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48篇
  免费   51篇
  国内免费   37篇
测绘学   25篇
大气科学   20篇
地球物理   270篇
地质学   161篇
海洋学   54篇
天文学   1篇
综合类   1篇
自然地理   4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11篇
  2014年   9篇
  2013年   19篇
  2012年   51篇
  2011年   34篇
  2010年   39篇
  2009年   36篇
  2008年   48篇
  2007年   54篇
  2006年   68篇
  2005年   34篇
  2004年   14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13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12篇
  1999年   11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5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6篇
  1987年   6篇
  1986年   4篇
  1985年   3篇
  1984年   1篇
  198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3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8 毫秒
501.
地震学史     
引言 目前,地震学是指关于震源(主要为天然地震)、地震波及其传播所在介质属性的研究。在此定义下,地震学仅仅只有100年的历史,但是人类试图了解地震却可追溯到科学发展的初期。地震学这门学科,比之其他的学科更受到其研究对象的影响。从1755年葡萄牙的里斯本地震到1995年日本神户地震的发生,破坏性地震不断激发科学界的兴趣,  相似文献   
502.
M.  West  J.J.  Sánchez  S.R.  McNutt  武敏捷 《世界地震译丛》2005,(6):32-36
当2004年12月26日苏门答腊地震的面波掠过阿拉斯加时,它们在远至11000km的兰格尔火山附近触发了历时11min的包括14个近震的震群。这些地震是在20~30s的间隔期间发生的,并在瑞利波掠过期间产生了最大的垂直正位移。由于异常长的面波和近震附近的地震台站相结合,使得我们能够观测到这种相关性。瑞利波运动的相位主要由25kPa的水平张应力控制。这些观测结果意味着,近震是由正断层上简单的剪切破裂触发的。  相似文献   
503.
预报是火山学的中心目标。近来对火山喷发的高密度监测得到了一系列完整的时间序列数据,使我们对几次即将发生的喷发及时发布了警报。新技术的应用,诸如宽频带地震学、卫星观测地形变、火山气体野外研究中光谱仪技术、特别是计算机计算能力和运算速度的提高,都正在使预报水平不断提高,并且促进了数据传输、数据分析和模拟技术的改进。火山样品的分析研究、实验推演和理论模拟使得对岩浆系统的动态变化认识正在不断深化,同时给出了能解释火山现象的物理结构。在岩浆房系统演化过程中,随着压力和温度的改变,岩浆要经历复杂的变化。岩浆上升时期脱气和冷却过程中,会导致岩浆结晶、粘度、强度和可压缩度增加,通常是几个数量级。活动岩浆系统也与周围环境发生强烈反应,从而引起地形变、物质破裂和其他效应,诸如地下水循环系统的扰乱和脱气作用。这些过程和反应导致了早于与伴随喷发的地球物理学和现象学的变化。灾害性火山预报正在变得更加定量化,是以对机理过程的物理学理解为基础的。预报正在从经验模式的识别转变为以火山深部动力学模型为基础的预报。高度非线性关系和复杂的力学与动态过程的耦合导致了火山行为的多样性。由于本身固有的不确定性和非线性系统的复杂性,准确预报通常是做不到的。喷发和灾害预报要用考虑到不确定性的可能性术语来表达。  相似文献   
504.
引言 有人认为震前存在明显的地表滑动,可2004年9月28日11时15分(当地时间)发生的Mw6级帕克菲尔德地震给这种观念一个可能是致命的打击。在1966年,震前一周曾报告沿断层发生了地表裂缝,而在主震前11.6小时曾发生水管破裂。这就给予了希望,地震前可能发生实际的地表滑动,若在相应地区布设位移传感器,  相似文献   
505.
阿其克谷地是罗布泊洼地的东延部分.对谷地内生态地质环境的气候环境、水环境、土壤环境和生物环境4个主要因子的调查表明:谷地内气候极端恶劣,属于极端干旱的温带和暖温带大陆性气候;水资源极度匮乏,以地下水为主;土壤类型有石膏棕漠土、盐土和流动风沙土3类,一般没有什么肥力潜力;生物物种贫乏,以超旱生和耐盐生的荒漠群落为主.当前,人类活动对谷内生态环境的影响主要为采矿、旅游、盗猎、放牧等活动.最后提出了树立全局观念,限制人类活动,建立生态环境保护区和水资源开发与涵养并举等生态环境保护建议。  相似文献   
506.
