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11篇
  免费   236篇
  国内免费   392篇
测绘学   224篇
大气科学   216篇
地球物理   218篇
地质学   628篇
海洋学   216篇
天文学   12篇
综合类   110篇
自然地理   115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31篇
  2022年   84篇
  2021年   108篇
  2020年   61篇
  2019年   74篇
  2018年   79篇
  2017年   73篇
  2016年   74篇
  2015年   92篇
  2014年   74篇
  2013年   81篇
  2012年   84篇
  2011年   117篇
  2010年   85篇
  2009年   86篇
  2008年   63篇
  2007年   76篇
  2006年   93篇
  2005年   59篇
  2004年   50篇
  2003年   32篇
  2002年   29篇
  2001年   28篇
  2000年   20篇
  1999年   19篇
  1998年   14篇
  1997年   14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7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3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981.
Hydraulic tomography for detecting fracture zone connectivity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Hao Y  Yeh TC  Xiang J  Illman WA  Ando K  Hsu KC  Lee CH 《Ground water》2008,46(2):183-192
Fracture zones and their connectivity in geologic media are of great importance to ground water resources management as well as ground water contamination prevention and remediation. In this paper, we applied a recently developed hydraulic tomography (HT) technique and an analysis algorithm (sequential successive linear estimator) to synthetic fractured media. The application aims to explore the potential utility of the technique and the algorithm for characterizing fracture zone distribution and their connectivity. Results of this investigation showed that using HT with a limited number of wells, the fracture zone distribution and its connectivity (general pattern) can be mapped satisfactorily although estimated hydraulic property fields are smooth. As the number of wells and monitoring ports increases, the fracture zone distribution and connectivity become vivid and the estimated hydraulic properties approach true values. We hope that the success of this application may promote the development and application of the new generations of technology (i.e., hydraulic, tracer, pneumatic tomographic surveys) for mapping fractures and other features in geologic media.  相似文献   
982.
毕继红  张鹏飞  杜玉东 《岩土力学》2007,28(11):2415-2420
通过对Monte-Carlo随机有限元和系统可靠度计算的? 分支法的研究分析,考虑把二者联合起来分析洞室施工过程安全性,提出了一种大型地下洞室开挖过程中可靠度评价的方法。以海南工程为例,对地下洞室开挖过程中的每一步进行可靠性评价,分析比较了多层耦合法与分层逆作法之间洞室施工过程中的稳定性,比较了二者的优缺点。从而对多层耦合法施工有一个全面的了解和比较,为今后的大型洞室快速施工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983.
张绍民  刘丰收  毕晓东 《岩土力学》2007,28(11):2480-2484
利用国内外常用的RMR(Rock Mass Ruting)和Q工程岩体分类体系,对小浪底工程中的地下工程进行了岩体的分类研究,并根据分类结果提出了地下工程的支护措施,估计了岩体的抗剪强度和变形模量。工程实践结果表明,分类结果是合适的,依据分类结果制定的支护方案是合适的。运行结果表明工程处于稳定状态。  相似文献   
984.
莱州湾东岸海涂开发与景观生态建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析了莱州湾东岸海涂资源的特点,对目前海涂资源开发的主要方式及开发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如地下海水入侵日趋严重、河道挖沙对海涂的破坏和海涂环境污染不断加剧等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该区淡水资源严重缺乏,地下水采补失调,地下海水入侵严重;河道、海滨挖沙现象严重,影响海涂的平衡与稳定;水体污染严重,治理难度大;海洋灾害频繁。探讨了莱州湾东岸海涂开发与景观生态建设的原则及主要内容。  相似文献   
985.
采用常规生理生化特性测定及16SrRNA、gyrB及rpoD基因同源性检索与系统发育学分析等分子生物学方法,对引起养殖泥鳅大量死亡的病原细菌进行了综合鉴定。生理生化特性结果表明,分离菌株NQ090701与气单胞菌属的温和气单胞菌相近;16SrRNA、gyrB及rpoD基因Blast序列同源性检索与系统发育学分析均与温和气单胞菌相似性最高;综合形态与生理生化特征及16SrRNA、gyrB与rpoD基因的分子特征,确认分离菌株NQ090701为温和气单胞菌(Aeromonas sobria)。同时,采用试管稀释法测定了养殖生产中常用的10种抗菌药物对病原温和气单胞菌的体外最小杀菌浓度(Minimal Bactericidal Concentration,MBC),结果表明氟哌酸杀菌作用最好,其次为盐酸沙拉沙星;甲砜霉素和复方磺胺甲恶唑在所试验的药物浓度范围对温和气单胞菌无杀菌效果。  相似文献   
986.
