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010篇
  免费   2908篇
  国内免费   4200篇
测绘学   2362篇
大气科学   1893篇
地球物理   1866篇
地质学   7125篇
海洋学   2893篇
天文学   181篇
综合类   1011篇
自然地理   1787篇
  2024年   82篇
  2023年   288篇
  2022年   719篇
  2021年   880篇
  2020年   756篇
  2019年   761篇
  2018年   708篇
  2017年   665篇
  2016年   708篇
  2015年   824篇
  2014年   796篇
  2013年   1038篇
  2012年   1116篇
  2011年   1087篇
  2010年   1095篇
  2009年   1020篇
  2008年   1095篇
  2007年   964篇
  2006年   1079篇
  2005年   796篇
  2004年   618篇
  2003年   385篇
  2002年   448篇
  2001年   431篇
  2000年   305篇
  1999年   139篇
  1998年   48篇
  1997年   31篇
  1996年   20篇
  1995年   21篇
  1994年   19篇
  1993年   14篇
  1992年   20篇
  1991年   9篇
  1990年   6篇
  1989年   4篇
  1987年   14篇
  1986年   6篇
  1985年   9篇
  1984年   13篇
  1983年   13篇
  1982年   7篇
  1981年   3篇
  1979年   9篇
  1978年   3篇
  1976年   3篇
  1964年   3篇
  1957年   5篇
  1954年   9篇
  1928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5 毫秒
991.
汾渭盆地地裂缝成因研究中的若干关键问题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汾渭盆地是我国地裂缝发育最强烈的地区,地裂缝类型多样,成因复杂。本文概述了汾渭盆地地裂缝的分布规律,分析了目前汾渭盆地地裂缝成因研究中存在的主要问题,重点围绕构造型地裂缝的成因问题,提出如下研究思路:通过多学科联合手段,重点研究汾渭盆地地裂缝灾害的分布规律及其与活动构造的分布关系与成生联系,建立构造地裂缝的地质结构模型;将现代物理数值模拟技术与高精度观测技术相结合,分析研究构造活动启动地裂缝灾害的力学机理以及构造作用与抽水作用耦合致裂机理;以GPS观测资料为约束,将汾渭盆地地裂缝的成生与青藏、华北大陆变形的动力学过程联系起来,研究该区地裂缝与现今中国大陆动力学的内在联系,揭示大陆驱动力产生地质灾害的动力学机制与模式。  相似文献   
992.
在果干加年山的主脊及其以北识别出一套稳定的沉积岩系,角度不整合于蛇绿混杂岩之上,以细砂岩、硅质粉砂岩为主,其中夹有大小不等的古生代外来岩块,底砾岩成分因地而异并具有快速堆积的特点,底部夹有流纹岩。厚度大于1633m。流纹岩夹层获得的锆石SHRIMPU-Pb谐和年龄为214Ma±4Ma,时代为晚三叠世诺利期。在剖面测制和区域对比的基础上建立了上三叠统望湖岭组,代表龙木错-双湖缝合带闭合以后接受的最早的沉积盖层。望湖岭组之下的蛇绿混杂岩获得阳起石Ar-Ar年龄219.7Ma±6.5Ma。同位素定年确定构造转化事件发生在214~220Ma之间,为龙木错-双湖缝合带的闭合时间提供了确切的时间约束,望湖岭组是这一事件的沉积记录,是龙木错-双湖缝合带蛇绿混杂岩之上首次发现的沉积盖层。  相似文献   
993.
中温UBF与UASB两相厌氧系统处理垃圾渗滤液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石碑岭垃圾场渗滤液水质特性,采用以高效生物陶粒为填料的UBF反应器作酸化相,以UASB反应器作甲烷相的两相厌氧系统进行了处理垃圾渗滤液的实验研究.实验结果表明:在系统进水CODCr和BOD5质量浓度分别为3 887 mg/L和819 mg/L,UBF与UASB的HRT分别控制在10.3 h和61.7 h时,CODCr和BOD5总去除率分别为85.4%和90.1%,UBF酸化率达42.9%,BOD5/CODCr比值由0.21提高到0.39.  相似文献   
994.
