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32篇
  免费   109篇
  国内免费   290篇
测绘学   77篇
大气科学   66篇
地球物理   84篇
地质学   413篇
海洋学   134篇
天文学   1篇
综合类   101篇
自然地理   55篇
  2024年   7篇
  2023年   12篇
  2022年   34篇
  2021年   29篇
  2020年   46篇
  2019年   32篇
  2018年   31篇
  2017年   21篇
  2016年   28篇
  2015年   46篇
  2014年   54篇
  2013年   51篇
  2012年   41篇
  2011年   44篇
  2010年   62篇
  2009年   49篇
  2008年   49篇
  2007年   61篇
  2006年   46篇
  2005年   51篇
  2004年   21篇
  2003年   32篇
  2002年   19篇
  2001年   17篇
  2000年   16篇
  1999年   9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5年   2篇
  1992年   1篇
  1974年   1篇
  1965年   2篇
  1964年   1篇
  1943年   1篇
  1940年   2篇
  1937年   1篇
  1933年   7篇
  193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93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8 毫秒
851.
经验找矿与求异找矿是进入下一世纪的两种重要找矿方法。从经验找矿角度出发,应用GIS研究了化探异常与相关矿床的耦合度和出现率,不同元素异常和同一元素不同等级找矿有利度以及两种不同元素组合异常的找矿有利度,研究结果表明,上述两种方法的结合可以极在夺提高预测找矿效果。  相似文献   
852.
基于SVG的林业信息发布系统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论述了SVG这一基于XML的网络图像技术在WebGIS中的应用,设计和建立了基于SVG的林业信息发布系统的框架,并以福建省漳浦县绥安镇的林业数据为例,对系统加以实现。  相似文献   
853.
对3个不同地区的硅灰石类粉尘做了XRF分析及其与溶菌酶(Lys)的反应实验,结果显示Lys与样品中的活性物质进行了反应.模拟样品中元素离子与Lys反应的UV-Vis和荧光光谱分析表明,37℃下Lys与样品中的元素离子(SiO23-)作用最明显,表现在紫外区吸收峰红移10 nm,吸光度增大,荧光区λem 440 nm处荧光强度增强,荧光峰红移20 nm.同时,对其反应机理和结合位点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854.
中国不同岩石类型花岗岩类元素丰度及特征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依据采自全国范围内约750个有代表性的大、中型花岗岩类岩体上的768件组合样的实测分析数据,这里计算并提出了碱长花岗岩、正长花岗岩、二长花岗岩、花岗闪长岩、石英二长岩、石英二长闪长岩等中国不同岩石类型的花岗岩类岩石近七十种化学元素或成份的丰度,探讨了中国不同花岗岩类岩石的岩石化学特征和微量元素丰度的特征。  相似文献   
855.
对 3个不同地区的硅灰石类粉尘做了XRF分析及其与溶菌酶 (Lys)的反应实验 ,结果显示Lys与样品中的活性物质进行了反应。模拟样品中元素离子与Lys反应的UV_Vis和荧光光谱分析表明 ,37℃下Lys与样品中的元素离子SiO2 -3 作用最明显 ,表现在紫外区吸收峰红移 10nm ,吸光度增大 ,荧光区λem4 4 0nm处荧光强度增强 ,荧光峰红移 2 0nm。同时 ,对其反应机理和结合位点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856.
“电子政务”常常被认为就是办公自动化系统的建设;然而,办公自动化系统的建设只应该是“电子政务”建设的一小部分。作为以“辅助决策”见长的地理信息系统应该在“电子政务”中发挥更大的作用。本文结合“数字福建”的建设实践,提出了面向电子政务的地理信息服务层次模型,并从基于空间尺度的面向电子政务的地理信息服务体系构建、基于专题的面向电子政务的地理信息服务体系构建和公益性面向电子政务的地理信息服务体系构建三个方面比较全面地探讨了面向电子政务的地理信息服务体系构建策略。  相似文献   
857.
