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381篇
  免费   474篇
  国内免费   569篇
测绘学   178篇
大气科学   446篇
地球物理   668篇
地质学   1240篇
海洋学   305篇
天文学   81篇
综合类   238篇
自然地理   268篇
  2024年   17篇
  2023年   46篇
  2022年   125篇
  2021年   144篇
  2020年   101篇
  2019年   118篇
  2018年   155篇
  2017年   124篇
  2016年   142篇
  2015年   136篇
  2014年   124篇
  2013年   146篇
  2012年   132篇
  2011年   146篇
  2010年   142篇
  2009年   132篇
  2008年   103篇
  2007年   114篇
  2006年   70篇
  2005年   82篇
  2004年   58篇
  2003年   61篇
  2002年   57篇
  2001年   63篇
  2000年   84篇
  1999年   124篇
  1998年   72篇
  1997年   111篇
  1996年   87篇
  1995年   56篇
  1994年   59篇
  1993年   78篇
  1992年   49篇
  1991年   41篇
  1990年   25篇
  1989年   16篇
  1988年   15篇
  1987年   15篇
  1986年   12篇
  1985年   8篇
  1984年   8篇
  1983年   4篇
  1982年   3篇
  1981年   7篇
  1980年   2篇
  1979年   2篇
  1973年   2篇
  1963年   1篇
  1959年   1篇
  195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42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91.
逐次最优插值方案及其试验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介绍了“空军中尺度数值预报业务系统”前期处理模块中采用的逐次最优插值方案及相关处理技术,通过个例和一个月统计结果分析表明:本方案的插值效果较好,能够满足日常业务预报和数值式对资料分析精度的要求。  相似文献   
892.
In this paper, based on the 2°× 2° grid data COADS from 1950—1987 the flow field and heatexchange anomalies on the tropical (11°S—11°N, 120°E—80°W) Pacific surface (TPS) are studiedin El Nino and La Nina events. During E1 Nino, the zonal pressure gradient and the trade windsdecrease on the TPS, the tropical convergence strengthens on the TPS, especially on the centralTPS, the sensible and latent heat exchanges increase, the net longwave radiation and incident solarradiation decrease and the net gain (loss) of heat reduces (increases) on the central and easternTPS. During La Nina the results turn out the contrary. Finally, two feedback mechanisms whichinclude the dynamic, thermal and hydrological processes during E1 Nino and La Nina are summa-rized and a conceptive model for El Nino-La Nina cycle is given.  相似文献   
893.
东特提斯多弧一盆系统演化模式   总被引:8,自引:2,他引:8       下载免费PDF全文
自70年代以来,以板 构造观点分析特提斯演化已有三种模式,即“剪刀张”、“传送带”和“手风琴运动与开合”模式。所有这些模式都是以一个联合古陆的形成和特提斯是泛大洋中一个海湾的假设为前提,或以冈瓦纳大陆裂离、亚洲大陆增生为基点。随着对东特提斯地质构造演化的认识深化,特提斯演化、造山作用的解释由两陆一洋模式转变为三陆群二洋的特提斯多弧-盆系统洋陆转换演化模式,即多岛弧造山模式。  相似文献   
894.
汉南镁铁层状杂岩是出露于扬子板块北缘的一个大岩体,据测同位素年代为1121-748Ma,属中元古侵位于西乡群变质岩系的岩体。杂岩体按岩石类型分为由辉长岩类组成的上部带和由辉石-橄榄岩组成的下部岩带构成。岩石化学、矿物化学和微量元素地球化学的演变与层状岩序变化相当一致。韵律层发育部位,矿物组分多次重复出现。层状岩序的稀土总量(La/Yb)N值完全符合随着层序增高、分馏趋势增加一般规律。本文系统阐述了杂岩体各为岩石的铂族元素分配特征,初步确定了铂矿化与铜镍矿化产出部位。在分析了杂岩体产出构造环境的基础上,探讨了杂岩体原始岩浆性质,估算了部分熔融程度。  相似文献   
895.
化隆盆地地貌演化与黄河发育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黄河上游的化隆盆地在第三纪期间为古湖占据.上新世晚期古湖开始缩小,约1.1MaBP时消失,从而导致黄河在化隆盆地的出现.化隆盆地演化资料表明,青藏高原强烈隆起始于上新世中期,以后经多次快速构造抬升,以1.1和0.8MaBP的抬升最为剧烈.  相似文献   
896.
利用航空重力测量和DEM确定地面重力场   总被引:12,自引:3,他引:12  
石磐  王兴涛 《测绘学报》1997,26(2):117-121
本文基于空中一点重力异常可以代表地面一定相关区的平均重力异常的频谱特性,以及在局部区域空间异常与地形高的相关性,提出综合利用航空重力测量和数字高程模型确定地面重力异常的方法。该法可以解决航空重力测量分辨率受航高所限以及地面相关区重叠等问题,数值试验证明了此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897.
中国10个地方大气气溶胶1980~1994年间变化特征研究   总被引:23,自引:3,他引:23       下载免费PDF全文
作者发展了一个从地面上太阳短波直射辐射和能见度信息综合确定大气柱气溶胶总光学厚度和平流层气溶胶光学厚度的方法,并应用这个方法从气象台站观测资料反演得到北京、昆明、喀什、上海、广州、郑州、沈阳、武汉、格尔木和乌鲁木齐等10个地方从1980到1994年间晴天气溶胶光学厚度资料,分析了这些地方气溶胶光学厚度月变化和年变化特征,并侧重分析了1982年墨西哥厄尔奇琼火山和1991年菲律宾皮纳图博火山爆发对气溶胶光学厚度的影响。  相似文献   
898.
The sequences of climatic evolution are reconstructed by the analyses of δ13C and δ18O of carbonate from core RM in the Zoige Basin since 140 kaB. P. During the Last Glaciation there existed at least seven warm climatic fluctuations and five cold events correlated with the records of ice core and deep sea, and during the preceding last interglacial period there were two cold climatic variations coinciding with the record of ice core GRIP. These results de-pict climatic instability in east Qinghai-Xizang Plateau over the last interglacial period. In addition, the environmental proxies of the carbonate content and pigments indicate the similar results to the stable isotope record from core RM. Project supported by the Chinese Climbing Project (85-029-02-01).  相似文献   
899.
900.
本文通过吉林大阳岔寒武系—奥陶系层型剖面野外地质考察,对其界线附近的沉积岩岩石学以及对区域地层对比有标志作用的海绿石进行了各种分析测试和综合研究,并对界线附近的沉积环境进行了有益的讨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