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7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11篇
测绘学   5篇
大气科学   1篇
地球物理   12篇
地质学   26篇
海洋学   6篇
自然地理   3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2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3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1999年   2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800 毫秒
41.
煤岩变形破坏电磁辐射记忆效应实验研究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下载免费PDF全文
实验研究了原煤、型煤单轴压缩电磁辐射记忆效应特征、记忆内容及变化规律,探讨并分析了煤岩电磁辐射记忆效应机理.结果表明,煤岩变形破坏电磁辐射具有记忆先期最大应力、纵向应变、横向应变和体应变的能力,最直接的记忆内容是先期受到的应力、纵向应变和横向应变;当先期施加的应力水平大于70%~80%时,电磁辐射记忆能力迅速减弱,甚至根本失去记忆能力;煤岩损伤破坏过程的不可逆决定了电磁辐射过程的不可逆,电磁辐射过程的不可逆是煤岩变形破坏电磁辐射记忆效应的直接原因.煤岩电磁辐射记忆效应理论在地应力测试、巷道围岩不同应力区范围的确定及煤岩动力灾害预测等方面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42.
张社荣  严磊  王超  孙博  撒文奇 《岩土力学》2012,33(2):597-603
依托溶蚀地基上建坝的典型工程问题,在研究坝基溶蚀空间展布特征的基础上,建立溶蚀带力学参数随机场模型,采用随机有限元方法研究坝体工作性态的统计特性,评价了溶蚀坝基建坝适应性。采用溶蚀带力学参数随机场模型,等效模拟了空间内溶蚀体的无序分布系统,排除地质统计中线溶蚀率的人为假定,避免了以往确定性分析模型中溶蚀体缺失现象。研究方法和成果亦可以为其他相似复杂地基工程的数值分析提供新的思路和参考。  相似文献   
43.
分析了采用"延时法"标定水位带来的不便和产生的误差,总结了新的标定方法—"探头升降法"标定仪器的原理和操作方法,经过几个台站的反复实验,效果很好,精度达99%,有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44.
最短路径问题作为GIS分析中的一个主要内容而被广泛深入地进行研究。本文在设计一种网络数据结构的基础上, 通过一种基于节点与弧段标号的最短优先路径搜索策略, 设计并实现了一种结构简单、便于理解并且高效的最短路径求解算法。  相似文献   
45.
Geotechnical boundary value problems involving large deformations are often difficult to solve using the classical finite element method. Large mesh distortions and contact problems can occur due to the large deformations such that a convergent solution cannot be achieved. Since Abaqus, Version 6.8, a new Coupled Eulerian–Lagrangian (CEL) approach has been developed to overcome the difficulties with regard to finite element method and large deformation analyses. This new method is investigated regarding its capabilities. First, a benchmark test, a strip footing problem is investigated and compared to analytical solutions and results of comparable finite element analyses. This benchmark test shows that CEL is well suited to deal with problems which cannot be fully solved using FEM. In further applications the CEL approach is applied to more complex geotechnical boundary value problems. First, the installation of a pile into subsoil is simulated. The pile is jacked into the ground and the results received from these analyses are compared to results of classical finite element simulations. A second case study is the simulation of a ship running aground at an embankment. The results of the CEL simulation are compared to in situ measurement data. Finally, the capabilities of the new CEL approach are evaluated regarding its robustness and efficiency.  相似文献   
46.
琼北火山岩激光40Ar/39Ar定年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洒骁  季建清  周晶 《岩石学报》2013,29(8):2789-2795
新生代以来,雷琼地区多次、大量地喷发了一系列火山岩。前人主要基于K-Ar法对此划分了期次。本文采用激光40Ar/39Ar年代学方法,对琼北火山岩区进行了精细定年研究。低本底激光40Ar/39Ar法能够对低钾含量,极少量样品(毫克级)进行精细测定,非常适合极年轻火山岩的定年工作。结果显示的火山岩激光40Ar/39Ar法高质量数据表明琼北火山喷发活动时限跨越1.3~0.052Ma。在比较了表观年龄与等时线年龄差异之后,本文给出了年龄推荐值。正如测试数据所显示,本地区新生代火山岩普遍存在40Ar和36Ar过剩的问题,此时只有等时线年龄才代表喷发的真实年龄。  相似文献   
47.
丹凤地区是我国伟晶岩型铀矿床的重要产区,光石沟铀矿床是该区最大的铀矿床之一,大毛沟岩株与光石沟铀矿床有密切的空间关系与成因联系。本文采用锆石LA-ICP-MS定年方法测定了大毛沟岩株的U-Pb同位素年龄,获得了代表大毛沟岩株形成年龄的锆石谐和曲线加权平均值年龄为418.3±8.8 Ma,与光石沟铀矿床的成矿年龄相当,说明光石沟铀矿床的成矿作用在时间上与该岩株的形成时间相当。同时,残留锆石中1980.5±19.47 Ma年龄的发现,说明大毛沟岩株白岗质花岗岩的物源可能与中下地壳秦岭群有关;E颗粒内核465Ma的年龄则可能代表灰池子岩体片麻状二长花岗岩的形成年龄,表明大毛沟岩株与灰池子岩体的形成年龄之间存在约30 Ma的时差。  相似文献   
48.
不同的热岛类型划分方法会得出不同的热环境信息,主流的热岛划分方法主要包括等距法和中误差法两种。本文以咸阳市和兴平市热红外数据为数据源,在采用单窗算法获取研究区热环境信息的基础上,分别采用两种热岛类型划分方法获得了研究区域的热环境信息。研究结果表明:①两种不同划分方法均能有效反映研究样区存在较为明显的城市热岛效应;②等距方法获取的热空间格局中的强热岛区呈点状和小斑块状分布于城镇内部,而中误差方法获取的热空间格局中的强热岛区呈片状分布于城镇内部;③基于等距的划分体系适合于大中城镇构建热环境指标与评价体系;而基于中误差的划分体系更适合于市、县、镇、乡四级热环境指标及其评价体系的构建。  相似文献   
49.
南海湖沉积物中Hg的形态分布特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包头市南海湖为研究对象,采用连续化学提取法,系统开展了沉积物中Hg的形态分布研究。结果表明,表层沉积物中Hg含量的水平分布总体呈现湖心区低,西南和东北部湖区高的趋势。腐殖酸结合态为表层沉积物中Hg的主导形态,次为交换态和水溶态。表层沉积物中生物有效态Hg的含量甚高,占总汞的76%~94%,对整个生态系统具有潜在危害性。沉积柱芯中总Hg表现为表层富集并随深度增加而降低的变化趋势。B、F站位柱状沉积物中腐殖酸结合态Hg随深度有规律的递减,H站位20 cm以上Hg的主导形态为腐殖酸结合态,残渣态次之;20~30 cm的主导形态则为残渣态及可交换态。  相似文献   
50.
实验证明水平摆工作室加入吸湿剂后观测曲线发生较大漂移。根据水平摆工作原理及岩石含水量变化使其表面发生的变化,揭示岩石含水量变化对仪器漂移的影响。通常岩石中的水以两种方式赋存,结合水和自由水。它们对岩石力学性质的影响主要体现在:连结作用、润滑作用、水楔作用、孔隙压力作用、溶蚀及潜蚀作用等。空隙中液体的压力对岩石的力学性质有很大影响,因而导致岩石变形。由于水对岩石中的作用力产生的重要影响,而当力达到一定程度必将引起岩石的变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