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40篇
  免费   53篇
  国内免费   125篇
测绘学   89篇
大气科学   15篇
地球物理   46篇
地质学   215篇
海洋学   48篇
天文学   3篇
综合类   37篇
自然地理   65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8篇
  2022年   26篇
  2021年   21篇
  2020年   19篇
  2019年   37篇
  2018年   28篇
  2017年   24篇
  2016年   23篇
  2015年   23篇
  2014年   11篇
  2013年   33篇
  2012年   28篇
  2011年   19篇
  2010年   17篇
  2009年   18篇
  2008年   16篇
  2007年   24篇
  2006年   15篇
  2005年   16篇
  2004年   14篇
  2003年   9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16篇
  1998年   12篇
  1997年   7篇
  1996年   7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13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4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1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由于当前缺乏有效的能源开采和加工场地精细化遥感探测方法和高精度的数据产品,全国尺度的能源开采和加工场地时空分布规律的认识仍显不足。本研究基于高分辨率遥感影像、土地利用/覆盖数据、网络爬虫数据、OSM地图数据和环境专题数据等信息,发展了基于多源数据融合和专家知识参与获取的能源开采和加工场地遥感识别和精细化制图的技术方法,研发了1990、2000、2010和2020年共4期的中国能源开采和加工场地分布数据产品及2010—2020年场地植被恢复信息数据产品,作为中国土地利用/覆盖变化数据的组成部分(CLUD-Mining)。CLUD-Mining具有较高的质量和可靠性,数据产品平均精度为91.75%;中国能源开采和加工场地开发建设的面积呈现先增长后减少的发展趋势,1990—2010年,面积增长速度从55.22 km2/a上升到95.51 km2/a,而2010—2020年呈现负增长,平均每年减少27.28 km2;此外,2010—2020年场地植被恢复面积达746.76 km2,主要集中在华北区和西南区;中国能源开采和加工场地分布格局逐渐由东部地区向西部地区转移。本研究对提升中国能源开采和加工场地时空分布特征的认识具有重要意义,可为场地污染治理和生态修复提供重要的数据基础。  相似文献   
52.
为分析GRACE-FO微波测距系统KBR及激光干涉测距系统LRI对时变重力场结果的影响,以动力学方法为基础,分别采用KBR数据和LRI数据反演2019-01~2021-08的90阶无约束时变重力场模型APM_KBR和APM_LRI,并进行对比分析。 从重力场模型阶方差和等效水柱高的空间分布来看,在两类测距数据完整且质量较好的前提下,两者精度处于同一水平,而当发生较多月卫星机动或其他卫星事件时会使LRI数据缺失,从而导致APM_LRI模型在该月得到的等效水柱高时间序列信噪比略低。由后验残差结果可知,APM_LRI后验残差RMS比APM_KBR减少约50%,且在高频处(大于等于60 CPR)LRI的后验残差显著低于KBR。总体来说,在现有条件下,由于背景场模型等其他因素影响,两类测距数据反演重力场的阶方差和等效水柱高结果基本一致,但后验残差上LRI测距具有更低的噪声。因此,未来可直接使用LRI测距数据探测、分析较弱的地球物理信号。  相似文献   
53.
基于美国冰雪数据中心的月平均海冰运动和海冰密集度数据, 建立了1979—2015 年罗斯海海冰运动 速度时间变化序列, 揭示了海冰运动速度的年际和季节变化特征, 探讨了海冰运动速度和海冰范围之间可 能存在的联系, 最后对影响海冰运动速度变化的因素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 1979—2015 年罗斯海海冰运动 速度总体呈现加快趋势, 海冰运动速度增加趋势最快的季节为秋季, 其次是冬季、春季和夏季。冬季海冰平 均运动速度最大, 依次是秋季、春季和夏季。海冰运动速度与海冰范围在37 年间均呈现上升趋势, 海冰范 围变化滞后海冰运动速度1—2 个月, 两者呈显著正相关关系, 海冰运动速度的增加导致罗斯海海冰范围不 断扩张, 进而影响南极整体海冰分布。罗斯海海冰运动速度与风速之间存在显著正相关关系, 风场是影响海 冰运动速度的一个直接因素。除此之外, 海冰运动还受到包括气压场、洋流场以及海洋阻力系数等的影响。  相似文献   
54.