J.  E.  Elkhoury  E.  E.  Brodsky  D.  C.  Agnew  王晓权 《世界地震译丛》2007,(3):48-53
已观测到地震能以不同方式影响水文系统——地震时井水水位发生明显变化,溪流水量增大,泉水喷流增加(Rojstaczer and Wolf,1992;Muir-Wood and King,1993;Roeloffs,1996;Matsumoto,1992;Brod- sky et al,2003;Montgomery and Manga,2003;Manga et al,2003)。即使远处的地震也可能增大断层渗透性(Kitagawa et al,2002)。观测到的这些水文变化的大部分都  相似文献   
507.
使用海底地震仪(OBS)对极地浮冰区进行探测时,存在上浮的OBS被浮冰遮挡而难以发现和回收等困难,为提高两极浮冰区海底地震探测效率,亟需对OBS上浮出水时间和位置进行较为准确地预测.本研究以2019年南海OBS观测、2020年西太平洋OBS探测以及2011年南海东部次海盆三维OBS探测现场作业的实测距离和位置信息等数据为基础,分析了OBS上浮速率、投放点和出水点的特征,开展了OBS在水中下沉和上浮的运动过程研究,总结了OBS出水点的分布规律.结果表明:(1)在垂直方向上,OBS上浮速率近似匀速,可用平均速率代替,进而可精确计算上浮出水时间;(2)OBS在海底的位置与投放位置的偏移距随机分布,这表明投放点水深与重定位偏移距离无明显线性相关性;(3)OBS上浮出水点与投放点有重合的趋势,两者距离在300 m以内的概率大于31%,两者距离在500 m以内的概率大于59%.   相似文献   
508.
2011年4月11日日本东北福岛县浜通地震于2011年3月11日东北地方太平洋海岸近海地震之后1个月发生在一地震活动区。这次浜通地震在北北西一南南东走向的系浞断层上造成14km长向西的正滑破裂,同时在西北西~东南东走向的汤野岳断层造成16kin长向南的正滑破裂。沿系浞断层的滑动从南端到中部突然增加,其中测量的最大位移近2m;该断层的中段到北西端的滑动逐渐降低。汤野岳断层也有不对称的滑动分布,在其北西段附近峰值约为0.9m。从破裂沿这两条断层扩展的方向来考虑,显然测量到的地表断错在走向上不对称,在更靠近破裂起始的断层末端观测到最大断错,而在破裂终止的方向显现出逐渐减小。滑动分布和震中位置的地表观测结果与滑动反演模型得出的地震破裂的总体特征一致。浜通地震断层超过60%的破裂长度以及其他历史正断层地震,滑动位移量小于或等于最大滑动的30%。根据破裂长度、最大和平均位移估计的该地震的矩震级(Mw)在6.5~6.8之间,与地震学确定值6.6相一致。  相似文献   
509.
<正>引言很幸运总有一些目光长远、勤勤恳恳、积极努力的人,团结同辈,用严肃的和科学的态度面对科学疑难,解决那些威胁我们生命和幸福生活的难题。这些过程并非一蹴而就,而必须等待时机成熟,与其他科学和社会的进步步伐相一致才能实现。我们的保护性措施可以抵抗一些自然之力,但我们必须从实践经验中不断学习,并依托确正的理  相似文献   
510.
提出了一种校准地震台网以获取高准确度地震矩张量的方法。该方法基于对大型数据集的联合反演以获取矩张量和台站放大,包括传感器的放大率、数据采集系统的增益因子以及在格林函数模拟中忽略的局部场地效应。该方法能够检测传感器的反向极性、传感器的不正确取向,或由于各台站局部地质条件造成的异常场地效应。使用有不同噪声水平、台站布局和多种震源机制的合成数据对该方法的稳健性和准确度进行了测试。数值模拟证实反演程序代码运行良好并产出稳健结果。测试表明,由适当校准过的地震台网的数据计算出的矩张量显著地更加准确。最后,将该方法应用于捷克共和国西波希米亚的观测数据,以校准该地区运行的由22个地方地震台构成的台网,并准确计算了选出的200个微震的矩张量的双力偶(DC)和非双力偶(非DC)分量。结果表明,该方法是有效的,且能容易地应用于校准其他台网。例如,它能用于反演实验室数据,在这种情况下传感器和岩石样本之间的耦合效应难于定量化;或用于矿山和井下数据,在这种情况下往往不知道传感器的校准和取向。此外,该方法还能应用于涉及获取和解释高准确度矩张量及其双力偶和非双力偶分量的各项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