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85篇
  免费   86篇
  国内免费   340篇
测绘学   60篇
大气科学   147篇
地球物理   715篇
地质学   574篇
海洋学   191篇
天文学   67篇
综合类   54篇
自然地理   103篇
  2023年   10篇
  2022年   13篇
  2021年   15篇
  2020年   19篇
  2019年   11篇
  2018年   22篇
  2017年   8篇
  2016年   11篇
  2015年   15篇
  2014年   54篇
  2013年   36篇
  2012年   84篇
  2011年   113篇
  2010年   34篇
  2009年   41篇
  2008年   86篇
  2007年   82篇
  2006年   81篇
  2005年   85篇
  2004年   93篇
  2003年   47篇
  2002年   59篇
  2001年   51篇
  2000年   64篇
  1999年   30篇
  1998年   38篇
  1997年   34篇
  1996年   36篇
  1995年   39篇
  1994年   41篇
  1993年   44篇
  1992年   46篇
  1991年   67篇
  1990年   54篇
  1989年   80篇
  1988年   45篇
  1987年   29篇
  1986年   27篇
  1985年   27篇
  1984年   29篇
  1983年   18篇
  1982年   16篇
  1981年   10篇
  1980年   17篇
  1964年   5篇
  1935年   5篇
  1934年   4篇
  1926年   3篇
  1925年   3篇
  1924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68 毫秒
951.
通过卡尔古利戈尔登迈尔构造控制中型和微型金矿化的构造分析,已经表明了矿物单纯的含金黄铁矿类型(开采量为70%)限于狭窄的强烈变形带内(韧性剪切带)和介于未变形岩石中有关的张性断裂的交叉系统中。事实上所有的韧性剪切带的矿脉构造都分布于戈尔登迈尔粒玄岩中,因为在变形前它需要动力完全均匀。有人提出在几乎直立的区域褶皱事件中,在接近褶轴面方向上形成许多韧性剪切带,伴随与这个方向一致的倾角较缓的同步形成的两组共轭剪切带。动力分析说明,张性交错矿脉,可能与这三组韧性剪切带有空间的几何关系。戈尔登迈尔型矿化是同构造期形成的,在构造期后,原先的构造部位没有矿液沉淀。显微构造分析表明,在韧性剪切带内,在从物质转移占主导的韧性变形期间,韧性剪切带内强烈地改造了与金侵位有关的矿物。特别在微破裂内的破裂封闭系统中,颗粒的边缘和显微穿晶位置有大量的证据说明有助于韧性剪切带内块体的塑性流动。有人提出,在导致增大渗透性的每个破裂封闭循环系统中,建立高流体压梯度及考虑通过狭窄叶理带的流体的集中。这个构造引起的渗入机制使矿液在变形带中渗透,同时也控制了把溶解的矿物组份从高应力带运移到沉淀的场所的应变过程。因此,在剪切带演化的韧性期间产生矿化,虽然中型脉是存在于韧性剪切带内,它们不是金矿侵位事件必不可少的部分,在构造历史中大多数脉形成较晚。微型变形控制了在韧性剪切带中的金侵位,即使在缺少大型和中型的扩张部位,韧性剪切带也是一个很好的勘查靶区。  相似文献   
952.
The data series of monthly clouldiness over global ocean from COADS was compared with that of from satellite Nimbus-7 during April 1979 to March 1985. The correspondence between them is good. Both the two methods of observation can provide useful information of the distribution of cloudiness and the two data sets can be mutually complementary.  相似文献   
953.
很多太古代后生的大型金矿床都与绿岩带中的区域性线构造有着广泛的空间上的联系,尽管详细地看来,它们是位于次级脆—韧性的断层构造中。来源于地球深处的热液在向地壳上部运移的过程中经过了一个复杂的通道,并与不同的岩石和变质溶液发生了一种重新均衡的过程。在角闪岩和绿色片岩带中或在其下面的温度和压力条件有利于次级脆—韧性和脆性构造的形成,这种构造是金矿最易形成的部位,大多数矿都位于这里。区域性韧性构造和较脆的次级构造之间的物理梯度使得热液在局部的范围内不稳定地流入较脆的次级构造之中,在这里较低的温度和具有高的Fe/(Fe+Mg)比值的合适的主岩有利于金矿的沉积。金矿的各种同位素和地球化学特征反映了金矿具有多种来源并与地壳中的岩石不断地发生过再平衡作用。  相似文献   
954.
