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61篇
  免费   61篇
  国内免费   52篇
测绘学   27篇
大气科学   21篇
地球物理   38篇
地质学   146篇
海洋学   39篇
天文学   24篇
综合类   32篇
自然地理   47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8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10篇
  2020年   8篇
  2019年   13篇
  2018年   10篇
  2017年   10篇
  2016年   11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14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16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14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13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12篇
  2004年   13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10篇
  2000年   17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16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7篇
  1995年   18篇
  1994年   12篇
  1993年   9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8篇
  1990年   7篇
  1989年   7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3篇
  1984年   5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5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1篇
  1965年   2篇
  1959年   1篇
  1958年   1篇
  195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7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21.
分形理论在人文地理学中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简介分形理论 ,并给出了四种常见分形维数 :Hausdorff维数、盒子维数、信息维数和关联维数的定义 ,探讨它在人文地理学各分支学科 (城市地理学、经济地理学、交通地理学 )的应用及其地理意义。  相似文献   
322.
323.
青藏高原东部牧区冬季雪灾天气的形成及其预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对青藏高原东部牧区(1967~1996年)冬季发生的成灾性降雪天气过程进行了较为详细的分析。探讨了北冰洋低压槽、贝加尔湖低压、东亚大槽和南支槽等欧亚大型天气系统活动对高原冬季降雪天气形势形成的作用。归纳出两种高原冬季成灾性降雪天气形成的模型。重点讨论了高原气流波动不稳定对高原波槽形成的量化指标,找出了若干高原低温-降雪过程预报的统计关系,并对高原冬季的雪灾预报提出了着眼点。  相似文献   
324.
渤海湾盆地文安斜坡高温热流体活动与油气藏形成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为了研究渤海湾盆地上古生界(C-P)煤系地层油气藏形成和分布的规律,本文通过流体包裹体均一温度、盐度、成份的分析和有机质热演化、粘土矿物转化的研究,对渤海湾盆地文安斜坡苏桥凝析油气田高温热流体的活动和戍藏机理进行了探讨。文安斜坡的流体包裹体分为两期,第一期流体包裹体的盐度为2.2~3.85wt%NaCl,均一温度在91~157℃之间、代表了正常地温梯度和埋藏条件下的古地温;第二期流体包裹体的盐度为4.3~6、85wt%NaCl,均一温度在141~312℃之间.是地下高温热流体活动的结果。高温热流体是由第三纪时期辉绿岩侵入上古生界,引起地层水热对流形成的。高温热流体沿断层、不整合和储层构成的输导系统活动时,加速了粘土矿物的转化,提高了有机质的成熟度,扩大了生油窗的范围。而有机质在生烃过程中释放出的短链羧酸,溶蚀储层中的铝硅酸盐和碳酸盐矿物,形成次生孔隙。统计表明、文安斜坡石炭-二叠系镜质组反射率R。%与第二期流体包裹体的均一温度戍正相关关系,R。%异常高值带对应着储层的异常高孔隙发育带。热流体的活动有利于油气的生成、储层次生孔隙的产生、富烃热流体的运移。并使其在第三纪二次生烃和成藏.热流体活动的地区就是油气聚集的有利地区。  相似文献   
325.
概述 中元国际工程设计研究院,系原机械工业部设计研究院,始建于1953年,是综合性的甲级工程设计单位。早期,是承担机械工业勘察设计系统的管理职能,同时从事工厂设计的事业单位。自1979年以来,不断进行体制改革,1987年撤消了我院的管理职能,实行企业化管理,由原来  相似文献   
326.
研究了2-(2-喹啉偶氮)-1,3-二羟基苯(QADHB)与铀的显色反应,在TritonX-100和F-存在下,pH7.8的三乙醇胺-HCl缓冲介质中,QADHB与U(Ⅵ)、F-反应生成1∶1∶1紫色三元稳定配合物,配合物的λmax=560nm,ε=7.41×104L·mol-1·cm-1。铀含量在0~2000μg/L内符合比尔定律。环境水样中的铀经磷酸三丁脂萃淋树脂固相萃取柱分离和富集后测定。方法已用于实际样品的测定,分析结果与国标(5-Br-PADAP)法一致,相对标准偏差(n=5)为2.4%~4.7%,回收率为96%~105%。  相似文献   
327.
该文以系统论的观战和方法为指导,根据建立“河北省省情地理信息系统”的需要,分析用户需求,探讨该系统的总体结构,功能,数据结构,数据库等方面的内容。  相似文献   
328.
以某国际机场地基土波速试验为例,讨论了剪切波速在确定场地卓越周期,场地划分、进行液化判别和Gdmax的计算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329.
330.
在壳幔作用过程中,壳幔源岩浆常会发生一定程度的混合,而它们Sr含量的差异会对混合岩浆的Sr同位素组成产生重大影响。本文简要介绍壳幔源岩浆的Sr含量差异对形成大陆型等同位素组成的双峰式火山岩的制约、幔源基性岩浆岩高(^87Sr/^86Sr)i的可能成因、岩浆混合程度的定量计算及壳幔相互作用的一些最新的观点与研究成果,并讨论东南沿海白垩纪等同位素组成的双峰式火山岩的成因,指出基性端员玄武岩起源于上地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