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57篇
  免费   39篇
  国内免费   67篇
测绘学   50篇
大气科学   61篇
地球物理   28篇
地质学   101篇
海洋学   28篇
天文学   7篇
综合类   51篇
自然地理   37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22篇
  2021年   23篇
  2020年   16篇
  2019年   20篇
  2018年   28篇
  2017年   20篇
  2016年   16篇
  2015年   16篇
  2014年   23篇
  2013年   27篇
  2012年   16篇
  2011年   23篇
  2010年   19篇
  2009年   10篇
  2008年   12篇
  2007年   10篇
  2006年   9篇
  2005年   13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2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2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6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利用NCEP1再分析的逐日、逐月位势高度、海平面气压、风、温度、相对湿度资料与中国地面气候资料日值数据集(3.0)降水资料,分析了新疆北部2010年1-2月连续5次降雪过程以及蒙古高压和极涡对其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充沛水汽条件下蒙古高压强而连续的爆发是导致2010年降雪极端异常的重要原因。该年蒙古高压平均强度为历年最强,在此次持续性过程中,存在5次蒙古高压的南北移动和5次蒙古高压强度与面积的振荡。且每一次降雪、降温过程前基本都存在蒙古高压南进、面积增大、强度增强。蒙古高压中心纬度超前新疆日平均温度1~3天的相关和蒙古高压强度和面积指数超前新疆北部日平均温度1~4天的相关均显著。研究极涡与蒙古高压二者关系发现,前期对流层高层极涡增强、极涡中心北移,有利于后期的蒙古高压增强增大且中心南移。  相似文献   
102.
基于模拟退火算法的遥感影像亚像元定位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地物空间分布自相关原理,提出一种基于模拟退火算法的亚像元定位新方法,通过优化子像元的空间分布,最终确定混合像元中各组分的位置。通过遥感影像数据对模型进行测试,并使用已有评价指标对试验结果的视觉效果和分类精度进行评价,试验证明本方法能更好地重建地物空间分布,与硬分类方法相比能显著提高分类精度。  相似文献   
103.
为了排除模拟采样的影响,对武山气氡的脱气装置进行了改进。通过对比脱气装置改进前后产出的数据,改进后的资料数据明显好于改进之前。  相似文献   
104.
利用MOD13Q1产品监测肯尼亚2001-2010年荒漠化动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何磊  王超  别强  赵传燕 《中国沙漠》2013,33(1):46-52
使用MODIS MOD13Q1-NDVI数据,通过NDVI累计计算,得到肯尼亚2001年和2010年植被生长状况较好时期的NDVI影像.基于像元二分模型,估算植被盖度.利用植被盖度进行荒漠化评价.结果表明,肯尼亚近10年来生态环境总体趋于改善,荒漠化发展态势并不明显,但荒漠化问题仍然严重.不同程度的荒漠化土地变化趋势不尽相同,轻度荒漠化和重度荒漠化转出面积大于转入面积,呈现减少趋势,非荒漠化和中度荒漠化变化相反,各省区的荒漠化土地变化趋势也不相同.在小范围地区内,使用Landsat-5 TM影像进行验证,发现与MODIS数据评价结果相似,但更能详尽的描述重点区域的荒漠化问题.  相似文献   
105.
不同井眼条件下的水平井双侧向测井响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解决油气开发中水平井中井眼对双侧向测井响应的影响,建立了上、中、下三层介质的水平井模型,采用三维有限元方法进行研究。数值计算结果表明,水平井眼处于目的层不同位置、不同井眼尺寸以及泥浆电阻率等都对水平井双侧向测井响应有不同程度的影响,特别是对非厚层影响更加明显。井眼尺寸越大和泥浆电阻率越高,对双侧向测井响应的影响就越严重。当目的层小于6 m时,水平井中的深、浅双侧向测井响应都不同程度地受到层厚围岩的影响;当层厚分别大于36 m和6 m时,深侧向和浅侧向测井几乎不受围岩影响;在15°的范围内,不同的井眼倾角对双侧向测井响应影响不大。  相似文献   
106.