955.
在犹他州圣胡安郡的蒙特朱玛谷(Montezuma Canyon),赋存于莫里森建造(Morrison Formation)的萨尔特·瓦什(Salt Wash)组中的铀-钒矿床具有带状分布,这种带状分布是由于扩散作用引起金属元素迁移的结果。同心圆带包括褐色非矿化核心、灰绿色矿化层和灰色非矿化外带。褐色带是铁染的多孔砂岩,常含大量的含碳物质。弯曲的矿化层由浸染砂岩的已氧化铀-钒矿物组成,它紧紧地包围着褐色带。灰色带内的岩石是由方解石紧密胶结的浅灰色砂岩,在这个带中常出现褐铁矿斑点。矿床最可能是在晚白垩纪或早三迭纪形成的。在那个时候,含矿砂岩埋藏在深处,并饱含封存水。在褐色带中有机物质的富集表明,在该带内曾经充满着含可溶性有机化合物(例如从有机物质分解出来的醇和醛)的还原溶液。另一方面,在灰色带中可能充满着含铀和钒的氧化溶液。在两种溶液相互接触的地方发生氧化还原作用,从而使低价铀和钒的矿物沉淀下来。矿层呈椭球形状,流动溶液没有任何出入口,这一切都说明,由于扩散作用,溶解的金属经过灰色带而沉淀在还原带的周围。现代风化作用和氧化作用使原来的低价矿物变成高价矿物,而矿石中的金属并没有显著的淋失。  相似文献   
956.
本文叙述了研究以叠氮酸盐作为分光光度测定铀(Ⅵ)的试剂的试验结果。确定了最适宜的测定条件。证实了络合物组成为UO_2N_3~+;其不稳定常数为2.3±0.23×10~(-3)。  相似文献   
957.
X 光影象的量测性能已经评论过了.对最重要的系统误差及其影响作了讨论和评价.检定方法已建立起来,也为检定用的控制场作了描述及图解说明.检定所用的数学模型是共线方程式.由于焦点的有限大小,这种数学模型实质上是用近似法求得的.叙述了实验室方法,其目的是为了将 X 光摄影测量解析法所能达到的精度与坐标仪和改装经纬仪直接量测的数据相比较,得到距离残余误差为±0.4mm,旋角为±0.09度.基于这些结果,一种常规操作方法已用于生物——医学方面.  相似文献   
958.
引起气候变化的可能机制包括:由于太阳变化引起地球轨道变化的摄动效应、火山活动、地壳构造的运动、太阳输出的变化、冰川活动以及海洋反馈。而在一个几百万年这样的时间尺度里,对于气候变化有重要影响的因子则是地球自转周期的增长,但这一因子目前尚未受到普遍的重视。这种增长是很小的(~2.5毫秒/百年),并且正在延续着。现在已经知道地球自转速率对于大气和海洋环流有决定性的作用,因此必然会影响到气候变化。所以研究地球自转速率变化对于古气候演变的影响并检验这种推断是否符合已知事实,是很有意义的。  相似文献   
959.
前言对天气或气候的无意识影响是指人类某些活动对天气或气候产生的影响,而这些活动当初并没有要造成这类影响的目的。这类无意识影响并非是不可预见的,而且也不一定就令人讨厌到欲消除这种影响而去禁止某些人类的活动。对大气科学家来说,他们的任务是论证这些影响是可以预见的,并对它们做出定量描述,弄清楚人类活动究竟会对天气和气候产生怎样的实际的和潜在的影响。要弄清上述问题,基本方法就是对大气过程进行数值模拟。这种方法适用于大气科学的许多方面及其实际应用。我们认为,就目前情况来看,用于大  相似文献   
960.
太古宙耶洛奈夫超群(加拿大斯拉夫构造省)是由沉积岩和火山岩原岩层组成,其不整合复盖在花岗质基底上。这种上地壳岩系不同于许多太古宙绿岩带,因为它含有大量(80—85%)沉积岩。在耶洛奈夫,杰克逊湖组(大约300米)的石屑砂岩和砾岩不整合复盖在卡姆(Kam)组(镁铁-英安质火山岩达6700米)之上。在顶部附近,它们与班汀(Banting)组(达1200米)的长英质火山岩呈断层接触。在东部,杰克逊湖组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