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832篇
  免费   2113篇
  国内免费   2725篇
测绘学   774篇
大气科学   2428篇
地球物理   2909篇
地质学   5380篇
海洋学   1479篇
天文学   486篇
综合类   1102篇
自然地理   1112篇
  2024年   42篇
  2023年   186篇
  2022年   459篇
  2021年   552篇
  2020年   455篇
  2019年   509篇
  2018年   572篇
  2017年   512篇
  2016年   623篇
  2015年   485篇
  2014年   657篇
  2013年   624篇
  2012年   550篇
  2011年   603篇
  2010年   612篇
  2009年   621篇
  2008年   551篇
  2007年   529篇
  2006年   431篇
  2005年   432篇
  2004年   302篇
  2003年   316篇
  2002年   339篇
  2001年   359篇
  2000年   363篇
  1999年   525篇
  1998年   461篇
  1997年   432篇
  1996年   426篇
  1995年   326篇
  1994年   327篇
  1993年   285篇
  1992年   251篇
  1991年   201篇
  1990年   157篇
  1989年   135篇
  1988年   120篇
  1987年   56篇
  1986年   67篇
  1985年   41篇
  1984年   36篇
  1983年   19篇
  1982年   38篇
  1981年   13篇
  1980年   18篇
  1979年   12篇
  1978年   7篇
  1977年   6篇
  1962年   5篇
  1958年   1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91.
NTRIP是一种播发实时差分定位改正信息的IP协议。本文讨论了NTRIP的组成、工作原理,并给出一个应用实例。  相似文献   
192.
龙固井田为全隐蔽的华北型煤田,位于巨野煤田中部,其首采扩大区主采煤层为3号煤层。考虑3煤层顶板稳定性主要受其顶板的构造信息和岩性信息影响,因此首先依据三维地震勘探综合解释成果及波阻抗反演解释成果对二者进行定量化,然后对波阻抗数据进行归一化处理,使得波阻抗数据和量化后的构造数据具有相同的变化范围及等量贡献。在此距离范围内构造和岩性的权值各为0.5,依此生成综合因素煤层顶板稳定性隶属度。分析3煤层顶板以上10m、20m处的综合因素煤层顶板稳定性隶属度图可以发现,该区3煤层顶板稳定性比较好。且其稳定性主要是受构造因素控制,岩性因素相对影响较小。  相似文献   
193.
震灾保险研究融会着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的紧密结合和相互渗透,基于这一认识,本文联系震灾保险的社会属性,分析并指出这一险种的非强制性质;保护应用的权益与责任;对社会不规范投保行为的制约;正确理解“与国际惯例接轨”、地震系统的协作模式、政府部门的政策导向等等带有根本性的问题,以启示人们把握研究的大方向,从而加快我国该项研究的实用化进程。  相似文献   
194.
皖南变质岩中的疑源类、孢粉化石组合及其地质意义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陈冠宝  陶正  石永红  徐树桐 《地质学报》1996,70(4):374-382,T002
皖南变质岩区地层原被认为属江南古陆的一部分,时代定为中、晚元古代。本文根据其中所含的Asperatopsophosphaera?sp.,Trachysphaeridium sp.,Nucellosphaeridium sp.,Lophosphaeridium sp.,Leiosphaeridia sp.,Baltisphaeridium spp.,Micrhystridium spp.和scolecodonts等疑源类和其它微体化石及笔者等以前发现的Lingulacea总面貌反映的时代,判断其中部分变质地层的时代应为晚元古代—早古生代和早古生代。同时还根据Crassispora sp.,Kraeuselisporites sp.和Lueckisporites ef.virkkiae Potonie & Klaus,Triquitritessp.等孢粉化石组合面貌反映的时代,推断其中尚有一部分为晚古生代地层。因此认为本区是一个从晚元古代—早古生代开始到中生代结束的碰撞型造山带,而不是一个古陆。  相似文献   
195.
许吉发 《吉林地质》1996,15(1):86-88
油管传佃式射孔是近几年来射孔新技术,应用于石油、天燃气勘探、开发井中。的使用,大大提高了油气井的射孔效率,增加油气产量,降低了作业成本,从而能获得较好的经济效益,解决了正压射孔存在的不足,是一项新的负压射孔方式。通过几年来在松辽地区的应用,效果很佳。大部分的高产油气流都是采用这种射孔方法进行的。  相似文献   
196.
