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92篇
  免费   73篇
  国内免费   62篇
测绘学   48篇
大气科学   60篇
地球物理   163篇
地质学   151篇
海洋学   42篇
天文学   16篇
综合类   24篇
自然地理   23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5篇
  2022年   20篇
  2021年   19篇
  2020年   19篇
  2019年   15篇
  2018年   25篇
  2017年   18篇
  2016年   8篇
  2015年   17篇
  2014年   28篇
  2013年   16篇
  2012年   34篇
  2011年   27篇
  2010年   29篇
  2009年   19篇
  2008年   26篇
  2007年   18篇
  2006年   10篇
  2005年   13篇
  2004年   14篇
  2003年   14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11篇
  1999年   9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7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9篇
  1993年   14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5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4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4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3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3篇
  1980年   4篇
  197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52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2.
准噶尔盆地周缘山脉抬升-剥露过程的FT证据   总被引:6,自引:3,他引:3  
本文主要通过磷灰石裂变径迹测年结果结合温度.时间热模拟反演的研究,探讨准噶尔盆地周缘造山带的抬升.剥露作用过程及其差异性特征.研究结果表明,准噶尔周缘造山带自晚三叠世至新近纪至少经历三次大的抬升-剥露事件,结合样品位置分析,推测准噶尔盆地周缘造山带的抬升-剥露作用具有明显不均一特征.始于晚三叠-早侏罗世的山脉抬升作用范围有限,仅局限于准噶尔东北缘;但是,发生在中-晚白垩世(~115~95Ma)的这期构造抬升作用在盆地周缘的所有山系都有记录;古近纪早期(~60~50Ma)在准噶尔盆地北缘有一期隆升事件,但该事件也仅仅局限于盆地北缘;新近纪~25Ma以来发生在巴里坤(博格达山)的局部抬升冷却事件,仅仅局限于天山北缘,而此时准噶尔盆地的东西两侧山脉可能相对稳定.推测该期抬升事件应是印-亚碰撞的远程效应在天山地区的构造表现.  相似文献   
3.
李丽  张丽莉 《地下水》2008,30(4):125-126
水准测量是水文站的基本工作,是确定水准点、水尺零点、大断面高程的常用方法,水准测量对于水文工作者来说是十分重要的,在测验工作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水准测量的精确与否,直接影响水文站的资料质量。因此,有必要分析水准测量的误差,找出控制纠正的方法,避免错误的出现,保证水文站的日常观测。  相似文献   
4.
一种单线河流渐变符号的绘制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单线河流渐变符号的自动绘制是地图制图研究中的常见问题,在分析和总结现有单线河流渐变符号绘制方法的基础上,提出一种基于分段缓冲区技术的渐变线绘制方法,详细论述该方法的实现过程,并通过实例验证了该方法的可行性,为自动绘制单线河流渐变符号提供一种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5.
H2 is the most abundant molecule in the universe. We demonstrate that this molecule may be an important component of interstellar and possibly intergalactic ices, both because it can be formed in situ, within the ices, and because gas phase H2 can freeze out onto dust grains in some astrophysical environments. The condensation-sublimation and infrared spectral properties of ices containing H2 are presented. We show that solid H2 in H20-rich ices can be detected by an infrared absorption band at 4137 cm-1 (2.417 micrometers). The surface binding energy of H2 to H2O ice was measured to the delta Hs/k = 555 +/- 35 K. Surface binding energies can be used to calculate the residence times of H2 on grain surfaces as a function of temperature. Some of the implications of these results are considered.  相似文献   
6.
Sandford SA  Allamandola LJ 《Icarus》1993,106(2):478-488
In an extension of previously reported work on ices containing CO, CO2, H2O, CH3OH, NH3, and H2, measurements of the physical and infrared spectral properties of ices containing molecules relevant to Jupiter's moon Io are presented. These include studies on ice systems containing SO2, H2S, and CO2. The condensation and sublimation behaviors of each ice system and surface binding energies of their components are discussed. The surface binding energies can be used to calculate the residence times of the molecules on a surface as a function of temperature and thus represent important parameters for any calculation that attempts to model the transport of these molecules on Io's surface. The derived values indicate that SO2 frosts on Io are likely to anneal rapidly, resulting in less fluffy, "glassy" ices and that H2S can be trapped in the SO2 ices of Io during night-time hours provided that SO2 deposition rates are on the order of 5 micrometers/hr or larger.  相似文献   
7.
用应变积累释放模型研究中国大陆地块分区地震活动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1       下载免费PDF全文
马宏生  刘杰  张国民  李丽 《地震学报》2002,24(6):569-578
依据活动地块假说及活动边界的划分,对中国大陆地震活动进行分区.在此基础上,应用应变积累释放模型,通过地震应变积累释放的计算,研究了中国大陆各活动地块分区的地震活动性,初步探讨了各地块的地震活动阶段划分.此外,还对应变积累释放模型的应用前提条件进行了必要的讨论,并对模型结果中可能出现的问题给予一定分析.   相似文献   
8.
中国大陆及其邻区强震活动与活动地块关系研究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从活动地块假说出发 ,在活动地块研究的基础上 ,探讨了中国大陆及邻区活动地块与强震活动的关系。研究指出 ,主要构造变形和强烈地震大都发生在活动地块边界。在占总面积 17%的活动地块边界上 ,集中了全部的 8级以上巨大地震和 86 %的 7级以上大地震 ,其释放能量占全部总能量的 95 %以上 ,表明中国大陆及其邻区活动地块边界带控制了绝大部分的强地震。从活动地块的整体来看 ,强震活动不仅显示出显著的韵律性特征 ,而且其高、低起伏基本上与中国大陆地区一致 ,只是强震活跃时段有时稍长于中国大陆。各轮回强震活动都有各自活动的主体地区 ,反映了不同活跃期内地块的不同活动方式。文中还从现今地壳运动角度 ,讨论了活动地块运动速率与强地震活动水平之间的可能联系。  相似文献   
9.
地球物理问题的自适应模拟退火方法求解   总被引:4,自引:6,他引:4  
对应用模拟退火方法来处理具有多参数性和非线性特点的地球物理问题时,温度参数和退火过程难以选取,需通过反复试验,不便于应用的缺陷,通过对晶体生长过程的分析,提出了温度参数的确定方法,不同的参数退火速度可以调节.使得本文所述算法具有自适应的特点,便于实际应用,通过理论和实际试算,证明了该方法的正确有效性.  相似文献   
1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