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25篇
  免费   257篇
  国内免费   470篇
测绘学   70篇
大气科学   396篇
地球物理   341篇
地质学   754篇
海洋学   122篇
天文学   29篇
综合类   168篇
自然地理   172篇
  2024年   8篇
  2023年   19篇
  2022年   75篇
  2021年   65篇
  2020年   79篇
  2019年   84篇
  2018年   89篇
  2017年   104篇
  2016年   98篇
  2015年   83篇
  2014年   89篇
  2013年   74篇
  2012年   76篇
  2011年   86篇
  2010年   74篇
  2009年   75篇
  2008年   60篇
  2007年   67篇
  2006年   59篇
  2005年   69篇
  2004年   51篇
  2003年   45篇
  2002年   46篇
  2001年   28篇
  2000年   39篇
  1999年   82篇
  1998年   59篇
  1997年   45篇
  1996年   38篇
  1995年   30篇
  1994年   33篇
  1993年   27篇
  1992年   21篇
  1991年   12篇
  1990年   14篇
  1989年   11篇
  1988年   15篇
  1987年   7篇
  1986年   6篇
  1985年   3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3篇
  1982年   1篇
  1980年   1篇
  195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5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1.
在贵州青岩剖面的青岩组之上,原被认为是拉丁期的垄头组下部的层段中发现了牙形石动物群,除少量的分枝分子外,都归属于Neogondolella属,可鉴定为4个种,即Neogondolella bifurcata,N.constricta,N.mombergensis和N.navicula.建立了2个牙形石带,自下而上是Neogondolella bifurcata带和N.cinstricta带.牙形石面貌证明这段地层在时代上非常接近但尚未进入拉丁阶,属于安尼期中晚期,进一步的牙形石工作将很有可能在目前发现的牙形石层段的上部寻找到安尼阶和拉丁阶之间的界限,从而为青岩阶顶界的限定提供可靠的牙形石证据.此外,牙形石的发现还初步实现了青岩阶2大主导门类化石--牙形石和菊石在同一剖面的直接对比关系.  相似文献   
12.
南海区重点岸段海岸侵蚀现状成因分析与防治对策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在2003年与2006年对南海区琼州海峡两岸重点岸段(雷州市徐闻县龙塘镇赤坎村岸段、海南省海口市镇海村岸段和新海村岸段)的海岸侵蚀进行了现场监测,测量了侵蚀的长度、宽度和面积。对两年现场测量结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表明:海岸侵蚀长度的平均速度为200m/a,宽度的平均速度为20m/a,面积的平均速度为4000m2/a。应用了地质分析、水动力分析、极端海洋气候影响分析等新的理论和方法重点分析了海岸侵蚀的成因,并提出了一些对策,供相关部门参考。  相似文献   
13.
冰对结构的作用过程是典型的随机过程。本文在冰压力过程为平稳过程的假设下,从渤海海冰对平台桩腿作用的大量实测冰压力数据中,选取了21条冰屈曲破坏时的冰压力时程曲线,对它们进行谱分析后,得到了单点冰屈曲破坏的压力随机过程的谱密度,并确定了谱参数及其跟环境要素的关系,依据文献[1]中冰压力沿圆柱面的空间分布,建立了绕桩腿的冰压力随机场模型,并得到了作用于桩腿的总冰力随机过程及其谱密度。本文的研究成果为平台结构冰激随机振动和疲劳累积损伤分析提供了荷载基础  相似文献   
14.
东南沿海海堤现状调研报告(福建部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这部分是福建省正在建设中的四大海堤现状调研,包括达标设计各项指标及其加高加固的技术经验。同时调研了围海工程堵口海堤的施工过程,并对灌砂防渗措施加以评述。最后介绍了兴化湾的莆田海堤试验站和木兰陂水利工程  相似文献   
15.