介绍的成矿有利度计算法是一种基于矢量数据的成矿预测方法.与传统的成矿有利度计算法相比,该方法的预测单元采用自然单元(多边形),而不是网格化单元.成矿有利度计算过程是先对2个预测变量(空间图形)进行相交分析,有利因子相乘并进行归一化处理,再与下一个变量进行相交分析,最终得到能反映该预测单元综合成矿地质条件的有利成矿因子值,在详细介绍了成矿有利度计算法的基本原理与工作流程基础上,对伊犁盆地南缘西段水西沟群Ⅶ1亚旋回进行了预测评价,圈定了Ⅰ级、Ⅱ级铀成矿远景区各1片,Ⅲ级成矿远景区2片。  相似文献   
995.
本文基于对楚-萨雷苏盆地热兹卡兹甘地区的构造运动、相应动力学机制、沉积地层的研究,对楚-萨雷苏盆地盆地上古生界沉积演化做了阐述,提出了热兹卡兹甘地区晚古生代经历了早中泥盆世火山盆地—晚泥盆世(成盆初期)滨海冲积平原、局限台地—早石炭世(海侵期)台地、台缘斜坡、陆棚—中晚石炭世(海退期)海陆交互相三角洲—早二叠世(干旱气候期)干盐湖—晚二叠世盐湖的沉积演化。  相似文献   
996.
西藏羌塘中部玛依岗日地区印支期花岗岩的地球化学特征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黄小鹏  李才  翟庆国 《地质通报》2007,26(12):1646-1653
羌塘中部玛依岗日地区出露有一处印支期强过铝质钙碱性花岗岩(SP),属于S型花岗岩(CPGs的一种),不同于西藏南部广大的过铝质花岗岩(MPGs)。该花岗岩的地球化学特征表现为:A/CNK>1,刚玉标准分子的质量分数均大于1.21%,低Sr、Ba、Ti,富K、Rb、Th,稀土元素球粒陨石标准化曲线具有略微右倾的V字形特征,具较强烈的Eu负异常(δEu=0.26~0.53,平均0.36)。CaO/Na2O<0.3,表明源岩为泥质岩石;Al2O3/TiO2<100,表明其为高温型(≥875℃)花岗岩。另外,该花岗岩(SP)与蓝片岩、榴辉岩的形成时代相同。在印支期晚期冈瓦纳大陆与欧亚大陆碰撞的过程中,炽热的幔源岩浆的底侵或注入引起了地壳中泥质源岩的脱水熔融,最终形成了该区的过铝质钙碱性花岗岩。  相似文献   
997.
黄少芳  杜子图  谢晓波 《地质通报》2007,26(12):1703-1706
全国地质调查信息系统是为地质调查管理部门和决策机构进行动态跟踪管理和工作部署提供依据的信息化服务平台,系统的开发建设对于提高地质调查工作效率和管理水平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对全国区域地质调查信息系统(V1.0)的架构、关键技术和主要功能进行了简要介绍。  相似文献   
998.
作为化学地层学的重要分支之一,锶同位素地层学已经逐步成为全球海平面变化、造山运动、古气候和古环境等全球事件研究和对比的有效工具,根据锶同位素地层学的基本原理,在对样品进行沉积岩组构、化学成分分析和对同期海水代表性评估的基础上,测试了四川东部华蓥山地区下三叠统飞仙关组-嘉陵江组界线附近6个碳酸盐岩样品的锶同位素组成。结果表明,该界线附近的锶同位素组成与前人公布的早三叠世同期海水的锶同位素组成数据基本一致。锶同位素地层学研究的引入,可望为我国南方海相三叠系飞仙关组和嘉陵江组的年代地层学对比研究提供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999.
探地雷达信号特征分析和分辨率提高方法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探地雷达信号的奇异点或突变点作为雷达信号的重要特征通常反映介质重要信息,如电性变化界面或异常体等。分析了探地雷达信号在Hilbert变换下,利用小波变换确定探地雷达信号奇异点位置的方法。解决了传统傅立叶变换只能从整体检测探地雷达信号奇异性的局限性。并且由于小波变换良好的时频局部化特性,进一步讨论了其在提高探地雷达信号分辨率的研究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1000.
介绍了一种新的数据同化算法(UKF,Unscented Kalman Filter),该算法不需要计算伴随矩阵,就能够解决模式的非线性问题。以Lorenz系统为例,进行了数据同化的数值试验。结果表明:基于UKF的同化方案与背景场的初始值无关,它能有效地抑制状态变量误差的增长,同化结果精度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