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543篇
  免费   857篇
  国内免费   1083篇
测绘学   562篇
大气科学   545篇
地球物理   669篇
地质学   1911篇
海洋学   724篇
天文学   27篇
综合类   305篇
自然地理   740篇
  2024年   21篇
  2023年   71篇
  2022年   242篇
  2021年   276篇
  2020年   228篇
  2019年   247篇
  2018年   232篇
  2017年   221篇
  2016年   235篇
  2015年   244篇
  2014年   281篇
  2013年   291篇
  2012年   299篇
  2011年   280篇
  2010年   282篇
  2009年   278篇
  2008年   250篇
  2007年   285篇
  2006年   247篇
  2005年   213篇
  2004年   179篇
  2003年   113篇
  2002年   140篇
  2001年   114篇
  2000年   83篇
  1999年   46篇
  1998年   13篇
  1997年   10篇
  1996年   12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3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5篇
  1985年   4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1篇
  1979年   2篇
  1978年   1篇
  1977年   1篇
  1975年   1篇
  1973年   1篇
  1964年   1篇
  1963年   2篇
  1957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548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96 毫秒
991.
针对复杂地层钻探,基于绳索取心钻进原理,采用不提钻换钻头取心钻进方法,开展地质勘探套管钻进新方法研究,包括套管取心钻具、代替绳索取心钻杆使用的套管,护壁措施、套管钻进工艺等,野外生产试验取得了较好的技术经济效果,并根据存在问题提出了进一步完善的建议。  相似文献   
992.
方沛英 《云南地质》2013,32(2):142-144,132
矿体受岩体、地层、构造三位一体控制,含矿岩石以花岗闪长岩、构造角砾岩、角岩、斑岩为主。矿体脉状透镜状产出,金属矿物浸染状、细网脉状分布于岩石构造裂隙中。为热液—接触交代型铅锌铜矿床。  相似文献   
993.
华夏陆块从早古生代以来,经历了多期推覆与伸展构造的叠加。文中对华夏陆块闽西南仙亭、曲斗等地区/矿区附近及井下所采集的含有机质页岩样品进行实验测试,分析了有机质参数、矿物组成及赋气孔隙参数,将对中国华夏陆块闽西南二叠系页岩的储层特征研究及页岩气勘探前景预测提供理论依据。研究结果表明:(1)采用TOC残余碳分析实验、荧光显微镜及显微镜光度计实验等,认为闽西南二叠系页岩含碳量中等,为0.15%~2.71%;有机质成熟度高,为3.51%~4.33%。(2)储层矿物组成方面,利用X射线衍射实验进行全岩分析,结果显示黏土矿物占38.2%~49.6%,含量较高,主要为伊利石,含少量的绿泥石、蒙皂石;常见非黏土矿物主要为石英,均占45%以上;钾长石和斜长石含量较少,占1%~2.3%。(3)储层孔渗性方面:有效孔隙度为0.3%~11.4%,渗透率为(0.006 5~0.987)×10-3μm2;利用低温液氮吸附实验等对纳米级孔隙进行分析,认为部分小孔(2~50 nm)的孔容、比表面积较大,其次为微孔(小于2 nm)和大孔(大于50 nm)。此外,累计比表面积和累计孔容呈现出较好的正相关性,纳米孔隙累计比表面积、累计孔容与孔径之间的关系表明,闽西南二叠系页岩气主要赋存于微孔和小于10 nm的小孔中。依照页岩储层评价标准,闽西南二叠系海陆交互相页岩在有机质丰富、有机质成熟度、页岩厚度、矿物组成、孔隙结构等方面符合页岩气开发最低标准,具有勘探开发前景。  相似文献   
994.
为精确揭示高精度层序内沉积体系的三维几何形态及沉积演化特征,采用小波能谱分析手段,建立准层序组的三种叠加模式,以小波能谱的准层序叠加样式、振幅谱尺度突变点以及能谱聚类规律划分高频等时层序; 结合地震反演、属性分析等手段,应用地层切片技术,对塔南凹陷南屯组SQ21 时期进行沉积发育史研究。结果表明,研究区发育扇三角洲及水下扇沉积,随着沉积物供给能量的减弱,沉积体系表现为一种沉积规模由老到新逐渐向后( 逆物源方向) 萎缩、沉积物粒度逐渐变细的时空配置关系,到最大湖泛时期湖相全区发育,扇三角洲和水下扇沉积规模萎缩至全区最小,水下扇是扇三角洲前缘砂体二次搬运后再次滑塌而成。  相似文献   
995.
