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88篇
  免费   279篇
  国内免费   366篇
测绘学   214篇
大气科学   335篇
地球物理   335篇
地质学   769篇
海洋学   186篇
天文学   62篇
综合类   152篇
自然地理   180篇
  2024年   7篇
  2023年   33篇
  2022年   76篇
  2021年   92篇
  2020年   65篇
  2019年   76篇
  2018年   95篇
  2017年   86篇
  2016年   92篇
  2015年   85篇
  2014年   87篇
  2013年   101篇
  2012年   81篇
  2011年   84篇
  2010年   84篇
  2009年   67篇
  2008年   71篇
  2007年   66篇
  2006年   71篇
  2005年   62篇
  2004年   47篇
  2003年   35篇
  2002年   52篇
  2001年   51篇
  2000年   51篇
  1999年   87篇
  1998年   68篇
  1997年   78篇
  1996年   56篇
  1995年   34篇
  1994年   27篇
  1993年   42篇
  1992年   29篇
  1991年   24篇
  1990年   13篇
  1989年   14篇
  1988年   5篇
  1987年   10篇
  1986年   9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5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5篇
  1980年   1篇
  1979年   1篇
  1977年   1篇
  1958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23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121.
一种基于自然数的线性四叉树编码   总被引:7,自引:4,他引:7  
龚健雅 《测绘学报》1992,21(2):90-99
  相似文献   
122.
含水量对冰晶增长影响的风洞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陶树旺  龚乃虎 《气象学报》1992,50(4):442-449
用小型垂直过冷云风洞及其测试系统,使冰晶在自由悬浮的情况下生长。在实验温度为-5℃—15℃、含水量为0.5—2.0g/m~3的范围内,结果表明:在水面饱和条件下,冰晶的形状决定于所处的环境温度,含水量的大小对冰晶的基本形状没有影响,只是当含水量加大时,冰晶上会出现更加明显的碰冻增长的痕迹;冰晶的质量和速度增长的峰值和谷值温度分布与含水量的大小无关;随着含水量的增加,冰晶的质量和下落速度的增长会加快,但没有发现含水量的增加有加快冰晶2a轴增长的明显效果。  相似文献   
123.
槽区岩相古地理是大陆边缘地质中一项有待探索的综合研究领域,也是“八五”期间岩相古地理工作面临的新课题。由于槽区的自身特征决定了我们不能直接将台区岩相古地理工作的理论、实践和编图方法移植到槽区岩相古地理的研究中,因此,必须从槽区沉积地质特征探索其岩相古地理工作的理论与方法。下面是笔者等近年来在新疆北部泥盆纪活动大陆边缘进行槽区岩相古地理工作的点滴体会,意在抛砖引玉。一、槽区岩相古地理特征 1.地层特征时间上的不连续性和空间上的条块分布格局。时间上的不连续性是指槽区地层序列中,如系、统甚至阶内,常发育许多不同类型、不同规模、不同级别的不整合面、沉  相似文献   
124.
本文论述了在宋陵石刻近景摄影测量中的几个技术问题,并进行了精度估算,实际应用证明这种方法是有效的。  相似文献   
125.
刘铁庚  龚国洪  叶霖 《矿物学报》1995,15(3):286-290
锌水绿矾产于陕西省南部红土石黄铁矿矿床氧化带。集合体呈钟乳状或皮壳状,单晶为短柱状和不规则粒状,极易溶于水。颜色为黄绿色或翠绿色。主要化学成分:ZnO16.35%,FeO8.86%,SO328.30%,H2O44.33%。分子式为(Zn,Fe)SO4·7H2O。主要X射线粉晶谱线是:0.4880(100),0.2739(80),0.5439(30),0.3225(30)和0.2476(30)um。它的化学成分和粉晶数据均与水绿矾(FeSO47H2O)或人工合成的锌水绿矾相似。  相似文献   
126.
大别地区不同类型岩石的超高压结晶实验及其岩石学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刘晓春  曲玮 《矿物学报》1995,15(3):305-311
在3.5GPa、1200℃条件下对取自大别地区的不同类型岩石进行了重结晶实验,并采用偏光显微镜、X射线粉晶衍射和电子探针对实验产物的结晶特点、矿物组成及矿物成分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①石榴橄缆岩的岩石成因与共生的榴辉岩相同;②榴辉岩的重结晶经历了从单斜辉石岩、石榴辉石岩到榴辉岩的过程;③超高压片麻岩主要由石榴子石、绿辉石、多硅白云母和柯石英组成,不含斜长石、黑云母和绿帘石等常规矿物;④柯石英和文石  相似文献   
127.
