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2篇
  免费   53篇
  国内免费   76篇
测绘学   15篇
大气科学   40篇
地球物理   50篇
地质学   160篇
海洋学   19篇
综合类   22篇
自然地理   25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8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9篇
  2019年   13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9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9篇
  2013年   12篇
  2012年   18篇
  2011年   13篇
  2010年   20篇
  2009年   27篇
  2008年   30篇
  2007年   23篇
  2006年   24篇
  2005年   18篇
  2004年   11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14篇
  2001年   16篇
  2000年   8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2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2篇
  1986年   1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3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68 毫秒
51.
川东三叠系飞仙关组碳酸盐岩的阴极发光特征与成岩作用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四川盆地东部三叠系飞仙关组是近年来我国发现的重要天然气储层, 高孔隙度、高渗透率的碳酸盐储层都分布于白云岩地层中, 因而碳酸盐的成岩作用, 尤其是白云岩化作用和白云岩的成因为石油地质学家和沉积学家高度关注.对四川盆地东部罗家寨构造三叠系飞仙关组42个碳酸盐岩样品进行了阴极发光分析, 结合与之有关的Mn、Fe、Mg元素分析和岩石学研究, 讨论了包括白云岩化作用在内的碳酸盐岩成岩过程中可能的成岩流体性质及来源.四川盆地东部三叠系飞仙关组碳酸盐岩普遍具有很弱的阴极发光性, 这与其很低的Mn、Fe含量有关, 说明沉积期后非海相流体对飞仙关组碳酸盐岩的影响非常有限, 海源流体在成岩过程中发挥了主导作用; 不同石灰岩类型和不同白云岩类型仍然具有不同的阴极发光性, 成岩组分含量越高的碳酸盐岩, 或者说与沉积期后流体(主要是孔隙流体) 关系越密切的碳酸盐岩的阴极发光强度越低, 说明随着埋藏成岩作用的进行, 四川盆地东部三叠系碳酸盐岩孔隙流体受海源流体的影响是逐渐增强的; 阴极发光分析结果表明, 作为四川盆地东部主要储集岩的结晶白云岩形成机制与埋藏过程中的深循环流体有关, 这种深循环流体没有或很少穿越铝硅酸盐地层, 但穿越了三叠系内部的某些海相地层, 这些海相地层可能是广泛存在于四川盆地三叠系的蒸发盐地层, 由蒸发盐成岩过程提供的海源流体参与了结晶白云岩的白云岩化作用.   相似文献   
52.
杭州地铁储气砂土的渗气性试验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浅层气地质灾害对工程的影响日益受到重视,认清储气土层的气渗透特性是采取积极有效工程措施防治灾害影响的基础。以杭州地铁所遇的储气砂为研究对象,利用自制的渗气性量测装置对其进行了系统的试验研究。结果表明:地铁工程所遇的浅层气储气砂层属渗透性极好储层,渗透率达2 960×10-3 ?m2;砂土中气渗透规律符合达西定律;饱和度较低时,含水率的增加对砂土的渗气性影响很小;随着饱和度的增加,气渗透性逐渐减弱,在饱和度大于80 %后,渗气系数急剧减小直至完全不透气;饱和度的变化相对于干密度对储气砂土的渗气性影响更为显著。  相似文献   
53.
天山南坡科其喀尔巴西冰川消融估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能量平衡模型是目前估算冰川表面消融最准确的方法之一.利用科其喀尔巴西冰川野外气象和消融观测数据,结合1:5万地形图,对不同坡向和坡度格点上总辐射和净辐射进行了地形校正模拟,并采用空气动力学法对冰面感热和潜热进行了计算,最后对冰川表面消融进行了模拟.结果表明,模拟小时总辐射和实测值存在较好的一致性,二者相关系数为0.85,而净辐射模拟效果较差.消融模拟值大体反映了实际的消融值,平均误差为2.9mm w.e/day,均方根误差为4.2 mm w.e/day,且模拟值一般略大于观测值,距离自动气象站较近的花杆模拟相对误差较小,随着花杆距离冰面自动气象站距离的增大,模拟相对误差呈增加的趋势.  相似文献   
54.
山西堡子湾金矿床元素地球化学成矿预测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赵利青  卿敏 《黄金地质》2000,6(2):47-54
堡子湾金矿是华北地台北缘受印支-燕山期线性隐爆角砾岩带控制的金矿床,产于角砾岩体内,产状与角砾岩体基本一致,对该金矿进行了平面,剖面,纵投影面的元素地球化学研究,通过相关分析确定了最佳指示元素,建立了元素地球化学异常模式,进行了回归预测、用与金相关性最好的As/Ni值进行了预测及综合预测,确定了有利的找矿部位。  相似文献   
55.