通过对青藏高原碰撞后钾质-超钾质火山岩的对比分析,提出青藏高原存在羌塘-芒康-滇西(44~28Ma)和冈底斯(25~12Ma)两条高Mg^#钾质-超钾质火山岩带,而可可西里、西昆仑-东昆仑的新生代火山岩则为低Mg^#钾质火山岩.高Mg^#钾质-超钾质火山岩的化学成分均相对高镁低铁和贫钛,微量元素组成以具有类似岛弧火山岩的K/Nb、K/La、Rb/Nb、Pb/La、Ba/La等比值为特征.低Mg^#钾质-超钾质火山岩相对富铁贫镁和高钛,上述元素比值小于岛弧火山岩,大于和近似于洋岛玄武岩,指示岩浆源区富集组分有软流圈流体的贡献.羌塘-芒康的高Mg^#高钾钙碱性和高Mg^#钾玄岩系列指示高原中部受到陆内俯冲作用的影响;30Ma前俯冲板片断离,软流圈上涌,富集岩石圈地幔熔融形成羌塘低Mg^#过碱性钾质-超钾质系列.综合地球物理资料,提出青藏高原在印度大陆岩石圈的强力楔入下,高原内部软流圈物质沿欧亚岩石圈地幔俯冲板片的顶部向北东和南东挤出,使上覆岩石圈地幔发生剪切破裂,形成一系列串珠状高速体与低速体的相间分布,并随时间不断向北扩展.这也是阿尔金和滇西走滑系的深部动力源.正是软流圈与岩石圈的这种相互作用形成了可可西里和西昆仑-东昆仑低Mg^#钾玄质火山岩的软流圈-岩石圈地幔的混源特征.藏南高Mg^#超钾质岩浆源区的显著幔壳混合特征则可能来自印度大陆岩石圈俯冲作用的影响.  相似文献   
858.
天然地震S波和大地电磁测深给出了两种不同的藏北岩石圈厚度模型,两种测量结果的地质含义至今还不十分清楚。通过对地表高程与地壳厚度回归关系的研究,以回归直线的斜率和截距作为地壳和岩石圈地幔平均密度取值的约束,并考虑相变因素对软流圈密度的影响,采用均衡理论对藏北岩石圈厚度进行了计算。计算结果表明,在可能的软流圈温度取值范围内藏北岩石圈的平均厚度约为106~120km,地壳增厚前的岩石圈平均厚度约80km。藏北新生代火山作用和岩浆起源-分凝深度分析表明,藏北现今岩石圈厚度主要受金云母脱水深度所控制。增厚前岩石圈地幔底部温度高于橄榄岩湿固相线温度,并受闪石和金云母高压脱水作用的影响。加厚岩石圈地幔因其底部不断发生脱水低程度熔融而进入软流圈小尺度对流体系,使岩石圈加厚过程中伴随有底部的脉动减薄作用。  相似文献   
859.
研究区位于长白山山脉的浅山地带上,是我国人参的重要生产基地。已有资料表明,基岩化学建造与人参产量之间有一定的对应关系,为了消除由于人工施肥而造成的影响,选择土壤样品采集区的人参种植不施肥,采用传统的伐林栽参技术。把基于早元古代的中深变质岩和下白垩统流纹质火山岩这两种不同类型的岩石风化后形成的土壤中栽种过不同参龄的元素变化作为讨论人参种植选地的依据,并在此基础上说明通化市磨齿村、比干沟村人参产量高的原因。研究结果表明,磨齿村参壤与干沟村参壤的主要差别在于Ca,K,Mn,P,V;人参生长过程中,土壤中特别是第二年的无机元素比例起到很大的作用,为人参的测土种植与施肥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860.
X射线粉晶衍射法在板岩鉴定与分类中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肖刚  迟广成  伍月 《华北地质》2013,36(1):76-80
以往对板岩的分类和定名主要以显微镜下观察到的岩石结构构造及矿物成分为依据,但在工作中发现显微镜下区分细小的砂屑矿物、碳酸盐矿物和粘土矿物种类十分困难,仅利用显微鉴定技术对板岩进行分类定名必然产生很大的误差,这给地质填图及原岩恢复工作带来了极大困难.为此在板岩岩石分类命名工作中,笔者利用X射线粉晶衍射法对22件板岩样品进行分析,结果发现该方法既能准确鉴定出显微镜下不易区别的石英与长石细小碎屑物质和碳酸盐矿物种类,又能检测出云母、绿泥石、蒙脱石和高岭石鳞片状矿物,岩石中矿物组分检出率明显比用显微镜观察高出很多.实践证明,只有把显微鉴定技术与X射线粉晶衍射法有机的结合起来,才能准确鉴定板岩的种类和解决定名不准确的难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