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51篇
  免费   86篇
  国内免费   85篇
测绘学   35篇
大气科学   39篇
地球物理   46篇
地质学   276篇
海洋学   42篇
天文学   8篇
综合类   39篇
自然地理   37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21篇
  2022年   26篇
  2021年   20篇
  2020年   16篇
  2019年   27篇
  2018年   20篇
  2017年   15篇
  2016年   10篇
  2015年   15篇
  2014年   31篇
  2013年   19篇
  2012年   19篇
  2011年   21篇
  2010年   21篇
  2009年   30篇
  2008年   25篇
  2007年   20篇
  2006年   17篇
  2005年   23篇
  2004年   15篇
  2003年   21篇
  2002年   17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9篇
  1998年   10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6篇
  1989年   3篇
  1985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2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1.
Based on the daily maximum temperature data and average temperature data prediction for the period ranging from 2020 to 2099 under the scenario of BNU-ESM climate engineering (G4 test) and non-climate engineering (RCP4.5), the regional differences in the extreme high-temperature intensities in China during the implementation of climate engineering programs (2020 to 2069) and after the implementation of those programs (2070 to 2099) were analyzed using a Weibull Distribution Theory. The results indicated the following: (1) The results of this study’s comparison between the two scenarios had shown that climate engineering had not fundamentally changed the spatial features of the high and low differentiations for the extreme high-temperature intensities with the different recurrence periods in China. It was found that in both scenarios, the extreme high-temperature intensities were characterized by the spatial differentiations of low-temperature intensities on the Qinghai-Tibet Plateau, and high-temperature intensities in the eastern and northwestern region; (2) This study’s comparison results of the two scenarios had indicated that the climate engineering processes during the two study periods could potentially help mitigate the extreme high-temperature intensities with different recurrence periods in China. Furthermore, the mitigation effects during the implementation period would be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ose after the implementation; (3) This study’s results of the comparison between the periods ranging from 2020 to 2069 and 2070 to 2099 under the proposed climate engineering scenarios suggested that there would be no strong rebounding of the extreme high-temperatures following the implementation of climate engineering programs, and the mitigation effects on the extreme high-temperature intensities during the implementation of the climate engineering programs would be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after the implementation of the programs; (4) When comparisons were made of the changes of the average temperatures in China before and after the implementation of climate engineering programs, the results had shown that the average temperature in China had been reduced by at least 1.25℃ as a result of climate engineering, which would effectively alleviate the global warming trend, and could also be conducive to the realization of a temperature control target of 1.5℃ in accordance with the Paris Agreement.  相似文献   
512.
基于欧拉—拉格朗日模式的风沙跃移数值模拟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通过对沙粒的起动过程以及粒床相互作用机理进行参数化处理,利用计算流体力学方法与离散动力学模拟对风场和沙粒进行耦合迭代,建立了基于欧拉—拉格朗日模式的、适用于研究风沙流二维特征的风沙跃移数值模型。通过模拟沙粒集团以及单颗沙粒跃移运动的随机特征,有效描述了风沙流垂向以及沿程变化规律,并且能够输出任意时刻每颗沙粒的空间位置、速度和加速度等信息。输沙通量的空间分布与现场观测实验数据有较高的吻合度,摩阻风速和风速廓线两个宏观物理量的变化情况与风沙流形成和发展的物理实际相符,说明了本数值模型和计算方法的合理性。  相似文献   
513.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简称新冠肺炎)扩散周期规律的精确解析是因时因地调整防控措施的重要依据之一.新冠肺炎在我国经历了"增长-衰减"的扩散周期,其扩散过程呈现出明显的时空差异性特征.基于全国2019年12月31日-2020年3月23日新冠肺炎确诊病例数据,通过统计分析,从时间维度和空间维度深入探讨了全国新冠肺炎的扩散周期和空间分布.研究结果表明:①在省级和地级尺度上,研究时间段内的首例确诊病例时间、峰值时间和最后一例确诊病例时间的离散程度依次增大;②在及时采取防控措施的前提下,新冠肺炎呈现"增长期短、衰减期长"的显著特征;③湖北省增长期最长,但与湖北省接壤的省级行政区增长期相对较短;④衰减期在空间上呈自东向西逐渐减少的趋势.新冠肺炎扩散周期时空变化规律可为公共卫生突发事件的活动预期与防控提供案例参考.  相似文献   
514.
合成孔径雷达干涉测量(InSAR)技术是大区域数字高程模型数据获取的重要手段之一,本文介绍了In-SAR技术在高植被覆盖区DEM重建的技术原理及流程,阐述了干涉相位点与实测目标点映射关系,通过实验获取柬埔寨某公路项目全程的DEM,辅助融合GLAS星载激光测高数据与实测GNSS数据进行比较、分析,验证了方法的高效性与正确性。  相似文献   
515.