大型海藻龙须菜凋落物分解对水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型海藻龙须菜(Gracilaria lemaneiformis)规模栽培具有重要的经济和环境效益, 但藻体的凋落分解会对栽培区和邻近海域水环境造成一定影响。为探讨龙须菜凋落对水环境的影响, 本文通过45d的室内受控实验, 评估了龙须菜凋落分解过程中水体溶解氧和氮、磷的含量变化。结果发现, 干龙须菜实验组在实验期内水体溶解氧浓度显著降低(较对照组降低了82.81%); 水体氮、磷浓度显著提高, 总氮、总磷浓度较对照组分别上升了161.78%和759.93%。鲜龙须菜+海水+沉积物组在实验前中期(第0~21天)水体溶解氧浓度持续降低(较对照组降低了53.92%), 但在21d后又逐渐恢复至对照组水平; 其水体氮、磷浓度在实验中末期亦显著提高, 分解过程总氮、总磷浓度分别较对照组上升了36.65%和177.80%, 水体氮、磷变化曲线较干龙须菜组平缓且迟滞。鲜龙须菜凋落分解过程中的营养盐释放率低于干龙须菜, 沉积物对鲜龙须菜的分解及氮、磷和碳释放有促进作用, 但对干龙须菜的分解及氮、磷和碳释放有一定程度的减缓作用。龙须菜失重率、分解速率及营养盐释放率均呈现如下规律: 干龙须菜+海水组>干龙须菜+海水+沉积物组>鲜龙须菜+海水+沉积物组>鲜龙须菜+海水组。依据上述结果, 建议在龙须菜规模栽培和收获过程中应及时打捞脱落或衰老藻体, 尤其对已收获的大型海藻应妥善处理, 避免大型海藻腐烂而导致水体污染。  相似文献   
107.
1960-2010年黑河流域冰川变化的遥感监测   总被引:8,自引:6,他引:2  
别强  强文丽  王超  何磊  赵传燕 《冰川冻土》2013,35(3):574-582
利用1960年地形图、 1990年、 2000年和2010年TM影像, 采用基于冰雪指数(NDSII)和原始波段的面向对象解译方法, 提取黑河流域4个时期的冰川分布, 结合30 m分辨率的DEM数据, 利用遥感、 地理信息系统技术对冰川的时空分布变化及原因和不确定性进行分析. 结果表明: 从1960-2010年50 a间黑河流域上游冰川持续退缩, 面积共减少138.90 km2, 减少率为35.6%, 平均每年减少2.78 km2, 祁连山中段冰川属于强烈退缩型. 祁连山中段黑河流域冰川主要分布在海拔4 200~5 300 m之间, 冰川分布下限为海拔4 000 m; 冰川退缩主要发生在低海拔地区, 冰川的退缩上限为海拔4 600 m.气温的显著上升是研究区冰川退缩的关键因素, 气候持续变暖将会导致冰川退缩加剧.  相似文献   
108.
青海湖流域人类福祉认知及综合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千年生态系统评估(MA)是全球范围内第一个针对人类福祉与生态系统之间的联系,通过整合各种资源,构建多尺度、综合评估各个组分之间相互关系的重大项目. 以MA框架中对人类福祉的定义为依据,通过参与式农户评估,初步探讨了青海湖流域居民对日常生活满意度的认知,采用多指标评估法综合评估了青海湖流域的人类福祉水平. 结果表明:受年龄、性别、受教育程度等因素的影响,环湖居民对日常生活中的衣、食、住、行、收入等方面的认知程度差别明显;总体来看,青海湖流域人类福祉综合分值仅为0.454,收入状况和食物安全是其最主要的影响因素,对人类福祉的贡献值分别为0.074和0.147;分县域而言,共和县人类福祉得分最高,为0.483,海晏县略低,其次是天峻县,刚察县得分最低,仅为0.448. 收入状况和食物安全也是制约分县域居民福祉的关键因素. 因此,改善青海湖流域居民家庭层面的物质资产是提高其福祉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09.
导数计算是位场(重磁)数据处理中必不可少的技术手段,现今大多采用Fourier变换来进行。Hartley变换是在Fourier变换基础上定义的一种实数域运算,比Fourier变换更加对称,所需的运算量更少。笔者推导出基于Hartley变换的重磁异常导数计算公式,计算结果与理论值之间误差小于5%,通过理论模型证明Hartley变换可替代Fourier变换进行位场异常的导数计算,且受噪音干扰较小。将Hartley变换用于位场边界识别滤波器的计算,获得了清晰的断裂分布。  相似文献   
110.
A gas field consisting of volcanic reservoir rocks was discovered in the block-T units of the Xihu Sag, East China Sea Basin. The lithology of the volcanic rocks is dominated by tuff and reworked tuff. The lithofacies are dominated by base surge deposits of explosive facies. As the architecture model of volcanic facies is still uncertain, it has restricted the exploration and development of mineral resources in this area. Using core and cuttings data, the lithology, lithofacies, geochemistry as well as grain size characteristics of volcanic rocks were analyzed. Based on these analyses, the volcanic rocks in the well section are divided into three eruptive stages. The transport direction of each volcanic eruption is analyzed using crystal fragment size analysis. The facies architecture of the block-T units was established based on the reconstruction results of paleo-geomorphology.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drilling reveals proximal facies (PF) and distal facies (DF) of the volcanic edifices. However, the crater-near crater facies (CNCF) are not revealed. Compared with the reservoirs of the Songliao Basin, it is shown that the volcanic rocks in the Xihu Sag have good exploration potential; a favorable target area is the CNCF near the contemporaneous fault.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