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0篇
  免费   17篇
  国内免费   26篇
测绘学   7篇
大气科学   29篇
地球物理   48篇
地质学   78篇
海洋学   10篇
天文学   6篇
综合类   5篇
自然地理   10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8篇
  2021年   15篇
  2020年   8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14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12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11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10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7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1篇
  1989年   2篇
  1986年   1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11.
The signal-to-noise ratio (SNR) of seismic reflection data in many areas is rather poor and conventional two-dimensional filters designed to suppress noise with different moveout from the signal tend to generate artifacts. We have extended a method of multichannel filtering, based on the hypothesis that signals on adjacent channels are similar, for enhancing the SNR on stacked sections. Using only the mid-range frequencies where the SNR is highest, the event trend is found for overlapping windows on the section and the average signal vector is calculated. Then the data from the full bandwidth section are projected onto the spatially varying unit similarity vectors and the results are merged for the overlapping windows. Application of the method to synthetic data containing steeply dipping events and to a stacked section for a marine 2D line has produced good results. The modifications we have introduced carry a small overhead in computing time but they should enable the method to be used effectively even on sections containing steep dips.  相似文献   
112.
邢台石膏矿矿震孕育过程及警示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2005年11月6日河北邢台县石膏矿发生了矿难,本文使用首都圈台网记录的从当日09时小矿震初始活动到19时36分矿难发生的所有矿震波形数据,根据对矿震活动序列分析,对不同时段矿井顶板受到的张力及剪切力作用进行了研究,论述这一次矿难的孕育过程和发生机理,分析这一次矿震造成重大人员伤亡原因,诠释矿山(井)安全监测预警系统和安全意识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113.
很多地区地震资料的信噪比较低,而用于压制与信号具有不同方向的随机噪声的常规二维滤波方法常常产生假信息。基于相邻信号具有相干性这一假设,本文提出了一种叠后衰减随机噪声的多道滤波方法。该方法利用信噪比最高的中频段信息(含有主频的这一频率区间)分时窗计算信号单位矢量,并将该时窗内全频段数据向信号单位矢量方向投影,对各时窗(包括时间方向和空间方向)重叠部分按比例进行加权。我们利用这种方法对含有陡倾角的合成地震数据和海上二维实际地震资料进行了处理,处理效果很好。这种方法较为费时,但不受倾角限制,应用范围广。  相似文献   
114.
王辉  张福强  张德高  周立坚  赵冠华  廖家隆  闫小敏  徐惠恒  侯万武  张金剑 《地质论评》2023,69(1):2023010009-2023010009
锂作为国家战略性关键紧缺矿产资源,随着现代科技的不断进步,需求量会不断增加。寻找更多的锂矿资源,降低进口依赖度,保障国家资源安全,已是迫在眉睫。黏土型锂矿床作为锂矿的重要类型之一,因分布面积广,资源潜力巨大,越来越受到关注,或可成为锂矿资源的重要补充,既是今后矿产资源勘查的重要方向之一,也是破解锂矿资源紧缺局面的重要途径。黏土型锂矿床已取得不少进展,但也存在一些问题,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对黏土型锂矿床勘查与开发。通过文献查阅、政府和企业官网的情报收集,结合自身锂矿勘查实践,发现影响和制约黏土型锂矿床勘查与开发的主要问题有五个:一是对黏土型锂矿床资源潜力认识不充分,前景不看好,未给予足够重视;二是缺乏指导勘查工作的规范性依据;三是矿产资源管理与矿业权管理中的不利因素导致勘查力度不足;四是勘查研究过程对于矿石选冶加工技术性能重视程度不够,工艺流程尚不成熟。特别是经济合理、环境友好型的分离提取技术和工艺流程尚在探索阶段;五是可供勘查评价与找矿预测的超常富集成因机制与找矿模型的基础研究尚不深入。针对以上5个问题,提出5个方面的思考与建议,以期加快黏土型锂矿床的勘查开发步伐,可望缓解锂矿资源紧缺和供需矛盾紧张现状。① 呼吁地勘行业重视黏土型锂矿床,将黏土型锂矿床按独立的新矿种类型对待。在充分利用煤、铝等勘查老资料进行二次开发的基础上,对异常区进行验证性调查,圈定可供勘查的找矿有利区段或找矿靶区,为黏土型锂矿勘查部署提供依据;② 通过选择有代表性的区块开展勘查开发试验研究和工程示范,尽快研究出台黏土型锂矿床勘查规范,为今后规范黏土型锂矿勘查工作提供作业依据;③ 从矿权现行管理制度出发,按照“公益先行,基金衔接,商业跟进,整装勘查,快速突破”二十字方针,一方面建议国家和地方政府设置专门的地勘基金,加大地勘基金财政投入,形成一批可供进一步勘查的矿产地,一方面建议矿产资源管理部门释放更多的勘查空间,引入更多社会资本,充分调动勘查市场的活力,为国家提供强有力的资源保障;④ 建议加大锂元素不同赋存状态及其不同占比情形下的分离提取试验投入,尽快形成技术可靠、经济合理、环境友好的工艺流程;⑤ 在梳理并聚焦制约勘查评价、开发利用及找矿预测工作的相关科技问题,通过科技攻关,为锂矿勘查开发提供强有力的科技支撑。通过上述主要瓶颈问题的有效解决,以期实现锂矿资源的重大找矿突破,形成一批可供工业规模开发的黏土型锂矿资源基地,继而从根本上解决锂矿资源紧缺现状和高度依赖进口的局面。  相似文献   
115.
