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8篇
  免费   73篇
  国内免费   51篇
测绘学   19篇
大气科学   22篇
地球物理   79篇
地质学   60篇
海洋学   32篇
天文学   15篇
综合类   10篇
自然地理   5篇
  2023年   9篇
  2022年   12篇
  2021年   9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10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9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12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10篇
  2010年   12篇
  2009年   13篇
  2008年   10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12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9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10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1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1篇
  1975年   1篇
  1933年   2篇
  193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4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828 毫秒
101.
在地震作用下岩质边坡内部裂隙可能开裂扩展,对边坡稳定造成不利影响。利用扩展有限元法模拟岩质边坡内部裂隙在地震作用下的开裂扩展,根据扩展后的裂隙分析边坡潜在滑面,采用矢量和法计算边坡在震前、地震过程及震后的安全系数。结果表明:在汶川地震波作用下LLT1与LLT2裂隙均开裂扩展,开裂方向与水平方向夹角近45°,其中LLT1裂隙顶部开裂至边坡面。震前安全系数为1.75,地震过程中最小安全系数为1.01,震后安全系数为1.05。说明了即便是边坡在震前稳定性较好,但由于地震作用使得裂隙扩展贯通至边坡表面,导致滑体抗滑力降低,边坡震后稳定性显著降低。虽然地震过程中边坡并未失稳破坏,若在震后受到其他外部作用则可能失稳破坏,引发次生灾害。  相似文献   
102.
三种对流层延迟改正模型精度评估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利用36个全球分布的IGS站2003全年GPS实测的对流层天顶延迟数据和气象数据,对目前国内外常用的两个对流层延迟改正模型;Hopfield模型、Saastamoinen模型和最近几年发展起来的EGNOS模型的改正精度和适用范围进行评估,指出Hopfield模型在应用中存在的缺陷,EGNOS模型可用作GNSS实时定位和导航的对流层天顶延迟的改正模型.  相似文献   
103.
同位素技术在黄河下游河水侧渗影响范围研究中的应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运用同位素技术确定河水与地下水的关系是当前研究的热点.利用在黄河下游悬河段4个剖面上采取的67个地下水和黄河水样,获得了δD、δ18O和T(TU)在空间和时间上的分布规律.潜水的氚值和δ18O的特征表明,黄河水与地下水水力联系密切,黄河对地下水的影响,南岸在郑州一带影响范围小,约5 km,向东影响范围逐渐增大,在中牟和开封一带约为7~10 km;在黄河北岸影响范围大约9~20 km.  相似文献   
104.
华北地区地下流体中期和转折型短期异常成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结合观测井孔的水文地质条件、大气降水资料 ,深入剖析了华北地区水位、水氡的中期和转折型短期异常变化的直接原因 ,认为水位异常是由于降水量的增大与减少造成的 ,其形成机制主要为降水渗入补给 ;水氡异常的形成原因主要为降水渗入 -混合机制。进而提出“深浅构造的互动作用” ,用以解释流体异常与地震的关系 ,其论点是 :降水、地下水变化可诱发 (活化 )浅层的构造变动 ,而浅层构造活动又引发深部构造活动和地震的发生 ;反之 ,深部构造的活动和地震的孕育 ,使浅层岩石的应力增强 ,在降水、地下水的诱发作用下 ,可导致浅层的构造活动。降水引起的地下水异常是一种广义的地震前兆  相似文献   
105.
华北地区地下流体的两类短期前兆异常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系统分析了地下流体前兆异常变化与中强以上地震的关系,提出华北地区地下流体存在转折型短期异常和单一型短期异常.结合震例对这两类短期前兆异常的特征进行了分析.认为应特别注意研究预测区内的这两类群体异常的准同步变化特点.  相似文献   
106.
地震前兆形变场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假设在均匀弹性介质半空间中,存在一单一力源F^→,通过求解弹性静力学方程,得到地球表面位移解3个分量(u、v、w)的解析表达式。讨论了理论垂直形变场的基本特征。力的大小是决定形变幅度的基本因素,力越大,形变幅度亦越大,反之,则越小。力源深度h越大,形变幅度越小,影响范围越大,反之,形变幅度大,影响范围小。力源倾角为正时(向下),形变中心区下降,倾角为负(向上)时,形变中心区隆起。力的方位角是决定形变场图像形态的重要因素。利用大同地区(1984-1987年)和张北地区(1984-1991年)水准测量资料反演这二个地区震前力学参数,结果表明,力源中心与实际震中位置相差小于40km,力的方位角近于水平,理论形变图与实测形变图基本相似。  相似文献   
107.
云南川西地区地震地质基本特征的探讨   总被引:33,自引:0,他引:33       下载免费PDF全文
李玶  汪良谋 《地质科学》1975,10(4):308-326
云南川西地区是多震的地方(图1),从公元前116年到1974年6月,据记载共发生M≥4.75级的地震481次,其中6≤M<7的99次,7≤M<8的14次,M≥8的3次。震源深度一般小于30公里,均为浅源地震。本区强震多发生在深大断裂带上,而且都有一定的地质标志可循,与近代地壳运动、板块构造在成因上有着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108.
水力压裂缝延伸方向分析及其应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水力压裂是油井增产通常采用的一种措施.对地层压裂时产生的裂缝形态、走向进行了阐述;根据井孔周围应力集中现象,利用地层破裂机理分析了发育有直劈裂缝的地层压裂时人工裂缝产生条件,定量分析了压裂缝延伸与地层应力状态、天然裂缝走向、施工压力、岩石抗张强度的关系.并在沙南油田梧桐沟组油藏开发生产中,应用该方法来判断人工裂缝和天然裂缝以及预测它们的延伸状况得到了非常好的验证.  相似文献   
109.
应用水化学动力学法求水文地质参数是将化学热力学、化学动力学与地下水动力学理论相结合,计算水中矿物的离子活度αi和饱和指数βj,建立渗透系数(K)与αi、βj之间的数学关系式,并结合水文地质条件,求渗透系数(K)。磐石市地下水中Ca2+、Mg2+、SO24-和Cl-活度及其相应矿物方解石、白云石、石膏和石盐的饱和指数的变化趋势与渗流场特征一致。将计算区划分成6个区,计算出αi、βj及化学反应速率常数kj,求得各分区的K值。计算区K值变化在10.78~26.91m/d之间,与抽水试验法求得的渗透系数值吻合良好。利用水化学动力学法计算水文地质参数不但可以弥补局部地区由于缺乏抽水试验资料而难以确定水文地质参数的困难,同时可减少抽水试验工作,获得可观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10.
介绍了地震序列较强余震快速响应灰色预测计算软件的程序设计原理及其操作说明,介绍了该软件的基本特点,并就每一计算模块的功能、数据流程、产生的中间和结果数据文件、具体操作步骤作了详细说明。目的在于扩大地震序列较强余震快速响应预测方面的研究与交流,不断丰富和发展地震现场应急工作内容和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