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篇
  免费   11篇
  国内免费   17篇
地球物理   4篇
地质学   1篇
海洋学   35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4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1.
黄海冷水团的环流结构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运用定性分析和数值模拟,对黄海冷水团的环流结构进行了探讨,结果表明黄海冷水团的垂向环流结构为双环结构:跃层以上区为中心上升,边缘下降的弱环流;跃层以下区为中心下降,边缘上升的强环流;在冷水团的中心区域,流动很弱,且无穿越温跃层的垂向流动。同时也对以往有关黄海冷水团垂向环流结构的工作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2.
Oxygen depletion off the Changjiang (Yangtze River) Estuary   总被引:25,自引:0,他引:25  
In a survey on the Yellow Sea and the East China Sea on August 20-30 of 1999, we found a hypoxic zone (<2 mg/L) of 13700 km2 with an average thickness of 20m at the bottom of the Changjiang (Yangtze River) Estuary, with an oxygen minimum value of 1 mg/L. The extension of the dissolved oxygen deficiency extended to the 100m isobath in a southeastward direction along the bottom of the continental shelf of the East China Sea. During the last two decades, the minimum dissolved oxygen values in the low oxygen region of the Changjiang Estuary have decreased from 2.85 mg/L to 1 mg/L. In the hypoxic zone, the apparent oxygen utilization (AOU) was 5.8 mg/L and the total oxygen depletion approximately 1.59 × 106t. The strong halocline above the hypoxic zone, as a result of affluent water from the Changjiang, Taiwan Warm Current (TWC), and the high concentrations of particle organic carbon (POC) and nitrogen (PON) are the major factors causing the formation of the hypoxic zone. The POC: PON ratios and nutrient concentration distributions in the hypoxic zone suggest that the oxygen deficiency in the bottom water during the summer in the East China Sea off the Changjiang is the result of organic carbon production enhanced by nutrients from the Changjiang and fluvial organic matter input, followed by a shift in regeneration of nutrients in the East China Sea.  相似文献   
13.
1987—2010年PN、TK断面黑潮流场的时空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1987-2010年PN断面和TK断面长期水文调查资料,使用逆方法计算了黑潮在这两个断面的流场,进而分析了其时空变化.结果表明,黑潮流量变化的主要周期为准4年和1年,季节变化呈夏强秋弱.两个断面流场的EOF分解的主模态表明:在PN断面,流场变化主要是同位相的,说明了黑潮流量的变化对流场起调控作用;而在TK断面,南北两个海沟中流场呈反位相变化,说明黑潮的路径变化是影响流场变化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14.
浙江近海潮流和余流的特征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依据近年来浙江海岸带和海岛调查的实测海流数据,研究了浙江近海的潮流、余流特征和分布规律。由实测数据得到调和分析的一些参数,并根据这些参数分析了浙江近海的潮流性质、潮流运动形式、最大可能流速、M2分潮潮流椭圆、潮流的垂直分布及冬、夏季的余流分布,从而对浙江近海整个区域的潮流、余流特性有了一个较为全面的认识。  相似文献   
15.
利用桑沟湾海带播苗前和成熟期的海流剖面资料,对最显著的M2分潮流椭圆四要素(最大流速、椭圆率、最大流速方向和最大流速出现时间)的垂直分布特征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筏式海带养殖对潮流垂直结构有显著影响,由海带播苗前的单一海底边界层,变为海带成熟期的海表和海底双重边界层。海带播苗前,M2分潮流椭圆要素在垂向上变化不大;而在海带成熟期,从中层向海面和海底,最大流速迅速减小、椭圆率逐渐增大、最大流速方向左偏、最大流速出现时间提前。湾口中部的最大流速方向从海带播苗前的南北方向转为海带成熟期的西北—东南方向,这是由水位梯度的变化造成的。  相似文献   
16.