Let there be given a twodimensional symmetric rank two tensor of random type (examples:strain, stress) which is either directly observed or indirectly estimated from observations by an adjustment procedure. Under the assumption of normalityof tensor components we compute the joint probability density functionas well as the marginal probability density functionsof its eigenspectra (eigenvalues) and eigendirections (orientation parameters). Due to the nonlinearity of the relation between eigenspectra-eigendirections and the random tensor components, via the inverse nonlinear error propagationbiases and aliases of their first and centralized second moments (mean value, variance-covariance) are expressed in terms of Jacobianand Hessianmatrices. The joint probability density function and the first and second moments thus form the fundamental of hypothesis testing and qualify control of eigenspectra (eigenvalues, principal components) and eigendirections (orientation parameters, eigenvectors, principial direction) of a twodimensional, symmetric rank two random tensor.  相似文献   
197.
本文概要介绍了我国21世纪发展白皮-《中国21世纪议程》;全面列举了国际社会对西北地区第一批优先项目支持的承诺,勾勒了西北地区“可持续发展之路”的轮廓。  相似文献   
198.
本文根据层序地层学的基本原理,立足东部箕状断陷盆地的特点,以冀中拗陷和二连盆地为重点研究对象,提炼出陆相断陷盆地层序地层学模式,在缓坡带,以风暴浪基面作为“陆架边角”的参照物,层序地层特征相似于海相被动大陆边缘背景;在陡坡带则截然不同,并以湖面与边界断裂的交点取代“陆架边角”,各体系域所含沉积体系与海相模式不尽相同,在盆地形成初期的层序,低水位体系域发育,湖泊消亡以后,主要发育高水位体系域。此外,本文还探索了层序地层与油气赋存的关系,指出富砂的“盆底扇”是今后勘探开发的重要方向。  相似文献   
199.
近年来,作者发展了七种以上重要找矿指示元素的野外快速分析法,此乃其一。文中提出一种新的金样冷浸技术,引进了新的光导光度检测方法,样品经溴化钠—硫酸—过氧化氢冷浸,用经丙酮—MIBK处理的泡沫塑料富集金,经混合解脱剂解脱并直接取解脱液用改进的微珠析出法或用光导光度法测定。取10g样品,可测定0.0005-50g/t范围内的金。方法简便、快速,可在普查分队驻地进行,每一工作日可测定80多个样品,由于废弃了王水分解样品和泡沫塑料的灰化,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200.
付伟  赵芹  罗鹏  李佩强  陆济璞  周辉  易泽邦  许成 《地质学报》2022,96(11):3901-3923
传统认为中国南方的离子吸附型稀土矿床可划分为以“足洞式”为代表的重稀土型和以“河岭式”(或“花山式”)为代表的轻稀土型两种矿化类型。然而,近年来发现的许多矿床(如清溪、寨背和馒头山等)的赋矿风化壳中出现了轻稀土矿与重稀土矿并存现象,表现出特殊的“上轻下重”双层矿体结构。这指示了除重稀土型和轻稀土型之外,还存在着轻重稀土共生型的过渡类型。本研究通过对三种不同成矿类型的若干典型矿床系统对比,指出成矿类型的多样性与母岩性质密切相关,尤其是母岩的稀土元素地球化学和稀土载体矿物属性是制约成矿类型变化的关键因素。统计数据表明,从重稀土型→轻重稀土共生型→轻稀土型,成矿母岩的全岩稀土总量变化不大(ΣREY: 200×10-6~450×10-6→200×10-6~500×10-6→200×10-6~800×10-6),但轻重稀土配分值出现较显著的区间性差异(ΣLREE/ΣHREY: 02~1→1~5→2~10)。与之同时,母岩中能为离子相稀土提供物源且具有重稀土配分属性的稀土副矿物类型和数量明显减少,这与全岩稀土元素地球化学特征中重稀土分量占比的降低趋势也互相匹配。该结果指示,以往认为重稀土配分母岩形成重稀土矿床、轻稀土配分母岩形成轻稀土矿床的传统观点需要外延,即一部分具有低度轻稀土配分属性(1<ΣLREE/ΣHREY<5)且含有丰富易风化稀土副矿物的母岩还可能形成轻重稀土共生型矿床,该认识可为今后离子吸附型稀土矿床勘查工作提供新的找矿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