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5篇
  免费   12篇
  国内免费   3篇
测绘学   8篇
地球物理   36篇
地质学   18篇
海洋学   12篇
综合类   2篇
自然地理   4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8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10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4年   1篇
  197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2006年7月22日09时10分21.6秒,云南省昭通市盐津县境内(28°01′N,104°08′E)发生Ms5.1地震,震源深度9km.极震区烈度为Ⅵ度,个别Ⅶ破坏点,等震线形状呈椭圆形,长轴走向北东向.地震造成22人死亡,13人重伤,35428户、151168人受灾.2006年8月25日13时51分41.1秒,盐津县(28°03′N,104°07′E)再次发生5.1级地震,震源深度7km,较7月22日地震略浅.微观震中由722地震位置向西北偏移约4km.由于震中位置基本相同,故地震灾害相互叠加,出现灾害加重现象和灾情范围扩大趋势,地震造成2人死亡,重伤7人,1万多户、4.5万多人需要紧急转移安置,房屋倒塌1500多间,其中170所学校的校舍不同程度受损.  相似文献   
42.
近年来我国海洋牧场建设进入快速发展阶段,海洋牧场建设已从近岸浅海开始向深远海推进,然而如何在深远海的海洋边界线以及毗邻区域开展海洋牧场建设是摆在渔业工作者和管理者面前的重要问题,同时如何在海洋命运共同体理念指引下,在经济全球化及“一带一路”的大环境下发挥海洋牧场的生态优化、资源养护的功能优势,促进全球海洋渔业资源的恢复与可持续利用,从而为全球海洋经济发展做出贡献,也是值得我们深思的问题。在此背景下,如何加强各国在海洋牧场建设方面的合作是关系着全球海洋经济的重要问题。文章分别从未来国际化海洋牧场的建设内容及发展途径两个方面进行了展望,并分析了在此背景下的发展策略,以期为未来的以国际化海洋牧场为载体的国际间渔业合作提供一条适合的发展道路,实现国际渔业合作不断深入与发展。  相似文献   
43.
为了提高我国微小地震监测能力,"一带一路"项目拟在黑龙江鹤岗地区建设地震台阵。在2019年8月4日至9月4日,鹤岗地震台阵监测到部分近震及远震,与黑龙江省鹤岗地震台观测数据进行对比分析,得到以下结果:与鹤岗地震台相比,鹤岗地震台阵对近震及区域性地震的监测能力较高,对远震和极远震的监测范围较大,记录完整的地震个数更多,整体背景噪声更小,地震波形质量更高,定位更精确,提高了区域地震监测能力。  相似文献   
44.
从地震构造环境、地形地貌、场地工程地质岩性特征、场址环境噪声勘测等,详细阐述鹤岗三道林场地震台阵场址的地质条件,并参考测震台站DB/T 16-2006、中国数字测震台网技术规程JSGC-01、地震监测台网项目地震台阵场址勘选技术指南及地震测震台站观测环境技术要求GB/T 19531.2-2004等台站建设规范和标准,认为该地震台阵场址地质条件符合台站建设的相关要求,建成后将进一步提高鹤岗市及周边地区微震活动的监测能力。  相似文献   
45.
46.
生态和文化因素对农作物品种的选育和分布起着十分重要的影响。本研究利用稻作品种的空间分布数据库,探讨了云南地区稻作品种多样性的分布中心及其与生态、文化因素之间的联系。研究结果表明,云南地区稻作品种多样性的分布中心主要集中在滇南、滇西南和滇东南地区。这可能与当地温暖、湿润的气候和特有的稻作文化有关。对滇南多样性分布中心而言,傣族和哈尼族的稻作文化起着重要影响;对滇西南多样性分布中心而言,起重要影响的稻作文化主要来自傣族,景颇族和拉祜族;而对滇东南分布中心而言,苗族、瑶族和壮族的稻作文化则起着相对更为重要的影响。传统文化不仅促进了稻作品种的选育,同时,丰富的稻作品种也有利于稻作文化的保存和延续。  相似文献   
47.
WLAN技术在黑龙江省地震信息网络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介绍了无线局域网(WLAN)的概念和主要技术特点,在此基础上给出了黑龙江省地震信息网络应用WLAN技术的解决方案,并对关键技术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48.
本文结合黑龙江省数字地震观测网络项目,对其信道解决方案中所采用的ADSL VPN技术的原理、特点等进行了介绍,详细阐述了使用该技术在项目建设中的典型应用案例。从对该案例关键点的分析和试运行结果总结得出:利用ADSL VPN技术可较好实现稳定、可靠、高效、安全的地震观测网络互联。  相似文献   
49.
利用所获取的云南地区强震加速度观测资料,选取了其中具有震源深度参数及三个方向记录都完整的84次地震,震级范围为3.0~7.6级,震中距为几公里至几十公里(个别为100多公里),根据陈培善用位错理论二维断裂力学模式推导的震源峰值加速度与环境应力场关系式,计算了云南地区部分地震的环境剪应力值,并探讨了云南部分地震的环境应力场特征。  相似文献   
50.
大姚6.2级地震的强地震动观测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2003年7月21日23时16分30秒,云南大姚发生Ms6.2级强震。震后,云南省地震局与中国地震局工程力学研究所在震区联合开展强震动观测,取得了多次小震源距强余震地震动记录,为研究近源区地震动的特征以及震源过程提供了有价值的基础数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