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302篇
  免费   1199篇
  国内免费   1776篇
测绘学   802篇
大气科学   1032篇
地球物理   1059篇
地质学   3205篇
海洋学   863篇
天文学   127篇
综合类   418篇
自然地理   771篇
  2024年   32篇
  2023年   77篇
  2022年   283篇
  2021年   320篇
  2020年   257篇
  2019年   325篇
  2018年   303篇
  2017年   262篇
  2016年   316篇
  2015年   345篇
  2014年   367篇
  2013年   407篇
  2012年   443篇
  2011年   428篇
  2010年   440篇
  2009年   443篇
  2008年   407篇
  2007年   390篇
  2006年   396篇
  2005年   311篇
  2004年   238篇
  2003年   246篇
  2002年   254篇
  2001年   203篇
  2000年   161篇
  1999年   127篇
  1998年   63篇
  1997年   69篇
  1996年   46篇
  1995年   57篇
  1994年   46篇
  1993年   30篇
  1992年   36篇
  1991年   20篇
  1990年   27篇
  1989年   29篇
  1988年   13篇
  1987年   14篇
  1986年   9篇
  1985年   3篇
  1984年   5篇
  1983年   8篇
  1981年   2篇
  1980年   1篇
  1979年   6篇
  1977年   3篇
  1976年   1篇
  1975年   3篇
  1958年   3篇
  195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27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991.
东营凹陷烃源岩排烃的地质地球化学特征   总被引:16,自引:2,他引:14  
陈中红  查明 《地球化学》2005,34(1):79-87
利用地质地球化学信息研究烃源岩的排烃行为是一种重要而有效的手段,东营凹陷较为丰富的地质地球化学信息对研究烃源岩的排烃行为具有重要的意义.东营凹陷烃源岩排烃的地质地球化学特征显示其排烃行为存在较强的非均质性:单层泥岩边缘地区排烃效率高,内部排烃效率相对较低,这种现象在厚层泥岩中(大于 30 m)表现更为明显,其中通常存在一定的相对"滞排区";不同的压实阶段,排烃效率也不相同,快速压实带较缓慢压实带及稳定压实带排烃效率稍高.东营凹陷存在两类超压体系:一类是相对开放性质的,幕式排烃是其重要的排烃方式之一,其排烃效率较常压系统高,排烃效率平均在 50%左右(常压体系排烃效率一般在 40%左右);另一类是相对封闭性的,为良好的超压"封存箱",其排烃效率较常压系统低,排烃效率平均在 20%左右,其地质地球化学行为显示一定的滞排特征,排烃行为不明显.研究结果认为压实不均衡是东营凹陷形成沙三中异常高压的主要原因,生烃作用是其形成沙四上超压的主要机制,而沙三下同时具备压实不均衡及生烃作用的双向增压效应.  相似文献   
992.
陈鸣 《地学前缘》2005,12(1):23-27
橄榄石高压多形林伍德石被认为是地幔过渡带的主要矿物。天然产状林伍德石主要在发生强烈冲击变质的球粒陨石冲击脉体中出现。目前还没有在地球岩石中发现林伍德石的报告。陨石冲击脉体的温度压力历史和矿物组合特征研究表明,林伍德石形成后,高压下淬火是使林伍德石不发生退变作用的重要条件。陨石中有利于林伍德石保存的淬火时间仅为数秒到十多秒。在地球上任何地质事件中,均难以实现在如此短的时问内使位于地幔过渡带的林伍德石被带往地球表层。寻找地球产状的林伍德石,关键是要在岩石和矿物中存在有利于林伍德石保存的条件,特别是当这些岩石和矿物仍处于高温的环境时。  相似文献   
993.
朱明 《地理信息世界》2005,3(1):20-22,27
随着网络和分布式计算技术的发展,网格作为一种新型的IT基础架构在企业得到了越来越多的应用。本文介绍了网格计算的基本架构,并通过一组实际应用的案例说明了如何构建数据网格、计算网格和服务网格。  相似文献   
994.
A self-organizing map (SOM) was used to cluster the water quality data of Xiangxi River in the Three Gorges Reservoir region.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81 sampling sites could be divided into several groups representing different land use types. The forest dominated region had low concentrations of most nutrient variables except COD, whereas the agricultural region had high concentrations of NO3N, TN, Alkalinity, and Hardness. The sites downstream of an urban area were high in NH3N, NO2N, PO4P and TP. Redundancy analysis was used to identify the individual effects of topography and land use on river water quality. The results revealed that the watershed factors accounted for 61.7% variations of water quality in the Xiangxi River. Specifically, topographical characteristics explained 26.0% variations of water quality, land use explained 10.2%, and topography and land use together explained 25.5%. More than 50% of the variation in most water quality variables was explained by watershed characteristics. However, water quality variables which are strongly influenced by urban and industrial point source pollution (NH3N, NO2N, PO4P and TP) were not as well correlated with watershed characteristics.  相似文献   
995.