全球扭转构造体系结构要素分析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全球板块的分割和漂移并非杂乱无章,它们被力学性质各异的构造网络组合在同一应力场中构成全球扭转构造体系。本文从分析结构要素的力学属性入手来鉴定这个体系。该体系由一个NWW向螺旋型扭转压裂带为主干要素及NNE向张裂带、经向扭劈裂带和纬向扭割裂带等配套要素组成。   相似文献   
987.
洞庭湖区不同退田还湖模式下湿地植被恢复特征的比较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以2006年野外调查资料为依据,对洞庭湖区3种"双退"恢复模式(自然恢复、种植荻和种植杨树)下的植被特征进行了比较分析.结果表明,自然恢复模式下的物种数最为丰富,达79种,而种植荻模式下的物种数最为稀少,仅36种;自然恢复模式下湿生植物种类最为丰富,占物种总数的81.0%,而种植杨树和荻模式下所占比例分别为78.7%和...  相似文献   
988.
磷在"沉积物-自然生物膜-上覆水"三相体系中的迁移转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地表水体中沉积物表面通常会附着一层自然生物膜,对上覆水-沉积物界面化学物质的迁移转化有着重要的影响.以往研究往往会忽略这一生物层面,因而,开展磷在"沉积物-自然生物膜-上覆水"三相界面之间的迁移转化研究具有重要的实际意义.以软性填料表面形成的自然生物膜模拟沉积物表层以及悬浮颗粒物表层的自然生物膜,开展磷在沉积物-自然生物膜-上覆水之间的迁移转化过程研究.结果表明:有无曝气情况下,自然生物膜界面的存在均能够显著降低上覆水中总磷、溶解态总磷、溶解态无机磷的含量,明显抑制沉积物中可交换态磷向上覆水释放.研究证明自然生物膜在水体磷的迁移转化中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在研究沉积物-上覆水界面之间磷的迁移转化行为时,要充分考虑自然生物膜界面的存在.  相似文献   
989.
洞庭湖湿地3种典型植物群落土壤酶活性特征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曾静  李旭  侯志勇  谢永宏 《湖泊科学》2017,29(4):907-913
调查了洞庭湖湿地典型植物群落(短尖苔草(Carex brevicuspis)、南荻(Triarrhena sacchariflora)、辣蓼(Polygonumhy dropiper))洪水期前后(5、10月)两次表层土壤酶活性及土壤养分性状.结果表明:3种典型群落之间具有明显的土壤养分性状及土壤酶活差异.辣蓼群落具有相对较高的土壤有机质、全氮、全磷、速效磷含量,短尖苔草群落次之,而南荻群落的土壤养分含量最低.3种典型植物群落的土壤有机质、全氮、全磷含量均表现为5月高于10月,土壤速效磷、速效钾洪水期前后无显著差异.辣蓼群落的蔗糖酶活性明显高于其他2个群落;3个群落脲酶活性均表现为10月高于5月,南荻、辣蓼群落有显著差异.磷酸酶以南荻群落最高,短尖苔草群落5月显著高于10月,南荻群落则10月显著高于5月;短尖苔草、南荻群落过氧化氢酶活性显著高于辣蓼群落,短尖苔草群落5月与10月间有显著差异,其余2个群落无显著差异.相关分析表明:脲酶活性与土壤养分含量关系不密切;蔗糖酶活性与土壤有机质、全磷、全氮及速效磷素含量均呈显著正相关.总体上,洞庭湖典型湿地植物群落显示了较为明显的土壤理化状况以及土壤酶活差异;同时也显示了季节性差异.相对而言,辣蓼群落土壤具有较快的物质循环与转化代谢速率,对于氮、磷等污染物具有较高的转化作用,而短尖苔草、南荻群落低于辣蓼群落,这可能与二者较低的土壤有机质以及氮磷养分积累有关.  相似文献   
990.
本文选用"传染型余震序列"(ETAS)模型和Reasenberg-Jones(R-J)模型,分别对九寨沟MS7.0地震序列的模型参数稳定性、余震发生率预测和余震概率预测进行了比较研究,并利用"地震信息增益"(IGPE)、N-test和T-test检验方法对预测效果进行了评价.研究结果表明,ETAS模型和R-J模型的序列参数分别在震后t2=2.0天和t2=1.50天后趋于稳定,此次九寨沟MS7.0地震序列的衰减较为正常;对未来1天的余震发生率预测和余震概率连续滑动预测表明,ETAS模型给出的余震发生率和余震概率数值均低于R-J模型预测结果;IGPE结果显示,ETAS模型在95%的置信区间上预测效果明显优于R-J模型;统计检验结果表明,在序列参数较不稳定的震后早期阶段,ETAS模型预测失效而R-J模型预测效果较好,在序列参数稳定阶段,ETAS模型预测效果较好而R-J模型预测失效.根据上述分析,在与此次九寨沟MS7.0地震类型相同的地震的余震预测策略上,如可在序列参数不稳定的震后早期阶段使用R-J模型、在此后使用ETAS模型,或可取得较好的预测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