黄土孔隙性分类判别的人工神经网络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蔡煜东  宫家文 《地质科学》1993,28(4):378-382
运用人工神经网络的一典型模型——“反向传播”神经网络,对洛川黄土孔隙性的实测数据进行了分析,建立了洛川黄土孔隙性预测的计算机智能专家系统。结果表明,神经网络方法性能良好,可望成为黄土孔隙性分类、判别的有效辅助手段。  相似文献   
128.
新疆北部泥盆纪火山沉积岩系的作用相类型主要包括:爆发相、溢流相,火山碎屑、钙屑、陆屑风暴岩相,火山喷发海啸岩相,粗粒、中粒、细粒火山碎屑浊积岩相,同沉积、软变形震积岩相和砂质、粉砂泥质等积岩相。文章阐述了它们的特征和识别标志,并以东准噶尔纸房剖面和西准噶尔沙尔布尔提山剖面为例,讨论了作用相和环境相的时空结构及与板块构造的关系。并认为以作用相为主体的相分析是槽区、造山带和活动大陆边缘相分析的特色所在。  相似文献   
129.
研究了甲基膦酸二甲庚酯(P350)减压微色谱柱对Au的萃取性能。减压条件下,2mol/LHCI或浓度<25%的王水介质中的Au被萃取在P350(Φ3mm)微色谱柱上,再用小体积的1%Na_2SO_3定量洗脱。与常规柱相比,减压微色谱柱分离具有柱效高、洗脱体积小、速度快、节省大量试剂等优点。经标准样品验证,方法可用于含Au 0.025~200g/t地质样品的分析。  相似文献   
130.
西秦岭北缘构造带是青藏高原东北缘的主要构造边界之一,北缘断层及其所控制的新生代沉积盆地是青藏高原东北缘新生代盆—山格局演化、高原扩展隆升与变形的地质记录。因此,西秦岭北缘构造带的断裂构造和断裂控制的沉积盆地研究对于理解青藏高原构造系统形成和高原隆升过程都具有重要的科学意义。本文通过对西秦岭北缘新生代盆地的南部边界断层F1断层结构分带、断层岩类型、几何学—运动学特征分析,获得如下认识:1)F1断层总体走向为290°~300°,倾向北北东,倾角60°~80°,发育近百米宽的由韧性、韧脆性和脆性断层岩等组成的结构复杂的断层带;2)构造分析揭示了F1断层至少经历了 3期构造变形事件,第一期为韧性—韧脆性伸展正断层作用,第二期为脆性高角度挤压逆冲断层作用,第三期为近直立的脆性斜向左旋走滑作用;3)该断层近百米宽的断层带内形成于不同构造层次的韧性、韧脆性、脆性等变形现象叠加交织出现在现今地壳浅表层次,说明该断层带经历了从早期较深层次韧性变形域逐渐抬升而进入晚期较浅层次的脆韧性变形域到现今的脆性变形域的韧—脆性变形机制转换;4)根据F1断层对西秦岭北缘渐新统—中新统漳县含盐红层盆地的空间构造配置、控制和改造以及新生代区域构造变形演化历史分析,认为第一期韧性—韧脆性伸展正断层作用与渐新世—中新世断陷盆地形成相匹配,活动时代为晚渐新世—晚中新世;第二期脆性高角度挤压逆冲作用与渐新世—中新世地层翘起、褶皱和底部抬升剥蚀及上新世磨拉石盆地充填相对应,活动时代应该始于中新世末期或上新世早期,持续至第四纪早期;第三期斜向左旋走滑则与西秦岭北缘断层带第四纪以来广泛发育的左旋走滑作用相对应。综上所述,西秦岭北缘新生代漳县盆地南部边界断层F1,虽然仅是北缘构造带中一条断层,但作为构造敏感带,其多期变形历史应该代表了青藏高原东北缘新生代以来的构造变形演化及构造体制转换过程。如果这一新生代沉积盆地边界断层F1在渐新世—中新世一直处于伸展正断作用,那么西秦岭北缘在这个阶段应该处于地壳伸展拉张状态,渐新世—中新世漳县盆地只能是伸展断陷盆地而不可能是挤压挠曲前陆盆地或压陷盆地。因此,我们认为印度—欧亚板块碰撞汇聚产生的构造挤压缩短和地壳隆升效应在中新世尚未波及到西秦岭北缘区域。F1断层在中新世末—上新世初的构造反转挤压冲断和上新世具有再生前陆磨拉石堆积出现才标志着西秦岭北缘卷入青藏高原挤压构造动力学系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