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2715篇
  免费   19325篇
  国内免费   41833篇
测绘学   3057篇
大气科学   21106篇
地球物理   12029篇
地质学   34373篇
海洋学   15931篇
天文学   729篇
综合类   4256篇
自然地理   2392篇
  2024年   136篇
  2023年   316篇
  2022年   546篇
  2021年   834篇
  2020年   1988篇
  2019年   5364篇
  2018年   5537篇
  2017年   5267篇
  2016年   5293篇
  2015年   4753篇
  2014年   4139篇
  2013年   4777篇
  2012年   4569篇
  2011年   4357篇
  2010年   4343篇
  2009年   3658篇
  2008年   2913篇
  2007年   3017篇
  2006年   2647篇
  2005年   2491篇
  2004年   2801篇
  2003年   2517篇
  2002年   2236篇
  2001年   2025篇
  2000年   1622篇
  1999年   1569篇
  1998年   1667篇
  1997年   1723篇
  1996年   1328篇
  1995年   1289篇
  1994年   1158篇
  1993年   1130篇
  1992年   959篇
  1991年   718篇
  1990年   689篇
  1989年   570篇
  1988年   484篇
  1987年   381篇
  1986年   307篇
  1985年   242篇
  1984年   274篇
  1983年   160篇
  1982年   199篇
  1981年   142篇
  1980年   107篇
  1979年   107篇
  1978年   46篇
  1977年   42篇
  1971年   53篇
  1970年   44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8 毫秒
991.
本文以实验室培养为主,结合自然种群调查,观测厦门港真刺唇角水蚤各发育阶段体长、体重的增长状况,并研究了其生长率与温度、发育期的关系。  相似文献   
992.
用模糊集合观点讨论水团的有关概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将划分水团的基本原则,概括为水团内部特征的相对均一性及其与外部海水的明显差异性。用模糊集合讨论了水型、水团和水系等有关概念。提出了用模糊集合观点定义水团及其核心、本体、边界与混合区的建议,并以1979年8月黄海和东海表层为例,给出了各水团的隶属函数。计算了其核心、本体、边界、混合区及贴近度,按其模糊性排出了顺序。  相似文献   
993.
分别于1986年12月和1985年3月1日—1987年3月1日在海州湾进行了波浪和含沙量观测,运用所获资料以及本区长期水文、地形资料,采用流体力学、沉积学和泥沙运动力学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建立了海州湾淤泥质海滩剖面堆积过程的二维计算模式。结果表明,在堆积型淤泥质海滩,由于浮泥的经常性存在,使波浪急剧衰减,其对岸滩的作用甚为微弱,潮流成为塑造淤泥质海滩的主要动力,岸滩在淤涨过程中,在平均高潮位厂沿和平均低潮位附近出现两个凸点,上一个凸点外推速率大于下一个凸点,潮下带变化缓慢。  相似文献   
994.
Natural gas seepages occur on the United Kingdom's continental shelf and although published reports suggest that they are very rare, the petroleum industry has identified, but not publicly reported, many more. There is also very little data on the flux of gas from seabed seepages, and even less on the contribution of seepages to atmospheric concentrations of gases such as methane.

Potential gas source rocks include Quaternary and Tertiary peats as well as petroliferous source rocks such as the Carboniferous Coal Measures and the Upper Jurassic Kimmeridge Clays. There are also other organic-rich sediments which are potential source rocks. Together these cover a considerable part of the U.K. continental shelf.

Analogue seismic reflection (pinger) profiles acquired during the British Geological Survey's regional mapping programme have been reviewed to identify water column targets including fish and plumes of gas bubbles. The ability to distinguish targets is critical to an assessment of the distribution of gas seepages. Both theoretical predictions of target identity and the habits of shoaling fish have been investigated in order to identify a method of distinction.

Data from seabed seepages and measurements of seepage rates have been used to establish likely ranges of gas flux rates and the sizes of gas bubbles. The likelihood that a rising bubble will survive and escape into the atmosphere is determined primarily by bubble size and water depth; methane, the principal constituent of seepage gas, is relatively unreactive and sparingly soluble.

