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1篇
  免费   7篇
地球物理   56篇
地质学   1篇
海洋学   1篇
  2015年   3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3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78 毫秒
51.
对沈阳、抚顺两市活断层探测中,地震S波反射法的应用进行了分析与研究,认为S波方法有容易激发、抗纵波干扰能力强、力辨率高等特点,尤其适于城市活断层地震勘探。  相似文献   
52.
辽宁彰武4.8级地震的烈度与震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88年2月25日13时59分辽宁彰武发生Ms:4.8级的地震,宏观震中位于彰武县马尾村(42°15′N、122°31′E)震中烈度为Ⅵ度。本文叙述了这次地震的烈度分布与震害。这次地震震害总的特点是房屋破坏不严重,但有裂缝的房屋在Ⅴ度和Ⅵ度区内广泛分布,震害有一定的隐蔽性。  相似文献   
53.
辽宁核电站温坨子厂址设计基准地面运动SL2和SL1的确定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相似文献   
54.
拟建中的辽宁核电站是我国第三个大型核电站,由于电站厂址的地质构造复杂,地震活动较频繁,所以在选址过程中作了较详细的地震地质工作。本文简述了该核电站的规划选址概况、区域稳定性评价、厂址断裂活动性研究、地震地面运动的研究,并概括介绍了该核电站选址的地震地质研究工作所取得的进展。  相似文献   
55.
在整理1974-1976年辽宁省4个勘探区28个钻孔长期水文观测资料的过程中,发现有9个井孔的水位在海城地震前有明显的反应,本文对这些前兆灵敏点的水动态异常特征及地质条件作了分析.  相似文献   
56.
放射性射气测量技术早已应用于普查找矿和寻找地下水,为了验证这项技术能否应用于地震地质工作,我们在野外工作中作了试验研究。实践证明,作为一种研究断裂的手段,这项技术是有效的。文章就射气测量所取得的成果作了阐述,并对存在的问题作了讨论。  相似文献   
57.
辽宁是历史地震资料比较缺乏的地区,深入研究历史疑难地震,尤其是确认一些破坏性地震,对补充已有的地震目录和开展地震预测及工程场地地震安全性评价有重要作用。在历史地震研究中认真考查,论证已有的地震史料是最主要的手段和方法。但是若能在此基础上,利用现代地震资料,按"地震重复"发生理论反推一些历史上可能存在的破坏性地震,也可以认为是对历史地震研究方法的一种补充。按照这一思路,本文在进一步分析地震史料的基础上,通过与现代地震活动图像和大地震震害现象的对比,确认辽宁地区1509年4月21日的地震是一次破坏性地震,并对1552年10月27日的地震做了讨论。  相似文献   
58.
在分析区域地震地质资料的基础上,通过遥感信息解译,现场地震地质调查,控制性钻探和综合地球物理探测等项工作,查明了丹东新城区及附近的地震地质条件,认为新城区的地震危险性主要来自鸭绿江断裂,因此,需要考虑抗震设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