本文利用三峡库区及周边地区共21个气象站点1955—2019年的器测气候资料,结合西南地区气候驱动因子(北极涛动指数AO、北大西洋涛动指数NAO、西南季风指数SWM、东南季风指数SEM、暖季均温WST)系统分析研究区65a来的降水特征及影响因素,对比了三峡水库2003年蓄水前后局地降水的变化并评估三峡水库修建对降水的影响。结果表明:SWM主要影响研究区夏秋季降水;SEM和WST主要影响研究区夏季降水;AO对研究区降水的影响集中在冷季;NAO对研究区降水的影响不显著。SWM、SEM、WST与降水存在较显著的1~4a短共振周期,而NAO与AO以7~11a的共振周期为主。库区西北部的年降水量在2003年存在突变现象,腹地和南部地区的年降水量无此突变,而前述气候驱动因子在蓄水当年均无突变,表明气候驱动因子不是导致近库区降水突变的原因。三峡库区蓄水可能直接或间接导致近库区西北部的年降水量明显增加,主要是2月、5—7月降水显著增加(P<0.05),3月、8—10月不显著增加(P>0.05),其原因可能是升温引起的更多的局地蒸发水汽被季风转移至西北部,导致西北部的降水量增加。水库蓄水后,腹地在8月、10月、12月降水量显著减少(P<0.05),南部在8月降水量显著减少(P<0.05),其可能的原因是水库蓄水后缓冲昼夜温差,增加水面大气下沉,抑制水面对流活动,从而抑制研究区腹地和南部形成降水。基于气候驱动因子和月降水的多元线性回归模型表明:三峡水库蓄水后,西北部的年降水比无水库的情形显著增加13.2%(P<0.05);腹地、南部的年降水比无水库的情形分别增加0.1%和减少1.5%,但均不显著(P>0.05)。总的来说,三峡水库蓄水对降水存在局地效应,其长期影响还需要进一步评估。  相似文献   
516.
综合利用多源遥感卫星资料,分析了1989—2019年塔里木河流域及其各水系水体面积在气候变化和生态调水影响下的年际变化趋势与各水系地表水变化对典型区域(罗布泊)地下水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1)近30 a来,塔里木河流域地表水面积增长趋势明显;(2)降水是引起流域内地表水面积变化的主要气候因素,生态调水则影响着流域内地表水的空间分布格局;(3)流域内各水系地表水的增长变化对罗布泊地区地下水储量的恢复作用显著。对于了解塔里木河流域地表-地下水系统的长期变化规律、制定科学合理的水资源开发利用策略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517.
地貌演化过程受大地构造及其规律的控制。本文通过对西南天山乌什北山地区滚滚铁列克河第四纪沉积和侵蚀地貌的观测,结合已发表的地层年代学研究,恢复了中更新世和全新世两期侵蚀地貌演化过程。中更新世地貌切割深度达1870 m以上,远远大于全新世50 m的地貌切割深度,认为该地区的高山峡谷地貌形成于中更新世。西南天山普遍发育的中更新世褶皱冲断构造,造成山体快速大幅隆升,是乌什北山高山峡谷地貌形成的主因。褶皱冲断构造向盆地方向扩展,导致山体向盆地方向隆升幅度减小,揭示了乌什北山地貌演化的空间规律。西南天山第四纪构造隆升过程与地貌演化之间存在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518.
武M1-1煤层气多分支水平井钻井工艺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武M1-1井是中石油第1口煤层气多分支水平井。本文概括了武M1-1井钻井工艺的特点和成功的经验,深入剖析了钻井工艺中的不足,主要包括井身剖面设计与轨迹控制、井下摩阻/扭矩预测与控制、水平井与洞穴井对接、煤层井壁稳定性分析和井眼清洁等工艺。   相似文献   
519.
智慧自然资源监管是当前自然资源信息化建设的重要方向。基于遥感卫星动态监测、无人机航测、视频监控、移动互联网、物联网、智能感知、大数据分析应用的空天地网一体化监测体系的发展为智慧监管系统的建设提供了技术基础。本文以山东省日照市耕地保护执法监管平台为例,探索空天地网一体化智慧监测体系在自然资源监管中的应用,进一步提高耕地保护监测监管的工作效率,为相关决策提供智能化和科学化服务。  相似文献   
520.
为寻求实现矽卡岩型铜尾矿资源回收利用的研究思路,本文以铜陵水木冲尾矿库矽卡岩型铜尾矿为研究对象,采用化学分析、X射线衍射分析(XRD)、矿物学自动分析系统(MLA)等手段进行详细的工艺矿物学研究。结果表明:该尾矿中含Cu 0.142%、Ag 0.12×10-6、Ga 16.4×10-6,Se 13×10-6;主要金属矿物为黄铜矿、黄铁矿和磁黄铁矿,非金属矿物为石榴石、石英、长石、方解石等;黄铜矿解离度约为15%,多与石英、长石和辉石连生,黄铁矿和磁黄铁矿解离度相当,约为50%,两者交生产出,或与辉石、长石、石英和方解石连生,石榴石解离度约为50%,多与辉石、长石、石英和方解石等连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