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198篇
  免费   760篇
  国内免费   467篇
测绘学   156篇
大气科学   418篇
地球物理   1230篇
地质学   1534篇
海洋学   217篇
天文学   214篇
综合类   408篇
自然地理   248篇
  2024年   7篇
  2023年   42篇
  2022年   100篇
  2021年   121篇
  2020年   75篇
  2019年   91篇
  2018年   125篇
  2017年   93篇
  2016年   95篇
  2015年   105篇
  2014年   123篇
  2013年   141篇
  2012年   122篇
  2011年   179篇
  2010年   121篇
  2009年   140篇
  2008年   93篇
  2007年   133篇
  2006年   98篇
  2005年   112篇
  2004年   377篇
  2003年   266篇
  2002年   285篇
  2001年   203篇
  2000年   120篇
  1999年   180篇
  1998年   166篇
  1997年   161篇
  1996年   116篇
  1995年   77篇
  1994年   66篇
  1993年   71篇
  1992年   36篇
  1991年   35篇
  1990年   29篇
  1989年   21篇
  1988年   21篇
  1987年   20篇
  1986年   20篇
  1985年   13篇
  1984年   6篇
  1983年   3篇
  1982年   5篇
  1981年   2篇
  1980年   1篇
  1979年   1篇
  1976年   2篇
  1973年   2篇
  1958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442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1.
地震调制比及其在华北地震中短期预报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炜  宋先月  谢端  王 《地震研究》2001,24(3):202-207
对调制比预报地震方法进行了改进,并使用改进的地震调制比rm10对华北地区进行空间扫描,结果表明中强地震前1年左右的中短期阶段,未来震中周围的rm10中期异常区出现明显的收缩或消失,一些震例在临震前数月还再次出现rm10异常区。本方法具有较好的中短期预报效果,中还就rm10进行中短期预报的有关问题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912.
通过对太行-五台山区太古宙、元古宙和中生代等不同时代的花岗岩类岩石学和地球化学特征的对比,并将晚太古时期花岗岩类同国内外同时期花岗岩类进行对比,确定了本区晚太古时期花岗岩类岩石组合为英云闪长岩-奥长花岗岩-花岗闪长岩或英云闪长岩-奥长花岗岩-花岗闪长岩-花岗岩,并以奥长花岗岩演化趋势为主,叠加了部分钙碱性演化;而元古宙、中生代花岗岩类岩石组合则主要为花岗闪长岩-花岗岩或花岗岩,以钙碱性演化趋势为特征。可以认为晚太古时期的太行-五台山区正处于陆壳演化的初始阶段和成熟阶段之间的过渡性阶段。  相似文献   
913.
太行山造山带岩浆活动特征及其造山过程反演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下载免费PDF全文
太行山造山带被大多数学者称为构造岩浆带,被认为是中生代环太平洋岩浆弧的组成部分.立足于太行山地区燕山期侵入岩类的研究和对比,以岩浆起源、岩浆演化的最新理论作为基础和主线,采用从宏观→微观→宏观的分析对比手法,对不同时期、不同区段侵入岩类的岩石化学、地球化学特征及其反映的成因信息作了详细对比,从而提出了“太行山型”造山带的概念及其形成模式.认为太行山造山带属于一种新的造山带类型,受控于板缘俯冲作用的远距离效应.造山作用以强烈的岩浆活动为标志,以陆壳的双向增厚为特征  相似文献   
914.
ThefocalmechanismsolutionoftheMs6.5WudingearthquakeinYunnanProvinceofOctober24,1995SHUTIANMA1)(马淑田)WEIZHAO2)(赵薇)1)Institute...  相似文献   
915.
TheinfluencingfactorsandmechanismsoftheelectromagneticradiationduringrockfractureYU-ZHONLIU1)(刘煜洲)YINLIU1)(刘因)YIN-SHENGWANG2...  相似文献   
916.
洞庭湖地区地球化学土壤质量分区及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邓集余 《湖南地质》1997,16(3):193-196
该文根据营养元素的含量,对洞庭湖地区的土壤质量进行了优、劣分区。在优势区可以少施或免施钙镁磷肥,在劣势区应少施有机肥和磷肥,多施氮、钾肥及多元素复合肥。  相似文献   
917.
塔里木盆地是多旋回叠合盆地,主要烃源岩为奥陶系和寒武系,其古生界盆地经历过海西早期、海西晚期和燕山晚期等三期主要构造运动,现今具典型的残余盆地性质。开发了三维油气盆地定量描述和动态模拟软件系统,对塔里木盆地进行了全面研究。三期构造运动所剥蚀的(古生界)排油气损失量之和约占累积排油气量的12%左右。其中以海西早期剥蚀的排油气损失量最大,达263×10~8t;奥陶系排油气损失最严重,其次为寒武系。塔里木盆地的油气资源潜量仍十分巨大,油127×10~8t,气68×10~8t 油当量。含四个石油资源潜量富集区,按强度依次为满加尔蚴陷、唐古巴斯坳陷、阿瓦提坳陷和巴楚隆起;天然气资源潜量富集区三个,依次为满加尔坳陷、唐古巴斯坳陷和阿瓦提坳陷。且末北部有一个从石炭纪以来长期继承性发育的鼻状隆起带,是满加尔坳陷的油气运移指向地区,有可能形成大型复合油气田。  相似文献   
918.
大鼠局灶性脑梗塞的MRI及近红外光谱的动态变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大鼠实验性脑梗塞模型上,应用MRI灰阶定量以及近红外光谱方法探讨脑梗塞早期诊断的可能性。方法:用尼龙丝插入大鼠一侧颈内动脉造成局灶性脑梗塞,再用T2加权的MRI影像进行灰阶定量测定以及HamamatsuNIRO-500型近红外光谱仪观测脑血氧代谢的动态变化过程。结果:在缺血30分钟后,用近红外光谱仪已可测出脑缺血侧的氧合血红蛋白和总血红蛋白量显著降低,还原型血红蛋白增加;在T2加权的MRI影像灰阶定量研究中,缺血20分钟后缺血区已可见灰阶轻度增强,缺血2小时后,缺血区的T2加权灰阶值较对照区增加5.56%,缺血20小时后,灰阶值较对照侧增加37.8%。动物实验结果表明,用近红外光谱检测方法结合MRI的T2加权灰阶定量,有可能对脑梗塞作出较早期的诊断。  相似文献   
919.
论述了周期-频率谱方法在分析数字化地震记录中的应用。结果表明该方法对识别各类振动的性质较为有效,所形成的一整套分析流程适用于各种地震数字记录分析。  相似文献   
920.
邓聪 《热带地理》1997,17(2):179-183
近十余年环珠江口地区5000 ̄6000年前的新石器时代遗址已发掘20多处,其中11个遗址是位于9个岛屿之上。这些考古学资料表明,6000年前左右沿海居民海洋蛋白资源开拓的重要证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