This paper retrieves the yearly and monthly mean 0.75μm aerosol optical depth(AOD) of 41 A-class solar radiation stations over China from 1979 to 1990,and analyzes the spatial and temporal distribution of AOD over China mainland.The data employed are daily direct solar radiation and sunshine duration,as well as the TOMS version-7 ozone observation data in the same time.The results indicate that the Siehuan Basin is the largest center of yearly mean AOD over China.and the other two larger centers lie in Wuhan City and the South Xinjiang Basin,separately.AOD values are also relatively larger in the middle-and-lower reaches area of Changjiang River.Shandong Peninsula and coastal area of Guangdong Province:while in Yunnan Province,coastal area of Fujian Province.most parts of Northwest and Northeast China,AOD values are relatively smaller.The distribution of AOD varies with different months.In most parts of China.the maximum of AOD occurs in spring season;but the minimum varies in different regions,From 1979 to 1990.in the Qinghai-Xizang Plateau,West Siehuan Basin,North Guizhou Province.most areas of the middle-and-lower reaches of Changjiang River,Shandong Peninsula and west part of South Xinjiang Basin.AOD shows an increasing trend.But in Northeast China,most part of Northwest China,Yunnan-Guizhou Plateau,western Guangxi Region and the coastal areas of East China,AOD shows decreasing tendency.Generally,the seasonal variation characteristics of AOD in China can be classified into four typical models,i.e.,mono-modal types A and B,bimodal and Poly-modal.  相似文献   
56.
研究了聚合氯化铝(PAC)为原料合成锂吸附剂的基本工艺路线,并探究了加料方式、反应物配比、反应温度、反应时间和加料速度等对所合成吸附剂吸附量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配比是影响吸附剂吸附量的最主要因素,得到了最佳合成条件,在此条件下所合成吸附剂对锂离子的吸附容量为6.1 mg/g。推断吸附剂的主要成分为晶态或非晶态的LiCl·2Al(OH)_3·nH_2O,同时含有Al(OH)_3、(CaO)_3Al_2O_3·6H_2O及LiCl·H_2O等成分。从吸附结果来看,结晶度较差的片状LiCl·2Al(OH)_3·nH_2O和非晶态的Al(OH)_3为主成分的吸附剂吸附性能最好。  相似文献   
57.
研究了聚合氯化铝(PAC)为原料合成锂吸附剂的基本工艺路线,并探究了加料方式、反应物配比、反应温度、反应时间和加料速度等对所合成吸附剂吸附量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配比是影响吸附剂吸附量的最主要因素,得到了最佳合成条件,在此条件下所合成吸附剂对锂离子的吸附容量为6.1mg/g。推断吸附剂的主要成分为晶态或非晶态的LiCl·2Al(OH)3·nH2O,同时含有Al(OH)3、(CaO)3Al2O3·6H2O及 LiCl·H2O等成分。从吸附结果来看,结晶度较差的片状LiCl·2Al(OH)3·nH2O和非晶态的Al(OH)3为主成分的吸附剂吸附性能最好。  相似文献   
58.
王华强  青平  迟洋 《海洋测绘》2010,30(4):76-78
介绍了3200XS型浅地层剖面仪工作原理及其数据处理过程,在港池开挖前进行浅地层剖面测量可以详细了解港池内各地层单元的分布和埋深,并对区内的灾害地质体或者障碍物进行有效识别,以保障施工安全和节约工程支出;结合海南某港池的浅剖探测实例,分析了该港池的地层单元划分及地层内物质识别,针对浅地层剖面测量前发射参数的选择和测量中的多次回波、调头区变形等问题等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59.
基于ARM的温度采集与以太网传输系统重点是实现稳定地采集实时温度、批量传送采集结果。系统采用基于ARM内核LPC2214对温度传感器LM235输出的模拟信号进行采集;用DM9000控制以太网传输采集结果。基于DM9000的以太网传输具有较高的可靠性,适合批量数据传输,并且可实现较远距离通信。此外,为方便调试和扩展,设计串口通信模块和JTAG仿真调试接口模块。最终,实现对温度的实时采集与传输。  相似文献   
60.
首先介绍了脱机系统的结构,并给出系统中核心芯片DSP TMS320VC5509A与存储芯片EEPROMAT25640的硬件电路设计方案,从该DSP的各种BOOTLOADER方式中分析研究,考虑到烧写速度及电路设计简洁性等因素,采用了SPI EEPROM模式。随后介绍了加载过程中的数据表——BOOT表的概念及生成方式,详细介绍了程序烧写至存储器的过程及软件实现的流程图,最终用一个实例实现系统的脱机运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