The Tongbai-East Qinling Mountains,an important part of the Central orogenic belt,is one of the most important metallogenic belts in China and contains lots of orogenic-type and VMS-type (Volcanogenic Massive Sulfide type)metallogenic systems.The Dahe and Shuidongling VMS-type Cu-Zn deposits,located in the Erlangping Group in Tongbai and East Qinling Mountains,respectively, show similar geological and geochemical features.The Huoshenmiao Formation in the East Qinling region and the Liushanyan Formation i...  相似文献   
996.
中国金矿床(Ⅱ):金矿地质勘查新突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文章以大型-超大型金矿床和所谓“新”类型矿床(规模不一定很大)为重点,对冀东北-辽西地区、胶东地区、西南三江地区、西藏地区、滇黔贵和陕甘川金三角区、内蒙古及东北地区、新疆-青海地区和华东-华南地区近年来金矿地质勘查工作的突破性进展进行了评述。  相似文献   
997.
双宝  葛玉琦  刘继贤 《吉林地质》2009,28(2):32-35,47
通过对甲乌拉银铅锌矿床矿物中流体包裹体成分的含量、温度、压力测定,简述了包裹体特征与成矿的关系  相似文献   
998.
茶棚银矿位于河北省北部坝上草原向山区过渡地带,风成砂覆盖严重,示矿标志不明显,地表找矿难度大;地表矿体断续出露,而深部银矿体主要以隐伏矿体的形式赋存于近南北向展布的构造破碎带中,数量明显增多、品位变富、厚度变大;在这种特殊的景观地质特征下,利用激电中梯扫面,可发现厚覆盖状态下构造矿化蚀变带,利用EH4连续导电率测量可厘定矿化蚀变带的规模、产状并可提供隐爆角砾岩体等深部控矿地质信息,利用可控源音频大地电磁测深的中低阻陡变带和中阻带,特别是陡变带中的转折部位(形态呈耳状部位)可具体定位银矿体的赋存空间。  相似文献   
999.
采用分子动力学模拟方法,对舍烷基长链阳离子表面活性剂改性有机蒙脱石的层间域内分子环境及烷基长链排列状况进行模拟研究,并考察改性剂负载量与层间域含水量的改变对烷基链排列方式和活动性以及表面活性剂离子中N,C原子的分布状况的影响.1.0倍阳离子交换容量改性的有机蒙脱石在含少量水的情况下(干态),N,C原子均呈双层分布,表明烷基长链为双层平卧排列.含水量的提高(湿态)会导致烷基链从双层分布向在层闻域内均匀分布转变.2.0倍阳离子交换容量改性的有机蒙脱石在舍少量水的情况下(干态),烷基链呈双层倾斜分布于层间域内,烷基链的头部靠近四面体片层.含水量的提高(湿态)对烷基链在层间域内分布状态影响有限,但会导致烷基链整体向层间域中心平面移动,水分子优先占据靠近四面体片层的位置.  相似文献   
1000.
谭明 《第四纪研究》2009,29(5):851-862
根据最近的研究结果,中国季风区同一洞穴或同一区域的晚全新世石笋氧同位素序列具有较好的重复性,表明中国季风区的石笋氧同位素短尺度(10~100年尺度,后同)变率所具有的信号强于噪音。通过进一步比较分析发现,一些石笋氧同位素记录虽然来自距离上千公里之遥的不同区域,但它们的波动形式在年代际至世纪尺度极其相似,说明它们是一致的大区域信号,但多数石笋氧同位素序列未能校准到本区器测的降水或温度记录上。通过与中国气候学家建立的各类季风指数比较,发现这些具有一致大区信号的中国石笋氧同位素序列与海平面气压差指数或海陆温差指数关系最好。再通过与印度洋-太平洋海域海平面气压差、以及许多海、气环流观测记录对比,发现中国季风区石笋氧同位素序列记录了20世纪后期最强的一次全球海、气环流年代际均值突变,由此初步确认了中国季风区石笋氧同位素短尺度变化的环流意义: 当印度洋海水和中东太平洋海水温度偏低时,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偏北东缩而弱,中国季风区内来自印度洋的水汽份额增大,由于这些水汽的输送路程很远,导致中国季风区的雨水氧同位素及石笋氧同位素较轻; 而当印度洋海水和中东太平洋海水温度偏高时,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偏南西伸而强,中国季风区内来自印度洋的远源水汽份额减少,而来自西太平洋的水汽份额增大,由于后者输送路程较近,导致中国季风区的雨水氧同位素及石笋氧同位素较重。由此命名瑞利分馏原理所决定、反映印度洋/太平洋海、气环流转变且大区域一致的中国季风区石笋氧同位素10~100年尺度变化为“环流效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