锂作为国家战略性关键紧缺矿产资源,随着现代科技的不断进步,需求量会不断增加。寻找更多的锂矿资源,降低进口依赖度,保障国家资源安全,已是迫在眉睫。黏土型锂矿床作为锂矿的重要类型之一,因分布面积广,资源潜力巨大,越来越受到关注,或可成为锂矿资源的重要补充,既是今后矿产资源勘查的重要方向之一,也是破解锂矿资源紧缺局面的重要途径。黏土型锂矿床已取得不少进展,但也存在一些问题,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对黏土型锂矿床勘查与开发。通过文献查阅、政府和企业官网的情报收集,结合自身锂矿勘查实践,发现影响和制约黏土型锂矿床勘查与开发的主要问题有5个:(1)对黏土型锂矿床资源潜力认识不充分,前景不看好,未给予足够重视;(2)缺乏指导勘查工作的规范性依据;(3)矿产资源管理与矿业权管理中的不利因素导致勘查力度不足;(4)勘查研究过程对于矿石选冶加工技术性能重视程度不够,工艺流程尚不成熟。特别是经济合理、环境友好型的分离提取技术和工艺流程尚在探索阶段;(5)可供勘查评价与找矿预测的超常富集成因机制与找矿模型的基础研究尚不深入。针对以上5个问题,提出5个方面的思考与建议,以期加快黏土型锂矿床的勘查开发步伐,可望缓解锂矿资...  相似文献   
116.
Trace metals (e.g. Ni, Zn) leached from industrial and agricultural processes are often simultaneously present in contaminated soils and sediments. Their mobility, bioavailability, and ecotoxicity are affected by sorption and cosorption at mineral/solution interfaces. Cosorption of trace metals has been investigated at the macroscopic level, but there is not a clear understanding of the molecular-scale cosorption processes due to lack of spectroscopic information. In this study, Ni and Zn cosorption to aluminum oxides (γ-Al2O3) in binary-sorbate systems were compared to their sorption in single-sorbate systems as a function of pH using both macroscopic batch experiments and synchrotron-based X-ray absorption fine structure spectroscopy. At pH 6.0, Ni and Zn were sorbed as inner-sphere surface complexes and competed for the limited number of reactive sites on γ-Al2O3. In binary-sorbate systems, Ni had no effect on Zn sorption, owning to its lower affinity for the metal oxide surface. In contrast, Zn had a higher affinity for the metal oxide surface and reduced Ni sorption. At pH 7.5, Ni and Zn were sorbed as mixed-metal surface precipitates, including Ni–Al layered double hydroxides (LDHs), Zn–Al LDHs, and likely Ni–Zn–Al layered triple/ternary hydroxides. Additionally, at pH 7.5, Ni and Zn do not exhibit competitive sorption effects in the binary system. Taken together, these results indicated that pH critically influenced the reaction products, and provides a crucial scientific basis to understand the potential mobility, bioavailability, and ecotoxicity of Ni and Zn in natural and contaminated geochemical environments.
  相似文献   
117.
Gou  Lingyun  Zhang  Chao  Hu  Shaojie  Chen  Renpeng  Dong  Yi 《Acta Geotechnica》2023,18(2):739-755
Acta Geotechnica - Drying induced consolidation is ubiquitous in nature, yet no theoretical model is available to delineate this phenomenon. Fundamentally, this phenomenon is a multi-physical...  相似文献   
118.
塔里木盆地不整合油气藏特征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塔时木盆地是我国最大内陆盆地,在地史上经历了多次构造运动的改造,形成了多期不整合面,这些不整合面对油气的运移和聚集作用十分显著,有众多与不整合有关的油气藏的形成和分布,显示了巨大的油气勘探前景。  相似文献   
119.
一年生草本植物是荒漠绿洲过渡带人工固沙植物群落草本层的优势植物类群,由于风沙活动剧烈,风蚀和沙埋成为一年生草本植物生存的关键选择动力因素。以河西走廊荒漠绿洲过渡带典型一年生草本植物狗尾草(Setaria viridis)、虎尾草(Chloris virgata)、白茎盐生草(Halogeton arachnoideus)和雾冰藜(Bassia dasyphylla)为研究对象,通过0(对照)、1、2、3、5、10、15 cm深度沙埋试验,探寻沙埋对一年生草本植物的影响。结果表明:(1)4种一年生草本植物在0—1 cm埋深出苗率最高,狗尾草最大出苗深度为10 cm,虎尾草和雾冰藜为5 cm,白茎盐生草为3 cm;(2)不同沙埋深度下,4种一年生草本植物的生长(株高和总生物量)和繁殖(种子数量和百粒重)高值区位于2—3 cm埋深,3 cm往下虎尾草和雾冰藜存活率显著下降,而狗尾草仍保持较高存活率;(3)不同沙埋深度下,4种一年生草本植物的渗透调节物质(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和游离脯氨酸)含量在2—3 cm埋深达到最高,丙二醛(MDA)含量高值主要位于3—5 cm埋深,叶绿素含量在1—2 cm埋深最高,2 cm往下开始降低;(4)一年生草本植物的生长存活与游离脯氨酸和叶绿素含量呈极显著相关关系,表明二者对保持植物叶片水分平衡和保证光合作用、维持植物正常生长起着更关键的作用。研究可为荒漠绿洲过渡带一年生草本植物恢复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