The studies have enabled a new estimate of the distribution of gas seepages on the U.K. continental shelf, and of the contribution to atmospheric methane levels. The results suggest that natural gas seepages are significantly more important as a source of methane than had hitherto been established. It is estimated that between 120,000 and 3.5 mtonnes of methane per year come from a continental shelf area of about 600,000 km2. This represents between 2% and 40% of the total United Kingdom methane emission. It is suggested that similar contributions arise from other continental shelf areas worldwide, and that geological sources of atmospheric methane are more significant than is generally acknowledged.  相似文献   

995.
厦门港岩相潮间带多毛类的生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根据1987年2、5、8、11月调查资料,研究了厦门港岩相潮间带多毛类的种类组成、种类与数量的垂直分布、季节变化,并与大亚湾多毛类生态进行比较。结果表明,调查区域有多毛类47种。平均栖息密度60个/m^2,平均生物量1.78g/m^2,潮汐作用影响多毛类的种数、密度、生物量的垂直分布。多毛类数量的季节变化不甚明显,但冬季的栖息密度和春季的生物量较高。  相似文献   
996.
黄海北部降水中氟的浓度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董峻  王剑  吕翔  张经 《海洋科学》1993,17(3):43-47
1988~1992年连续采集了黄海西北部的大气降水,分析样品中的氟而得到的80多个数据显示出大气降水中氟的平均浓度低于中国北方主要河流的氟平均浓度。在冬季,氟的浓度较其他季节高,这可能和降雨量减少以及人为因素等密切相关。目前还难以估算出人为因素对氟在降水中化学行为的影响程度,但数据显示出人口密集地区降水中氟的浓度明显高于人口稀疏的自然地带。  相似文献   
997.
科氏力对河口分汊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以长江口、黄河口、珠江口、闽江口等几个分汊河口为例,分析了科氏力在河口分汊中的作用。结果表明,涨落潮流路分歧主要通过形成涨落潮冲刷槽和中央缓流区浅滩而逐渐使河口产生分汊;水面横比降则以横向环流和横向切滩两种形式,或堆积或冲刷,导致河口分汊。  相似文献   
998.
沉积物镁铝含量比及其古气候意义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张士三  陈承惠 《台湾海峡》1993,12(3):266-271
沉积物的镁铝含量比——m 值(m=100×MgO/Al_2O_3)与沉积水介质的盐度、pH 水温关系密切。当水温处在冰点以下时,沉积物的m 值随水温降低而增大。当水温处在冰点以上时,水介质的盐度、pH 和水温的增加,都有利于m 值增大。由于气候条件能直接或间接地影响沉积水介质的特征,因此,沉积物的m 值对古气候的变化具有一定的判别功能。通过对中国元古宙以来沉积物m 值的分析,发现古气候的热冷变化有1200Ma 的周期,其中还有次一级的热冷气候波动。第四纪的气候是处在热气候期后期的一个冷的气候波动阶段。  相似文献   
999.
海坛岛风沙表层沉积物的粒度分布特征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陈方  李祖光 《台湾海峡》1993,12(4):385-392
本文对海坛岛风沙表层沉积物的粒度分布特征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海坛岛风沙沉积物主要是由海岸带基岩和第四纪松散堆积物及闽江南下沿岸流所携带的泥沙,在海洋动力作用下堆积于海滩上,而后在强劲的NNE向向岸盛行风作用下,海滩沙向陆搬运堆积而成的。风成沙的主要粒级为中沙,平均粒径为1.73Ф;分选较好,标准差的平均值为0.68,偏差多近于对称,偏态平均值为-0.02;峰态窄,峰态平均值为1.21。其搬运方式单  相似文献   
1000.
利用1974~1982年黄、东海海洋水文气象标准断面实测资料对近海面空气湿度的分布、变化进行了分析。讨论了冬、夏季海、气温与湿度的关系,并对冬、夏季近海面空气湿度进行了估算。结果表明,夏季,空气湿度为气温的函数;冬季,除了考虑空气本身平流的水汽外,还必须考虑海洋向大气的水汽输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