通过线性回归合成3颗卫星的遥感反射率,得到2006年7月27日—2006年8月8日期间有效数据量较多且时间连续的遥感反射率资料,并据此对长江口邻近海域近岸水舌向外海的扩展过程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在此期间存在一次明显的扩展过程,水舌的遥感反射率随离岸距离增加而降低,水舌主要沿纬度方向扩展,而在南、北方向摆动范围不大。该扩展过程分为伸展和消退两个阶段, 7月27日—8月2日期间,水舌逐天向东伸展,最远处到达124.4°E附近;在向东伸展途中,水舌宽度逐渐变窄但变化幅度较小;水舌内部遥感反射率的不同等值线均向东伸展,但向东伸展的程度不同,水舌边界的伸展速度变化较大(17.6~33.4 km/d),平均为每天24.5 km。从8月3日起水舌开始消退,至8月8日已完全消失;在消退过程中,水舌的范围缩小,遥感反射率下降,水舌轴线方向基本保持不变。结合相关资料对该过程的生消机理进行初步分析认为,在水舌扩展过程中,潮流的主要作用是阻碍沿岸水沿岸线方向运动,持续而强劲的南风对水舌的产生和伸展起重要作用,而东风则促使水舌消退。  相似文献   
17.
2001年5~7月,在冲绳岛以东海区,我们通过CTD(conductivity temperature and depth)、锚系海流剖面、PIES(pressure—recording inverted echo sounders)、卫星海面高度计和沿岸潮位仪的组合观测到一个气旋涡和一个反气旋涡.CTD断面数据显示,气旋涡和反气旋涡中心位于380/500dbar水深,对应的温度(T)和盐度(S)距平分别为-3.0,+2.5℃和-0.20/+0.15.从PIES数据,我们估算了气旋涡和反气旋涡经过时,相对于2000dbar深基准的动力高度(D)的时间变化为-20~30cm,500dbar深的T和S距平的变化范围约±2℃和±0.2.同时,由卫星海面高度计和潮位仪观测得到的海面高度距平变化范围约为-20至30cm,与PIES观测到的D的变化基本一致.由于两个涡经过时,PIES的压力传感器没有显示出相应的变化,反映出这两个涡具有较强的斜压特性.从卫星海面高度距平时间序列图追溯确认,这两个涡起源于北太平洋副热带逆流区附近,即20°~30°N,150°~160°E海区.它们以6cm.s^-1的平均速度向西传播了约3000km,历时约18个月,然后抵达冲绳岛以东海区.  相似文献   
18.
南黄海西北部夏季潮锋的观测和分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根据2001-2004年逐年6月多学科综合调查资料和同期NASA的MODIS/Terra卫星遥感SST资料,对南黄海西北部夏季潮锋的不连续分布现象做了分析;并通过三维潮流数值模式计算Simpson-Hunter参数(以下简称S-H参数)分布,对不连续分布的形成机制做了讨论.层化季节南黄海西北部的苏北浅滩-海州湾外侧和山东半岛东部的成山头-石岛外海存在显著潮锋现象,而在两海域之间、青岛以东的山东半岛南部121°~122°E的近岸海域无显著潮锋持续存在;较高分辨率的潮流数值模拟的结果表明潮锋的不连续性分布主要是由潮混合和地形的共同作用而形成.潮锋不连续处海域潮混合较弱,层化现象更为显著.南黄海西北部底层锋形态较为显著,位于通过潮流模式计算的Simpson-Hunter参数1.8~2.4之间,与2.2等值线分布较为一致;表层锋则在海州湾外侧和石岛沿岸海域较为明显.潮锋不连续的分布特征对该海域的生态环境造成一定的影响,叶绿素a、中华哲水蚤、鳀鱼卵子等的数量分布都在潮锋显著的苏北浅滩-海州湾外侧和成山头-石岛外海海域形成较为密集的分布.  相似文献   
19.
黄大吉 《海洋与湖沼》1993,24(4):385-392
用一垂向二维的诊断模式,研究了浅水区锋面的流场结构。参照James模式并结合杭州湾具体情形来确定垂向涡动粘性系数,得到了与实测结果相一致的浅水区(杭州湾)锋面的流场结构。研究表明,在探讨浅水区锋面流场时必须选取合理的模式;而深水锋面流场结构对所采用的模式依赖性不大;锋面的流场结构不仅与锋面的强度有关,而且与锋面的结构有关。  相似文献   
20.
前言     
长江口地处我国经济社会高度发达的东部沿海,与世界其它河口发达地区一样,长江口及邻近海域的生态与环境面临巨大压力和挑战。同时,大河输入、黑潮和东亚季风的相互作用,构成了长江口及邻近海域独特的区域海洋环境,是地球上研究自然变化和人类活动对近海环境演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