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05篇
  免费   67篇
  国内免费   106篇
测绘学   35篇
大气科学   164篇
地球物理   65篇
地质学   195篇
海洋学   56篇
天文学   3篇
综合类   26篇
自然地理   34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15篇
  2021年   18篇
  2020年   9篇
  2019年   15篇
  2018年   18篇
  2017年   16篇
  2016年   16篇
  2015年   21篇
  2014年   22篇
  2013年   20篇
  2012年   24篇
  2011年   20篇
  2010年   21篇
  2009年   20篇
  2008年   18篇
  2007年   22篇
  2006年   14篇
  2005年   14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16篇
  2002年   13篇
  2001年   11篇
  2000年   24篇
  1999年   12篇
  1998年   14篇
  1997年   18篇
  1996年   17篇
  1995年   18篇
  1994年   16篇
  1993年   12篇
  1992年   17篇
  1991年   9篇
  1990年   8篇
  1989年   13篇
  1988年   6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7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7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72.
受资源禀赋、地理区位、经济水平等因素的影响,环渤海区域旅游发展水平不尽相同,非均衡性问题日益突显,且差距有拉大的趋势。空间自相关是一种空间统计分析方法,旨在探索旅游要素的空间分布规律和作用机制。根据2004—2013年的数据,计算环渤海地区的接待入境旅游人数、国际旅游外汇收入、国内旅游人数、国内旅游收入4组全局Moran’s I值,分析该时期环渤海区域旅游空间集聚演变过程。在局部空间自相关方面,选取2013年截面数据,通过Moran散点图和LISA分析,探究环渤海区域旅游发展相关程度和集聚情况,为区域旅游发展政策制定提供决策依据。  相似文献   
73.
利用NCEP 1°×1°再分析资料、地面高空常规观测资料、中尺度自动气象站等资料,对2011年10月13日(简称"榕树"过程)和2008年4月19日(简称"浣熊"过程)台风与中纬度系统相互作用产生的江西省南部暴雨个例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1)"浣熊"过程为台风与西风带低槽结合产生的系统层状云降水。"榕树"过程是台风倒槽与西风槽相互作用,槽前云系与台风倒槽云系结合诱发中尺度对流云发展的对流性降水。2)"榕树"过程期间,仅有一条由台风东侧的偏南气流形成的水汽输送带,但江西省南部一直位于水汽辐合中心。"浣熊"过程虽有台风东侧的偏南气流和孟加拉湾的西南气流2条明显的水汽输送带,但江西省南部位于水汽辐合区的边缘,水汽辐合强度稍弱。3)"榕树"过程强降水发生期间,从地面至400 h Pa高度有正涡度柱的维持。"浣熊"过程近地层至边界层系统发展不明显,近地层辐合抬升力条件稍弱。4)"榕树"过程的热力不稳定作用更大,造成降水的对流性更强。"浣熊"过程有低空急流建立加强,暴雨范围更大。5)"榕树"过程由于有高空急流的抽吸作用以及地面中尺度系统生成,形成南北两支次级环流圈,更有利于上升运动的维持。  相似文献   
74.
回顾了日冕磁的研究历史,介绍了我们首镒提出的日冕磁场的微波诊断方法及其应用的带来的启迪,提出进一步开展日冕磁场及其相关研究的建议。  相似文献   
75.
Multiple cities in a diveloped economic area may consist of a city cluster,and the difusion and mixing of its pollutants result in the effect of pollutants plume between cities and the large-scale regional pollution diffusion phenomenon.The distant transfer and diffusion of pollutants occurs when massive aerosols are affected by the dynamic porcess of large-scale circulations.Research suggesten that the life span of aerosol particles whose diameters are about 1 um is the longest.The longevity …  相似文献   
76.
本文根据甘肃省农村社会经济发展和地震环境特征,简要分析了甘肃农村民居主要建筑结构类型和抗震性能,结合近10多年来破坏性地震资料,总结了农村民居主要震害特点,提出了实施甘肃省农村民居地震安全工程的对策与措施。  相似文献   
77.
利用云南省大理州12个气象站1962~2008年共47a雨季开始期资料及NCEP/NCAR高度场及风场资料分析了大理雨季开始期的时空分布特征及异常年环流特征。EOF分析表明,大理雨季开始期存在多种空间分布类型,主要的分布型是一致偏早(晚)型及东南一西北型。Morlet小波分析表明,大理雨季开始期在20世纪60年代初到70年代中期偏早,70年代中期至90年代初偏晚,90年代初至今偏早;且存在约2a和10a的特征时间周期变化。异常偏早年5月高度距平场上北半球经向上呈“-+-”的分布,异常偏晚年则相反,呈“+-+”的分布。异常年5月高、中低层的距平风场同样存在明显差异,异常偏早年高层存在增强伊朗高压的反气旋环流,低层存在偏强的南亚季风环流,异常偏晚年则是相反的环流特征。  相似文献   
78.
江西夏季雷电天气热力条件及不稳定指数对比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选取2007年夏季两次强度不同的致灾雷电过程进行对比,并将其能量参数与典型历史个例进行比较。结果表明:(1)副高位置、500hPa低槽移速、中尺度辐合系统以及热力结构的差异是导致雷暴强度不同的原因之一;(2)中尺度辐合系统移向鄱阳湖时,对流天气更加剧烈,但对大尺度系统鄱阳湖的阻挡作用不显著;(3)对流层上干下湿的特征越明显,强雷电发生的概率越大;(4)CAPE〉632J/kg,K〉34℃,Si〈0℃,Li〈0℃,TT〉43℃,SSI〉43可以作为江西致灾雷电发生的阈值,超过阈值越多,强对流天气发生的概率越大;(5)能量参数的演变对致灾雷电的潜势预测、强度判别具有较好的指示,夏季对流参数的指示意义较春季更好。  相似文献   
79.
Variations of precipitation over the eastern edge of the Tibetan Plateau are analyzed by using data over station Yaan including daytime, nighttime, and daily-mean precipitation and satellite-derived information. A comparison of some features over Yaan and other stations is also carried out. Over Yaan, light-moderate precipitation contributes significantly to both the number of rainy days (96.9%) and the amount (66.9%) of total precipitation. The light-moderate precipitation occurs more frequently at nighttime than at daytime (by 44.5 days, or 33.4%, and by 520.6 mm, or 134.4%, each year), and the nighttime precipitation is mainly in the form of light-moderate precipitation. The number of rainy days and the amount of total precipitation have decreased from the 1950s to the 1970s and during the recent 20 years, associated with negative trends of light-moderate precipitation. Similar features are also found in the Tropical Rainfall Measuring Mission satellite data. Local convective precipitation is the main form of the light-moderate precipitation over Yaan. The absorption of latent heat at the lower troposphere and the release of latent heat at the upper troposphere are larger at nighttime than at daytime by 1–2 times and 2–3 times, respectively. Both the peak value and the total release of latent heat over Yaan are significantly larger than those over the Tibetan Plateau, eastern China, and the western Pacific warm pool. These distinct local characteristics of the “rain city” Yaan are closely related to the interaction between the atmospheric circulation and the steep topography on the eastern edge of the Tibetan Plateau.  相似文献   
80.
气象探空数据动态比对中误差计算方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高空动态数据比对中,需要同时考虑系统误差与随机误差。采用多个探空仪同球比对施放的方法,从相对系统误差、标准偏差等方面,对被试探空仪进行比对评估,同时采取误差分离方法,计算被试探空仪的随机误差。考虑高空温度在对流层与平流层的不同变化趋势,采取细化分层方式进行计算,以反映大气特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