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07篇
  免费   107篇
  国内免费   179篇
测绘学   71篇
大气科学   83篇
地球物理   137篇
地质学   386篇
海洋学   81篇
天文学   2篇
综合类   75篇
自然地理   58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19篇
  2022年   14篇
  2021年   15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26篇
  2018年   42篇
  2017年   33篇
  2016年   22篇
  2015年   23篇
  2014年   54篇
  2013年   38篇
  2012年   52篇
  2011年   45篇
  2010年   38篇
  2009年   46篇
  2008年   45篇
  2007年   43篇
  2006年   43篇
  2005年   26篇
  2004年   36篇
  2003年   21篇
  2002年   26篇
  2001年   13篇
  2000年   15篇
  1999年   10篇
  1998年   15篇
  1997年   17篇
  1996年   11篇
  1995年   12篇
  1994年   7篇
  1993年   9篇
  1992年   16篇
  1991年   7篇
  1990年   9篇
  1989年   5篇
  1988年   7篇
  1987年   4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4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4篇
  1982年   2篇
  1980年   2篇
  1962年   1篇
  1959年   2篇
  195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9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对江苏省赣榆发生的3次地裂缝的特征、成因进行了分析,探讨了其与地震的关系。  相似文献   
52.
施建新 《物探与化探》1992,16(3):231-233
坝址位于宁夏境内,属黄河水利工程。目前该工程尚处于可行性研究阶段。据初步勘察,在所选坝线以南约700m存在一近东西走向的高倾角断层F3,其宽度大致为12m,见示意图1。  相似文献   
53.
施建新 《物探与化探》1992,16(4):320-321
混凝土灌注桩质量检测、以往都是在其养护28-30天以后进行的,其弊病是,一旦检测出因施工引起的普遍性质量问题,主体工程的安全性将难以得到保证。另一方面,假定这些质量问题可通过补强加以解决,其费用将会大幅度增长,施工工  相似文献   
54.
华蓥山中段北北东向构造主要由宝顶背斜、李子垭一天池向斜、龙王洞背斜组成、其西侧为华蓥山断裂带,向东依次为拱桥湾多字型断裂带、苏家岩多字型断裂带。区内N20~30°E的压扭性结构面最为发育,NW向的张扭性结构面和近SN向的扭张性结构面次之,并发育有次一级的桅杆嘴帚状构造及其它伴生构造。断层的导水性、小构造、陷落柱以及煤和瓦斯突出受构造控制。  相似文献   
55.
乌鲁木齐遥测地震台网从1993年1月1日开始试运行。从这几个月的运行情况来看,对乌鲁木齐200km范围内的地震定出的震中位置和震级与新疆区域台网得到的结果基本一致;对北疆乌鲁木齐200km以外地震定出的震级和区域台网得到的震级差别较为明显;对遥测台网以外南疆发生的地震,定出的震中位置和震级误差较大。 究其原因:(1)遥测台网定震级选用的是经新疆修定后的量规函数(高国英等人结果),而区域台网使用的是3400km走时表所列的量规函数;(2)遥测台网所选用的地壳速度模型是  相似文献   
56.
豫西南矽线石物相分析方法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以豫西南地区4个矿区的矿物组合为依据,建立了铝量法测定矽线石含量的物相分析方法。对比了不同方法制备的矽线石及其不同存在条件下溶解率的差异,确定了接近矿区实际的、准确合理的分析结果校正办法。  相似文献   
57.
连翘高产栽培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连翘为木犀科植物,味苦、性微寒,有清热解毒、消肿散结等功效。用于痈疽、瘰疬、乳痈、丹毒、风热感冒、温病初起、温热入营、高热烦渴、神昏发斑、热淋尿闭等症。具有抗菌、抗炎、解热、镇吐、利尿、强心、抗肝损、镇痛、抗内毒素、抗病毒、降血压等作用。也可用于食品天然防腐剂或化妆品,是重要的油料作物、观赏植物和水土保持植物。市场前景看好,种植效益可观。连翘主要分布于河南、山西、陕西、湖北、河北等地。以野生为主,也有大规模人工栽培。陕西主产于黄龙、洛南、商南、柞水、丹风、韩城、华阴、华县等县。1连翘栽培适宜生态气候条…  相似文献   
58.
布卡拉曼加拉贝氏牙形石动物群首次在西藏阿里日土县多玛区脱塔拉剖面的吞龙共巴组底部发现,主要由Rabeignathus bucaramangus,Sweetognathus whitei,Sweetognathus ironatus和Mesogondolella cf.bissilli组成,指示的地层时代为Artinskian中晚期-Kungurian早期.此前,该动物群仅发现于美国犹他州、堪萨斯州、哥伦比亚的布卡拉曼加、帕米尔东南部和中国滇西保山地区.该牙形石动物群的产出地点位于班公湖以北、龙木错以南的喀喇昆仑地层分区,跨越了班公湖-怒江断裂带北界,而这一动物群被认为是冈瓦纳北缘浅海区特有的浅水相类型,因此推测班公湖-怒江缝合带可能不是冈瓦纳大陆的北界.  相似文献   
59.
红粘土地区水泥土强度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红粘土是亚热带气候条件下形成的一种特殊土质。含有红粘土的地基多具有上硬下软的特点,下部红粘土为天然地基软弱下卧层。采用深层搅拌法处理,可充分发挥上部硬塑红粘土的作用,形成复合地基。通过试验得到了水泥红粘土的基本力学参数。在对试验结果进行回归分析后,给出了水泥土强度的影响因素及其与强度的关系,以及不同水泥掺量、龄期水泥土之间的强度推算公式。  相似文献   
60.
龙门山国家地质公园飞来峰成因的新证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周自隆  阮明德 《地质论评》2006,52(4):501-509
近来发现四川彭州(原称彭县)、什邡一带的飞来峰是第四纪冰川作用形成的。笔者等在塘坝子、葛仙山等飞来峰的底界及周边,多次发现飞来峰是压在早更新世的冰水堆积层之上。葛仙山北寨门、丁家湾,什邡大垭口等剖面的地质现象,充分说明塘坝子、葛仙山等飞来峰是第四纪中更新世时“飞”来,压盖上去的。同时可见飞来峰与第四系之间是“冷接触”,找不到确切的断层证据。笔者等还用现有的区域地质调查资料及新的地质成果,编制了1:10万更新世时的彭县至汶川的地质剖面图,并设想了冰雪层掩盖情况。那时岷江尚未剥蚀下切,按现在标高计的5000m处,即在光光山、太子城之上约1000m的“天”上。当时应在该处出露的石炭系-二叠系石灰岩,就是塘坝子、葛仙山飞来峰的根部。塘坝子、葛仙山就是从那里被冰川作用剪切、从母体分离的石灰岩,滑动、随冰川固体流,滑移到彭县来的。笔者还从理论上阐述了塘坝子、尖峰顶、天台山等如此巨大的山体,能被冰川作用拔起、挖掉、推走的原因和根据。从而解释了飞来峰“飞”行的过程。顺理成章,合乎自然,揭开了飞来峰之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