先利用Canny算子提取椭圆的轮廓,然后利用阈值分割、形态学边缘轮廓提取方法等方法对边缘进行约束,再利用形态学细化算法和空间矩提取椭圆的亚像素边缘,最后利用最小二乘拟合法实现椭圆中心的亚像素定位。实验结果表明:在模拟实验和真实影像的实验下,该方法与现有其他方法相比较,不仅能获取和定位高精度的椭圆中心(模拟实验下,椭圆中心定位精度高达0.02像素),而且具有高稳健性;能够满足近景摄影测量的精度和稳定性的需求。  相似文献   
105.
金鑫  杨忠  冯武宏 《探矿工程》2015,42(5):77-79,84
为了提高煤矿井下硬岩定向钻进的效率,在分析硬岩定向钻进PDC钻头的结构要求的基础上,选择了3种不同类型的PDC钻头进行煤矿井下硬岩定向钻进试验。试验结果表明,平底型PDC钻头不适用于定向钻进硬岩,而三翼抛物线型钻头和四翼平角型钻头在定向钻进硬岩时,表现出长寿命、高效率等特点,适合于定向钻进硬岩地层,大大提高了煤矿井下定向钻进硬岩地层的效率。  相似文献   
106.
Mockina slovakensis是晚三叠世诺利期一个重要的牙形石属种,除了具有重要的地层学作用之外,它还能够指示特殊的沉积环境。本次研究在云南保山红岩剖面上三叠统大水塘组下段灰岩中发现了大量牙形石M.slovakensis,其在地层中占据统治地位,据此将研究层位的时代限定为晚三叠世诺利期Alaunian晚期。有记录表明,当M.slovakensis在地层中占据统治地位时,往往指示出一种较为局限的沉积环境。综合此次研究在保山红岩剖面发现的大量占统治地位的M.slovakensis牙形石以及前人对保山地块大水塘组沉积环境研究的结果,推测在诺利期Alaunian晚期,保山地区应为拉张背景下形成的较为局限的沉积盆地。该研究成果有助于进一步了解晚三叠世特提斯东部的沉积环境演化。  相似文献   
107.
金鑫 《地理教学》2013,(16):43-45
2009年江苏省提出了"五严"规定,严禁义务教育阶段分快慢班。在新形势下,针对班级学生的差异性,学校提出了"两分四步课堂教学模式",一年来的实践表明它改变了教师的教学观念,改变了学生的学习方式。  相似文献   
108.
赤峰地区中生代火山岩锆石U-Pb年代学证据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赤峰地区中生代火山岩由流纹岩、粗安质熔结凝灰岩、粗安岩组成。通过LA-ICP-MS技术对赤峰地区中生代火山岩进行锆石U-Pb同位素定年研究,该区中生代火山岩中的锆石呈半自形—自形晶,发育振荡环带,Th/U值较高(0.50~2.26),为岩浆成因。满克头鄂博组火山岩2个样品的锆石U-Pb年龄分别为(156±2)Ma(n=24)和(157±3)Ma(n=19),形成于晚侏罗世;玛尼吐组火山岩样品中的锆石U-Pb年龄为(147±2)Ma(n=18),形成时代属于晚侏罗世;白音高老组火山岩2个样品的锆石U-Pb年龄分别为(132±1)Ma(n=23)和(138±3)Ma(n=18),形成时代属于早白垩世。赤峰地区中生代火山岩应形成于太平洋板块向欧亚大陆板块俯冲后的伸展环境中。  相似文献   
109.
2014年冬季对西太平洋雅浦Y3海山区和从西太平洋暖池区到黑潮源区之间的大洋海域的浮游动物进行了调查研究,分析了海山区和大洋海域大型浮游动物群落的物种组成、丰度和分布,并比较了两个海域大型浮游动物群落的差异,结合温度、盐度和叶绿素a浓度等环境因子数据,分析了海山对大型浮游动物群落的影响。结果表明,Y3海山区和大洋海域的大型浮游动物群落物种组成存在差异,二者的群落相似度系数为68.4%,两个海域的优势种/类群也不尽相同,海山区的优势种/类群是磷虾各期幼体、尖额磷虾和蛮𧊕,而大洋海域的优势种/类群分别是磷虾后期幼体、手磷虾、蛮𧊕、尖额磷虾和莹虾。大型浮游动物群落在海山区的平均丰度和最大丰度都要高于大洋海域,但海山区的生物多样性指数、均匀度指数和生物量占比都低于大洋海域,因而Y3海山对大型浮游动物群落的海山效应不明显。通过相关性分析和主成分分析结果可以看出,海山区的首要影响环境因子是盐度,而大洋海域则是温度;海山区和大洋海域的大型浮游动物丰度分别与200m层盐度和平均温度呈负相关关系,并且在两个调查海域均未发现大型浮游动物的丰度和生物量分布与叶绿素a浓度之间存在显著的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110.
山西省水资源质量的富营养化程度及综合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金鑫 《水文》2004,24(2):51-54
通过分析水体富营养化对山西省水资源质量影响的范围、强度及发展趋势,在以营养盐为富营养化控制性指标的基础上,引入水生生态治理的概念,提出了建立一套包括水质和水生生态等富营养化综合治理措施,对湖泊、水库富营养化进行多目标防治和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