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09篇
  免费   100篇
  国内免费   147篇
测绘学   77篇
大气科学   174篇
地球物理   121篇
地质学   275篇
海洋学   81篇
天文学   26篇
综合类   61篇
自然地理   41篇
  2024年   6篇
  2023年   23篇
  2022年   12篇
  2021年   17篇
  2020年   19篇
  2019年   26篇
  2018年   19篇
  2017年   11篇
  2016年   14篇
  2015年   17篇
  2014年   26篇
  2013年   25篇
  2012年   18篇
  2011年   28篇
  2010年   29篇
  2009年   29篇
  2008年   36篇
  2007年   38篇
  2006年   49篇
  2005年   32篇
  2004年   41篇
  2003年   43篇
  2002年   21篇
  2001年   31篇
  2000年   20篇
  1999年   16篇
  1998年   13篇
  1997年   13篇
  1996年   13篇
  1995年   8篇
  1994年   10篇
  1993年   12篇
  1992年   17篇
  1991年   8篇
  1990年   19篇
  1989年   14篇
  1988年   9篇
  1987年   11篇
  1986年   11篇
  1985年   4篇
  1984年   9篇
  1983年   5篇
  1982年   8篇
  1981年   9篇
  1980年   4篇
  1979年   3篇
  1977年   2篇
  1959年   1篇
  1958年   2篇
  195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5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41.
考虑流变特性的流固耦合地面沉降计算模型   总被引:18,自引:1,他引:17  
本文根据流固耦合力学的理论与方法,研究地面沉降问题,即将地面沉降过程视为一个动态耦合作用过程,通过建立渗流-变形-沉降耦合模型,同时对渗流、变形和沉降过程进行仿真模拟,从而对地面沉降进行计算和预测。由于软粘土的流变变形量在地面沉降中占有明显的份量,因此本文在模型中充分考虑软粘土的流变特性,建立了包括主固结又考虑次固结的计算模型,特别适用于采、灌过程中不同受力阶段的流变特性。其特点:三维渗流与三维固  相似文献   
742.
川北两次特大暴雨天气过程成因的对比分析   总被引:4,自引:2,他引:4  
采用天气动力学和动力诊断相结合的分析方法,通过对四川盆地北部两次小范围特大暴雨(2001年9月18日绵阳特大暴雨与2002年6月7日遂宁特大暴雨)发生时的环流背景、主要影响系统、要素场特征等进行对比分析,找出了两次过程的相似和不同之处,指出低空急流和相对稳定的环流形势是小范围特大暴雨形成的关键。  相似文献   
743.
刘本培教授 70华诞暨执教 5 0周年庆祝会于2 0 0 2年 1 0月 1 9日在武汉中国地质大学地球科学学院召开。中国地质大学 (武汉 )校长殷鸿福院士出席了会议 ,对刘本培教授在 70高龄仍然活跃在地质教学与科研的第一线表示赞赏 ;作为刘先生的老同事 ,对刘先生多年来时刻关心学校的建设和发展表示了深深的敬意。地球科学学院和地史古生物教研室的领导从不同角度对刘本培教授教书育人、科学研究以及对中国地质大学及地球科学学院的诸多贡献进行了详细介绍。刘先生的老同事、同学、弟子对刘先生从事地质事业 5 0周年以来在教书育人与科学研究等方面…  相似文献   
744.
凭祥地区金矿床受断层构造与酸性火山岩的双重控制。围岩蚀变为黄铁矿化、绢云母化、硅化等。矿床的形成经历了两个成矿期:热液成矿期与表生氧化期。热液成矿期金由热液迁移至围岩,被黄铁矿与毒砂吸附。表生氧化期黄铁矿与毒砂氧化形成氧化铁矿物,金被吸附到氧化铁矿物之上得到富集。对矿化岩石与围岩的微量元素与稀土元素分析结果表明,本区金矿以Au-As-Sb-Hg组合为特征,As是金的找矿指示元素。根据金矿床的矿物组合与微量元素特征以及矿床地质条件推测,本区金矿床属低温热液矿床,形成时代为燕山期。  相似文献   
745.
由中国自然科学博物馆协会主办的第二届海峡两岸科技博物馆学术研讨会于 2 0 0 2年 8月 13日至 15日在北方明珠———大连召开。这次研讨会的主题是 :2 1世纪科技博物馆的创新与发展。出席研讨会的代表共 110名 ,分别来自全国各省市、县及台湾的科技馆、博物馆 ,其中台湾代表 1  相似文献   
746.
潘汉明 《气象》1985,11(6):45-47
今年3月,我国大部分地区气温偏低,月内冷空气活动比较频繁,但强度较弱;对流层低层切变线(槽)活动多,南方低温阴雨天气严重;月内出现两次东北气旋活动。  相似文献   
747.
通过分析1987年我国各测站低空(3000m以下)各层次风随高度分布廓线和各经、纬度平均垂直环流,得出边界层内风随高度变化的几种典型分布以及在108°E以东我国边界层内存在一对经向反、正垂直环流圈。他们的活动特点与我国污染物浓度分布、垂直输送有一定关系,对进一步了解我国低空环境大气的垂直流场以及分析大气污染物扩散输送规律提供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748.
中国大陆现今地壳水平运动基本特征   总被引:39,自引:4,他引:39       下载免费PDF全文
介绍利用中国地壳运动观测网络基本网、基准网1998年和2000年GPS观测结果所获得的中国大陆地壳水平运动信息.简要介绍这两次GPS观测概况,以及用GAMIT / GLOBK软件对所获得GPS观测数据的处理及精度分析.基准网与基本网各年观测结果得到的网内点位精度、水平分量精度平均为2mm左右,高程分量精度平均为5mm 左右,由两期观测得到的水平位移分量的精度平均为3mm 左右. 得到的1998年9月初至2000年6月中旬基本网、基准网中的地壳运动,包括以位于东部的一组稳定点为基准的各观测站位移、网内各部分的应变及部分地区的旋转量.根据所获得的我国大陆较为完整而详细的地壳水平运动图象,分析了中国大陆现今地壳运动的主要特征.在所述观测期间,我国东部地区变形较小,相对较为稳定.相对位于东部的稳定点组,东北块体向北运动,位移量约10mm;华南块体向东南运动,位移量约9mm.相对东部地区,西北部新疆地区以北西向运动为主,位移量约26mm;西南西藏地区以向北运动为主,位移量约32mm;西藏东部与云南地区形成非常明显的顺时针旋转构造运动,旋转中心位于26.5N,95.5E,旋转量为0.0045,旋转位移平均为12mm 左右.我国中部南北地震带是一强烈而复杂的变形带.GPS测量结果表明,印度板块向北挤压是影响我国地壳运动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749.
750.
近10年来,我国农业地质工作已走上了初步发展的道路,对农业的发展做出了贡献.但农业地质的潜力还远未得到充分发挥,这门科学对农业的重要意义还未得到国家和有关部门的足够重视,资金和人员的投入不能满足农业地质发展形势的需要,对农业以至环保的重大作用还没有充分显示出来.今后,农业地质工作应纳入国家和省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