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5篇
  免费   6篇
  国内免费   9篇
大气科学   8篇
地球物理   1篇
地质学   18篇
海洋学   3篇
综合类   3篇
自然地理   7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3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2篇
  2004年   1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3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4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安徽省干旱灾害监测及预警服务系统研究   总被引:8,自引:1,他引:8  
杨太明  陈金华  李龙澍 《气象》2006,32(3):113-117
介绍了利用NOAA/AVHRR卫星资料与土壤水分人工观测资料,进行干旱灾害监测的方法、指标。详述了安徽省干旱灾害预警服务系统的组成、功能和运用统计学方法,建立土壤干旱预测模型,结合干旱指标确定干旱等级,开展安徽省干旱预警服务的情况。  相似文献   
22.
湿地旅游是学术界和产业界共同关注的热点,但作为湿地旅游基础研究工作的湿地旅游资源分类却长期得不到应有的重视,严重制约了湿地生态旅游的正常开展。在界定湿地旅游资源特征的基础上,引入旅游资源分类的相关概念和方法对湿地旅游资源进行分类。分类结果应用于我国滨海湿地--泉州湾,能有效地指导当地湿地生态旅游的发展。  相似文献   
23.
安徽省自动观测土壤水分质量控制方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概述了安徽省自动土壤水分站的运行现状,对全省自动站数据质量进行了较为详细的分析,对人工和自动站数据两者间绝对误差及相关性进行分析,并探讨了导致自动站数据误差的主要原因,初步确定了安徽省自动土壤水分数据业务质量控制的方法。结果表明:对比观测期间部分站点人工和自动站数据存在较明显误差,个别站点数据误差甚至高达20%以上,但有近60%的站点各土层人工和自动站数据线性相关系数在0.7以上,为仪器的订正提供了重要依据;同时分析了自动站在干旱和降水前后数据运行的稳定性情况,进而为特殊土壤水分条件下自动站提出了更高的数据质量要求;结合安徽省实际情况建立了两种比较合理的自动土壤水分质量控制方法,为业务上数据质量控制及仪器运行状态监控提供了支持。  相似文献   
24.
从安徽气象为农服务的个性化、精细化、便捷化、智能化需求出发,基于Android和iOS两个移动开发平台,采用无线终端数据采集、用户行为分析、服务信息精准推送等技术,研发了"惠农气象"手机客户端,平台集天气预报、即时消息服务、农情田管、专家互动、农业资讯、滞销帮扶等农业气象服务于一体,为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涉农专家、基层气象信息员与农技人员提供分时、分区、分众的气象与农业综合信息服务。该平台已在安徽省市县3级气象与农业部门得到广泛应用,实现了"互联网+气象+农业"智慧服务。  相似文献   
25.
四川广安谢家槽剖面下三叠统夜郎组和嘉陵江组中含有扁平砾石灰岩、蠕虫状灰岩、叠层石、层纹状灰岩、薄层泥晶灰岩、条带状灰岩和水平分布的遗迹化石等类型丰富的时错相沉积,由下至上时错相沉积呈现出逐渐减弱的总趋势。早三叠世晚期,时错相沉积从正常海洋环境沉积中退出,只是出现在高压力环境的沉积物中。时错相沉积的这种时空分布和发育程度的变化,反映二叠纪末生物大灭绝事件后,早三叠世海洋生态系复苏的历程。  相似文献   
26.
采用实地考察、问卷调查与访谈的方法对我国旅游型海岛东山岛进行调查发现,当地居民对旅游影响的正面感知较强,突出表现在旅游经济影响方面,反映了当地旅游业发展处于起步阶段;居民对旅游的负面影响感知较弱,反映了当地经济转型时期居民对旅游业的期望较高;居民人口统计学的差异对旅游影响感知总体差异不大,但在某些方面存在一定差异。  相似文献   
27.
2008年安徽省雪灾农业影响定量评估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姚筠  马晓群  许莹  陈金华 《气象》2010,36(1):85-90
分析了安徽省2008年1—2月雪灾的发生特点,和历史上较大雪灾相比,极端最低气温明显高于历次雪灾年。利用实时雪情和灾情资料建立了安徽省单站和全省的农业经济损失定量评估模型,并进行了误差分析和试应用。评估结果表明:单站评估模型的平均相对误差在30%左右,全省评估模型为20%左右,全省评估模型的准确性较高。  相似文献   
28.
非海相双壳类江西蛤(Jiangxiella)首次发现于日本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陈金华  田中均 《地质学报》2001,75(4):446-450
首次报道日本西南部发现的晚三叠世非海相双壳类江西蛤(Jiangxiella),并讨论这一发现的意义。认为原产于湘、赣、粤地区的江西蛤是地理分布极有限的土著属,它在日本西南部的发现表明当时该区与华南东部的古地理关系极为密切,可能原属同一地块。  相似文献   
29.
本文描述的双壳类化石共5属13种,分别采自喀喇昆仑山地区9个地点,分别采目下三叠统下河尾滩群、中三叠统上河尾滩群、上三叠统克勒青河组.所描述的该区化石绝大多数为首次报道.早三叠世双壳类动物群无疑地属于南特提斯区,中晚三叠世的双壳类及沉积具有浊流沉积特征,并根据构造研究结果,处于南特提斯区.  相似文献   
30.
山东中生代陆相地层问题   总被引:10,自引:4,他引:10  
<正> 山东是我国中生代陆相地层重要的分布地区之一,著名的地层名称如蒙阴组、莱阳组、青山组、王氏组等,都在这里。这些地层所含植物、瓣鳃类、腹足类、昆虫、叶肢介、鱼、龟和恐龙化石,先后都做了不同程度的研究。1965年,原地质部石油局综合研究队,将过去放在青山组底部的红色砂泥岩改划在莱阳组顶部,并进一步将莱阳组划分为六个岩性段(层),将王氏组划分为九个岩性段(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