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4篇
  免费   36篇
  国内免费   68篇
测绘学   19篇
大气科学   28篇
地球物理   32篇
地质学   157篇
海洋学   16篇
天文学   3篇
综合类   38篇
自然地理   15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54篇
  2010年   26篇
  2009年   16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14篇
  2006年   26篇
  2005年   32篇
  2004年   52篇
  2003年   24篇
  2002年   17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1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0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17 毫秒
281.
生态环境地质学初探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陶于祥  孙玉华 《江苏地质》1998,22(3):186-191
针对当代地质学拓宽服务领域之要求,指出地质学、生物学、环境学交叉形成新的生长点——生态环境地质学。简述了生态环境地质学提出的科学依据、研究现状,提出了其存在问题和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282.
Variations of δ~(18)O in Precipitation along Vapor Transport Paths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Three sampling cross sections along the south path starting from the Tropics through the vapor passage in the Yunnan-Guizhou Plateau to the middle-low reaches of the Yangtze River, the north path from West China, via North China, to Japan under the westerlies, and the plateau path from South Asia over the Himalayas to the northern Tibetan Plateau, are set up, based on the IAEA (International Atomic Energy Agency)/WMO global survey network and sampling sites on the Tibetan Plateau. The variations, and the relationship with precipitation and temperature, of the δ18 O in precipitation along the three cross sections are analyzed and compared. Along the south path, the seasonal differences of mean δ18O in precipitation are small at the stations located in the Tropics, but increase markedly from Bangkok towards the north, with the δ18O in the rainy season smaller than in,the dry season. The δ18O values in precipitation fluctuate on the whole, which shows that there are different vapor sources. Along the n  相似文献   
283.
廖戎  潘高峰  毛羽 《矿物岩石》2002,22(3):90-92
工业湿法制备超细镍粉过程中,提高镍粉的纯度一直是困扰生产厂家的难题,为此,在研究黑镍除杂和用螯合剂水溶液超声波搅拌洗涤除杂的基础上,讨论温度,pH值,黑镍量,螯合剂,超声波的搅拌洗涤次数等因素对除杂效果的影响。通过实验找出湿法制备高纯度超细镍粉除杂的最佳工艺条件。  相似文献   
284.
The authors investigated lacustrine chemical sediments on terrace-I of Dong Co-a salt lake in the interior of the northern Tibetan Plateau and firstly discovered borax and a complete sedimentary section with five pure mirabilite beds. According to the sedimentary characteristics of rhythmic layering, palaeotemperatures for the formation of the cold-phase mineral-mirabilite-at the profiles and 14C dating, the authors applied the theory and method of comparative salinology in the study of the history of the palaeoclimate and palaeoenvironment of Dong Co in the early and middle Holocene and drew the conclusion that the salt lake had experienced the following climatic evolution: the warm and moist stage (>8470 a BP and possibly to 10500 a BP)→cold and dry stage (8470-8170 a BP)→warm and moist stage (8170-7590 a BP)→stage of repeated climatic oscillations (7590-7400 a BP, alternation of three dry oscillations and three moist oscillations in a generally cold climatic background)→cold and dry stage (7400-6  相似文献   
285.
西藏洞错硼砂芒硝层的发现及其古气候意义   总被引:5,自引:6,他引:5       下载免费PDF全文
通过调查藏北高原腹地盐湖——洞错的Ⅰ级阶地湖相化学沉积,首次发现硼砂及赋存5层纯芒硝层的完整沉积剖面,依据韵律层的沉积特征研究和~(14)C测年,针对剖面中出现的冷相盐类矿物——芒硝,应用比较盐湖学的理论和方法,指出洞错在全新世早、中期经历了潮湿温暖期(>8470 a BP,可能至10500 a BP±)→寒冷干旱期(8470~8170 a BP)→潮湿温暖期(8170~7590 a BP)→气候频繁波动期(7590~7400 a BP,寒冷大背景下三干三湿的气候演替)→寒冷干旱期(7400~6940 a BP)→潮湿温和期(6940~6620 a BP)→寒冷干旱期(6620~6410a BP)→温暖湿润期(6410 a BP以后)的演变序列。  相似文献   
286.
热带西太平洋对风应力的斜压响应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发展了一个线性热带西太平洋两层模式,分别为混合层和温跃层,其密度、温度各不相同.利用这一模式分析了热带西太平洋对纬圈风应力的响应,求出西边界的解,以及解析地求得热带西太平洋温跃层厚度、洋流及海温分布.结果表明,热带西太平洋物理量的变异在El Nino/La Nina事件中起着重要作用,在温跃层中海温变化的振幅明显大于混合层,这从理论上支持了近年来的观测事实.  相似文献   
287.
论核工程选址中的弥散地震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弥散地震评价是核工程选址中地震安全性评价的重要内容之一。文中在分析弥散地震涵义的基础上,论述了弥散地震评价中地震构造区划分的原则和依据、弥散地震确定的方法和技术途径等关键性技术内容  相似文献   
288.
一维波动方程波阻抗反演的同伦方法   总被引:10,自引:3,他引:7       下载免费PDF全文
文中从地震勘探一维波动方程反问题出发,研究了一种反演地层参数的同伦方法,该方法把非线性方程组的求解转化成常微分方程初值问题的数值求解,从而给出一种稳定的计算速度快、抗噪能力强的全局收敛的反演方法.理论模型和实例试算的结果表明了同伦方法是一种有效的反演算法,特别适用于非线性、多极值的地球物理反演问题,在地球物理非线性反演中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289.
1998年夏季地震、地温场演变与洪涝过程分析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下载免费PDF全文
基于地震、土壤温度和降水资料,从地球系统各圈层相互作用的观点分析了1998年夏季长江和嫩江流域特大洪涝灾害的成因,探讨了地球固体圈层热力活动对大气圈异常事件的激发作用. 分析表明深层(3.2m)土壤温度场与同期降水场的分布有很好的一致性,同时降水过程对下垫面脉冲性热扰动有较为敏感的响应. 文中还讨论了土壤热力异常影响大气降水的物理机制.  相似文献   
290.
笔者等对湘西沃溪金锑钨矿床石英脉长度与厚度的分形关系及其厚度的分形分布进行了分析 ,探讨了石英脉分形生长的可能动力学机理。分析结果表明 ,石英脉长度厚度关系的分维值 Dr 在 0 .4 0 70到 1.0 784之间 ,Dr 值与相应石英脉的平均厚度呈明显正相关关系 ,相关系数为 0 .6 6 36。石英脉厚度分布的分维值 DT 在 0 .342 0到1.4 6 6 1之间 ,与相应石英脉平均厚度呈负相关关系 ,相关系数为 - 0 .5 70 6 ,说明厚度分布的分维值 DT 越小 ,脉体连通性越好。研究表明 ,石英脉体生长早期 ,以横向膨胀为主 ,其长度厚度关系分维值 Dr<1.0 ;脉体生长达到一定规模时 ,相邻脉体会通过相互连通而迅速增长 ,总体表现为纵向延长 ,从而导致 Dr>1,Dr随着石英脉的连通生长而增大。模拟结果表明 ,具有稳定的脉体成核率 α和生长速率 β的脉体生长模式将导致脉体厚度的分形分布 ,且厚度分布的分维值 DT 值将随着脉体成核率 α的增大而增大、随着脉体生长速率 β的增大而减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