中国第四纪孢粉数据库(CPD)和生物群区(Biome 6000)   总被引:21,自引:0,他引:21  
介绍了中国第四纪花粉数据库的建立、组织及数据收集、大型成果共享等原则及章程,并着重介绍了当前由IGBP所支持的用孢子花粉资料重建6kaBP及18kaBP生物群区(植被)的全球合作项目。到目前为止,利用中国第四纪花粉数据的原始数据及生物群区化方法已经完成中国现代表土花粉、6kaBP(中全新世)及18kaBP(20kaBP)(末次盛冰期)的生物群区模拟及重建,在文中展示了制图结果,并讨论了当时植被与现  相似文献   
55.
营口潍坊断裂带新生代活动的特征   总被引:38,自引:4,他引:34       下载免费PDF全文
徐杰  宋长青  高战武 《地震地质》1999,21(4):289-300
营潍断裂带以北西向北京 蓬莱断裂带与之交汇的部位为界分南北两段,北段由辫状交织的两条断裂组成;南段为并列的东西两支断裂,但被黄北、莱北和潍北等北东东向断裂横切成4节。断裂带北段早第三纪水平拉张和垂直差异活动强烈,控制了断陷盆地的发育,晚第三纪—第四纪右旋走滑活动显著。南段本身活动甚弱,但黄北等横向断裂早第三纪水平拉张和垂直差异活动强烈,相应形成了黄北等几个断陷盆地;晚第三纪—第四纪横向断裂仍有活动。断裂带活动具明显的分段性,南段是受横向断裂强烈分割、改造而被“废弃”的一段。断裂带新生代活动具由南部和北部统一向中部迁移的特点,北段还有向东侧迁移的趋势。断裂带地震活动微弱,渤海中部斜穿断裂带分布的北东向地震带,可能是黄河口聊城新生地震构造带向海区延伸的部分  相似文献   
56.
在对二维周期基数插值小波的尺度函数和小波函数研究的基础上,对二维周期基数插值小波的对偶尺度函数和对偶小波进行了研究,得到了一系列重要的结论。  相似文献   
57.
通过专业人才需求和生源调研,结合多年来教学改革实践,构建了"工程实践不断线"人才培养模式。实践表明,该模式能够与测绘专业和北京市测绘行业特点很好地结合起来,大大调动了学生学习和企业参与人才培养的积极性,促进了人才培养和就业质量的提高。  相似文献   
58.
Large amounts of data accumulated in ecology and related environmental sciences arouses urgent need to explore useful patterns and information in it. Here we propose coclustering-based methods and a temperatures-photoperiod driven phenological model to explore spatio-temporal differentiation in long-term spring phenology in China. First, we created the first bloom date(FBD) dataset in China from 1979 to 2018 using the extended spring indices and China Meteorological Forcing Dataset. Then we analyzed the dataset using Bregman block average co-clustering algorithm with I-divergence(BBAC_I) and kmeans algorithm. Such analysis delineated the spatially-continuous phenoregions in China for the first time. Results showed three spatial patterns of FBD in China and their temporal dynamics for 40 years(1979–2018). More specifically, overall late spring onsets occur in 1979–1996, in which areas located in Jiangxi, northern Xinjiang and middle Inner Mongolia experienced constant changing spring onsets. Overall increasingly earlier spring onsets occur in 1997–2012, in which areas located in Fujian,Hunan and eastern Heilongjiang experienced the most variable spring onsets. Stable early spring onsets over China occur after 2012. Results also showed 15 temporal patterns of spring phenology over the study period and their spatial delineation in China.More specifically, most areas in China have the same FBD category for 40 years while northern Guizhou, Hunan and southern Hubei have the same category in 1979–1997 and then fluctuate between different categories. Finally, our results have certain directive significance on the design of existing observational sites in Chinese Phenological Network.  相似文献   
59.
1 Jiangsu Provincial Key Laboratory of Geographic Information Science and Technology/Key Laboratory for Land Satellite Remote Sensing Applications of Ministry of Natural Resources, School of Geography and Ocean Science, Nanjing University, Nanjing 210023, China; 2 Collaborative Innovation Center of Novel Software Technology and Industrialization, Nanjing 210023, China; 3 Collaborative Innovation Center of South China Sea Studies, Nanjing 210023, China  相似文献   
60.
一种基于伪随机序列和DCT的遥感影像水印算法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首先,对原始影像进行分块,通过伪随机序列选择要嵌入的影像块;然后,采用量化的方法在每一块的DCT低频系数中嵌入水印信息;最后,通过精度约束,对嵌入水印信息后的遥感影像进行误差控制。由于采用了量化的方法嵌入水印信息,其提取过程不需要原始影像的参与,实现了盲检测。实验结果表明,该算法在满足水印算法鲁棒性的同时,也能达到对遥感影像近乎零修改的目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