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4篇
  免费   40篇
  国内免费   41篇
测绘学   33篇
大气科学   22篇
地球物理   45篇
地质学   89篇
海洋学   30篇
天文学   5篇
综合类   22篇
自然地理   39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3篇
  2022年   15篇
  2021年   15篇
  2020年   14篇
  2019年   15篇
  2018年   12篇
  2017年   11篇
  2016年   26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17篇
  2013年   15篇
  2012年   11篇
  2011年   10篇
  2010年   15篇
  2009年   16篇
  2008年   11篇
  2007年   14篇
  2006年   10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1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8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78 毫秒
41.
深部高承压水地层裂隙岩体冻结温度场实测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李栋伟  周艳  靳鹏伟  李阳  张瀚 《冰川冻土》2016,38(1):140-144
通过深部高承压水地层冻结法凿井现场实测,获得矿井裂隙岩体各个层位测温孔的温度和盐水去回路干管温度变化规律.结果表明:测温孔实测温度在冻结初期呈线性下降规律;当温度继续降低到岩石的结冰温度以后,降温速率逐步增加;当冻结帷幕达到设计温度时,实测温度变化趋于平缓;外圈管外侧测温孔降温速率最慢,两圈管之间位置的测温孔降温速率最快;位于不同位置不同层位的测温孔降温速率不一致,其中位于92m深度的卵石层(C1#测温孔)降温速率为0.54℃·d-1,位于209m深度的砂质泥岩(C3#测温孔)降温速率为0.9℃·d-1;根据实测温度可以预测地层形成冻结帷幕的交圈时间、厚度、平均温度等冻结设计参数.深部裂隙岩体冻结温度实测资料对指导冻结帷幕设计与施工具有重要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42.
新疆帕米尔跃动冰川遥感监测研究   总被引:11,自引:7,他引:4  
2015年5月,新疆克孜勒苏柯尔克孜自治州阿克陶县公格尔九别峰北坡克拉牙依拉克冰川发生跃动,造成草场和部分房屋被冰体淹没,本文针对这一冰川跃动事件的发生过程进行研究.利用2013-2015年间ASTER立体像对数据监测了克拉牙依拉克冰川的冰川表面高程的变化,并利用2015年4月13日至2015年7月11日期间的LandsatOLI数据监测了冰川的表面运动速度变化.监测发现,克拉牙依拉克冰川从2015年4月13号开始活动强烈,表面运动速度呈加快趋势,2015年5月8-15日期间冰川表面运动速度达到最高水平,其最大运动速度在西支中部达到了(20.40±0.42)m·d-1,冰川跃动达到顶峰.冰川跃动"积蓄区"位于西支冰川平衡线以下区域,跃动向下游接收区输送冰体体积约为2.4×108m3,大量冰体堆积在东西支汇合口地段(海拔3100~3500m),造成了该处冰面隆起,其中最大隆起高度为(130.58±0.70)m.本文获得了西支冰川由静止期、跃动状态、恢复到稳定状态期间的冰面高程和表面运动速度变化,为本地区冰川跃动机理的研究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43.
塔中地区是塔里木盆地的重点勘探区域,奥陶系鹰山组蕴藏了丰富的油气资源.鹰山组发育大套台地相碳酸盐岩,以高能相的台内滩沉积为主.鹰山组埋藏较深,但岩溶储层呈大面积厚层状分布.早奥陶世塔中Ⅰ号断裂使得塔中隆起隆升并遭受强烈剥蚀形成下奥陶统鹰山组顶部风化壳,以孔洞型和裂缝-孔洞型储层为主.通过古地貌恢复、地震属性分析和地震测井联合波阻抗反演技术和方法识别溶洞发育带和断层裂缝发育带,确定出有利储层的分布范围.研究认为,岩性岩相是岩溶型储层发育的重要基础,层间岩溶控制了储层的成层性和横向展布规模,断裂和裂缝网络是岩溶水的主要渗滤通道,埋藏岩溶形成大量有效的缝洞空间,极大地提高了储集性能.研究发现,优质储层主要分布在鹰山组顶面以下120 m地层厚度范围内,横向有一定连通性,在断层、构造裂缝和溶蚀作用下形成统一的储集体,呈准层状展布.  相似文献   
44.