In this study, we present seasonal changes (monthly samples from September 2001 to August 2003) in the abundance and composition of dissolved and particulate amino acids, at one station in the lower Mississippi and Pearl Rivers (LA, MS: USA). Spatial changes over a 4-day transmit from river km 390 to river mouth (Head of Passes, LA) in the Mississippi River, and a two-day downstream sampling from Jackson (MS) to Stennis Space Center (MS) were also determined. Temporal data in the lower Mississippi River showed significantly lower concentrations of dissolved combined amino acids (DCAA, 0.8 to 2.2 μM) and dissolved amino acids in high molecular weight fraction (HMW DAA, 0.2–0.4 μM) than in the Pearl River (DCAA, 1.4–4.3 μM; HMW DAA, 0.4–1.4 μM). Dissolved free amino acids (DFAA) were significantly lower than DCAA in both rivers, and displayed minimal seasonal variability. DCAA, HMW DAA, and particulate amino acids (PAA) were generally higher during high-flow periods, which may have suggested dominance in terrestrial sources. Carbon-normalized yield of PAA (%C-PAA) was generally higher during low-flow conditions and positively correlated with chlorophyll-a (chl-a), reflective of in situ sources. Downstream variability in the lower Mississippi River showed stable DCAA concentrations, a decline in PAA (from 1.06 to 0.43 μM), and a gradual increase in mole percent of non-protein amino acids (%NPAA). This likely reflected bacterial degradation of phytoplankton biomass during falling discharge. Nitrogen-normalized yield of PAA (%N-PAA) was inversely correlated with PAA (R = − 0.7, n = 48), indicative of short-term sedimentation and resuspension events. Conversely, downstream decreases in DCAA and middle-reach peaks of PAA and %N-PAA in the Pearl River, likely resulted from photochemical degradation of DOM as well as algal production during base-flow conditions. The comparisons in abundance and composition of DAA and PAA in these different river systems provides important information on in situ nitrogen and carbon cycling as related to riverine inputs of organic matter to coastal ocean.  相似文献   
16.
洞庭湖区土壤实测碳量的分布规律及其对全球变化的响应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研究区域土壤碳库的分布特征对于全球变化研究、土壤肥力和生态系统的功能评价具有重要意义。在缺乏长期实测资料情况下,国内外多以模型、第二次土壤普查资料或较稀的实测数据进行研究。文中利用洞庭湖区生态地球化学调查实测数据,研究影响该区土壤碳分布的因素认为区域土壤碳量处于全国的中、高级水平;地质地貌条件是影响土壤无机碳量分布的最重要因素;土壤类型对土壤碳量有影响;本区水土流失强度对表层土壤总有机碳量影响不大;经济林、竹林的土地利用方式及防治土壤潜育化有利于土壤的碳储存;从TOC等沉积的时空演化规律说明,本区环境变化是对全球环境变化的响应,为区域土地利用、促进土壤碳固定及全球环境变化研究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7.
在对鄂尔多斯盆地目的层段总体资料了解的基础上,对盆地南部4个露头剖面、18口井岩心的砂岩进行了切片分析,根据长石含量变化和其他岩矿特征、测井曲线与岩石组合特征、连井剖面以及露头沉积相分析,明确了山西组-下石盒子组盒8段沉积物在盆地南部的汇水区位置。“汇水区”指搬运南北物源沉积物的流水汇聚区,它大体上是南北物源沉积物分布的分界区、大致呈东西向分布。汇水区南北的长石含量存在明显差异。提出了在汇水区局部又存在南北物源沉积“交互区”的认识,“交互区”指南北物源沉积物抵达汇水区并在局部地段发生交互的地区,它是南北物源沉积物的连通区。交互区位于汇水区并分隔汇水区。在盒8段交互区发现了还原条件下形成的早期成岩矿物——菱铁矿结核。盆地南部山西期一盒8沉积期的沉积古地理受南部和北部物源沉积物的双重影响,连井剖面显示汇水区南北沉积相带具有对称分布的特征,其沉积单元和相带包括:(1)汇水区,含3个交互区;(2)汇水区南缘三角洲相带,含来自南部物源的3个三角洲;(3)汇水区北缘三角洲相带。含来自北部物源的4~5个三角洲;(4)与南、北三角洲相带过渡的河流相带。在上述认识的基础上,绘制了研究区目的层段沉积模式图。  相似文献   
18.
传统的三角高程水准测量由于受地形起伏的限制,外业工作量大,施测精度和工作效率不高。本文采用全站仪对传统的三角高程水准测量方法进行了改进,并论述了全站仪三角高程测量方法的原理和实际作业方法。  相似文献   
19.
北京云蒙山地区花岗岩穹隆及伸展构造的探讨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张建新  曾令森 《地质论评》1997,43(3):232-240
北京云蒙山花岗岩为一中生代侵入的花岗岩穹隆,花岗岩穹隆的叶理普遍发育,叶理轨迹基本平行于穹隆的外部边界,并显示出从核部到边部逐渐增强,东南侧明显强于西北侧的特点。变形构造研究显示,花岗岩穹隆的边部及围岩中普遍存在不同层次及不同运动方向的伸展构造。东南侧以具河防口-水峪伸展型韧性剪切带为特征,剪切运动标志显示为从NW-SE的正剪切运动,有限应变分析估算其剪切位移量在10km以上,剪切带上部被河防口正  相似文献   
20.
地质单位财务管理咨询刍议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宋建新 《中国煤田地质》2006,18(3):75-77,82
地质单位对自身无力解决的重要财务管理问题应该寻求外部咨询机构的有效帮助,针对地质单位财务管理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需要咨询课题,而咨询机构通过对地质单位的财务状况进行调查分析后,提出科学、合理有效的财务管理改善方案和指导实施方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