本文对枞阳县陶家巷工区成矿地质特征,物化探特征,地球化学特征,矿化蚀变特征等进行分析,研究显示区内成矿元素Cu、Pb、Zn等含量高于地壳背景值,断裂构造发育,断裂带内铜矿化、硅化等明显。断层发育,NE向断层发育,多以硅化带形式出现。裂隙发育,具不同程度的硅化高岭土化,局部充填有褐铁矿化脉。陶家巷一高庙山低缓异常带、方家湾地存在重磁同高异常。与已知矿化舍铜破碎带重合。结果表明,陶家巷大刨山铜矿深部及外围、城山岩体与围岩接触带、夏家井、方家湾、五印庵一团山小学和高庙山具有较好的找矿潜力。  相似文献   
996.
虽然云计算的应用越来越广泛,但也具有不能支持高移动性、不支持地理位置信息及高时延等亟待解决的问题.为此,雾计算已经出现,并将云计算扩展到网络的边缘,以减少延迟和网络拥塞.首先介绍了雾计算的概念、特点和结构,然后讨论了具有代表性的应用场景以及雾计算的安全问题.另外,还对雾计算相似的原位计算和连续计算进行了介绍.最后,给出了云计算与雾计算的区别与联系,并分析了雾计算未来的发展方向.雾计算扩大了以云计算为特征的网络计算范式,将网络计算从网络的中心扩展到网络的边缘,从而可以更加广泛地运用于更多的应用形态和服务类型.  相似文献   
997.
气温变化对冬小麦生育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利用驻马店市1961年10月—2002年5月冬小麦生长季内平均气温资料以及气温5年滑动平均变化曲线图,采用相关分析法,分析了驻马店市冬小麦生长季内气温变化特征,并利用1981年以后的冬小麦作物观测资料,经过对比分析,揭示了冬小麦生长发育过程中因暖温而产生的一系列变化。  相似文献   
998.
面向空间数据挖掘的MCSs移动和传播影响因素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利用1998年6~8月青藏高原逐时红外遥感云图及青藏高原高分辨率有限区域数值预报值(HLAFS), 运用空间数据挖掘的相关分析技术对青藏高原MCSs的移动和传播与其周围环境场中物理量场之间的关系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它们东移出高原(105(E)与其东侧在400、500hPa上的高度(H)、涡度(VOR)、散度(DIV)、水汽通量散度(IFVQ)、垂直速度(W)、指数(K)等6个物理量的特征值,以及其自身形状密切相关.这对MCSs的移动和传播这一迄今的难题提供了研究思路和方法,同时对预报高原MCSs东移影响长江中下游地区的强降水也很有帮助.  相似文献   
999.
2006年广东汛期大气环流场的低频特征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利用2006年NCEP/NCAR再分析资料和广东省86个测站的逐日降水资料,分析了广东汛期降水的大气环流低频特征.结果表明,华南汛期的降水主要有7~20天和60天左右的周期振荡,广东汛期的明显降水过程主要出现在60天左右低频振荡的正位相中,当7~20天振荡与60天左右的低频振荡正位相同相叠加时,广东降水明显增强.前汛期...  相似文献   
1000.
中国过去3ka冷暖千年周期变化的自然证据及其集成分析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基于集成分析的思想,对不同时间分辨率的自然信息所反映的过去 3ka我国冷暖变化进行综合分析,划分了百年尺度上过去 3ka冷暖变化的阶段,进而发现冷暖变化呈现 1.3~1.35ka的重现周期,每个周期包含相继出现的 4冷暖阶段:持续300~350 a的暖期、550~600 a的冷期、 200~250 a的暖期和200 a左右的冷期。每个冷暖期中发生的相对冷暖事件也服从 1.3~1.35ka周期。在冷暖变化幅度上,300~350 a的暖期较200~250 a的暖期显著,550~600 a的冷期较200 a左右的冷期显著。目前处在长度为200~250 a的暖期中,其特点可以与2.7~2.5kaBP和 1.40~1.15kaBP的暖期相类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