利用Sentinel-1雷达卫星影像,探讨InSAR技术作为水闸垂直位移变形监测辅助手段的可行性。结果表明,InSAR技术与水准测量相比,两种方法得到的水闸垂直位移变化趋势基本一致;InSAR测量结果具有可信性,后续可进一步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45.
本文在总结地名本体的基本概念基础上,根据基于地理空间语义网的日常地理信息查询需要,进行了地名本体的概念设计.地名本体的设计可以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主要偏重于初级本体的设计,它主要支持地理对象的标示和检索等较为初级的任务.第二阶段将支持更多高级的任务,例如空间推理等.本文通过地名本体模型的构建,探讨了基于语义网的地名本...  相似文献   
46.
杭健  高若柳 《岩矿测试》2011,30(2):226-229
硫氰酸盐比色法测定钨是基于W5+与硫氰酸盐形成黄色络合物。为使钨完全还原为5价,通常单独使用三氯化钛或氯化亚锡作还原剂。此方法在应用过程中,由于Ti3+本身呈紫色,加多会掩盖络合物的黄色,加少则出现硫氰酸铁之红色丝状物影响比色的情况。通过大量的试验,采用氯化亚锡-三氯化钛作双还原剂,控制最佳酸度、温度和时间,从而获得稳定的络合物,提高了分析结果的稳定性。通过对国家一级标准物质进行分析验证,从而证实方法可行,能够保证样品的测试精密度和准确度。本方法尤其适用于低含量、大批量钨矿样品的测定。  相似文献   
47.
随着PGIS平台在全国公安机关的广泛推广和深入应用,迫切需要将已有MIS业务系统与PGIS实现整合,而其中最为重要的就是如何实现基于PGIS的警务业务信息空间化问题.本文即以南京市公安局相关信息系统为例,对PGIS支持下的警务信息空间位置采集方式进行了探讨.对警务业务系统中相关信息的空间位置采集方式进行了流程设计、数据...  相似文献   
48.
杭程  郭进 《江苏地质》2013,37(1):142-146
沁水盆地煤层气项目是全国已探明的大型整装煤层气田。由于煤层气低产出的特点,决定了煤层气施工将要围绕低成本、高效率运作方式进行钻井施工作业。对沁水盆地煤层气钻井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并结合工程实例论述了如何利用直螺杆与PDC钻头的复合钻进,钻铤与扶正器复合稳斜钻进等技术创新措施及煤层钻进时井内不垮塌和井斜不增加等技术手段,解决如何提高煤层气施工的钻井效率等问题,为今后在该地区的煤层气钻井施工提供有效的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49.
兰州马衔山北缘断裂地震潜势评估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马衔山北缘断裂为晚第四纪活动的左旋逆走滑断裂,是对兰州市影响最大的控震断裂,自东向西可分为内官营段、马衔山段、七道梁段和雾宿山段4条次级断层段.其中雾宿山段为1125年兰州7级地震的发震断层段,其特征地震平均复发间隔为2 250~3 590年,最晚离逝时间为882年,在未来关注的200年内再次发生强震的可能性较小;马衔山段特征地震平均复发间隔约为3 120年,历史上曾发生过多次中等破坏性地震,其潜在地震危险性值得关注;七道梁段和内官营段未获得古地震复发间隔等参数,但历史上均发生过中等破坏性地震,未来仍存在中等破坏性地震发生的可能,其地震复发间隔可近似地参考马衔山断裂带上相应震级地震的平均值.  相似文献   
50.
用波动方程的有限差分数值解法,模拟了井间地震观测到的VTI介质中传播的波场,合成井间地震共炮点的三分量记录,对比识别了野外实际井间地震三分量观测记录上的快纵波、慢纵波、快横波和慢横波,分析了各类波的传播速度和偏振特性,为井间地震数据的波场分离、不同类型波场的成像以及纵横波和快慢波的联合解释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