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76篇
  免费   426篇
  国内免费   540篇
测绘学   277篇
大气科学   289篇
地球物理   334篇
地质学   1084篇
海洋学   302篇
天文学   47篇
综合类   190篇
自然地理   219篇
  2024年   15篇
  2023年   29篇
  2022年   112篇
  2021年   170篇
  2020年   108篇
  2019年   133篇
  2018年   133篇
  2017年   135篇
  2016年   114篇
  2015年   112篇
  2014年   138篇
  2013年   127篇
  2012年   139篇
  2011年   147篇
  2010年   131篇
  2009年   97篇
  2008年   104篇
  2007年   134篇
  2006年   78篇
  2005年   65篇
  2004年   54篇
  2003年   38篇
  2002年   68篇
  2001年   86篇
  2000年   55篇
  1999年   46篇
  1998年   37篇
  1997年   21篇
  1996年   18篇
  1995年   13篇
  1994年   8篇
  1993年   17篇
  1992年   12篇
  1991年   8篇
  1990年   6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7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7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3篇
  1981年   2篇
  1980年   1篇
  1979年   1篇
  1976年   2篇
  1958年   1篇
  195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74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01.
本文在分析甘肃河西地区五个台地电场资料的基础上,阐述了河西地区地电场的正常特征和几次地震前的异常特征,並指出地电场异常的研究在地震短临预报中具有一定意义。  相似文献   
102.
1.测点布设及观测方法实验场地位于福建省南靖县汤坑盆地中央。盆地内分布有F_1、F_2、F_3和F_44组断裂,其中F_1为张性兼压扭性断裂,F_2为扭性断裂,F_3为张扭性断裂,F_4为压扭性断裂(图1)。  相似文献   
103.
某些磷灰石矿物的红外吸收光谱   总被引:4,自引:3,他引:4  
本文讨论了各种磷灰石矿物的光谱特征,氟磷灰石和羟磷灰石的光谱-结构关系及磷灰石中CO_3~(2-)和OH~(-1)离子的存在形式。在结构资料基础上,对氟磷灰石和羟磷灰石中的PO_4~(3-)离子进行了相关分析,给出了内模式的分配数目。碳氟磷灰石中的CO_3~(2-)离子的光谱与简单无水碳酸盐和氟磷灰石混合物光谱之间的差异表明,C0_3~(2-)离子以类质同象形式进入磷灰石结构中。磷灰石中的P_2O_5含量随CO_2含量的增加而降低,PO_4~(3-)离子的v_4带随CO_2的增加或减少而变化,这表明PO_4~(3-)与CO_3~(2-)离子之间存在密切的相关关系,CO_3~(2-)-PO_4~(3-)取代是类质同象置换的一种形式。羟磷灰石OH-OPO_3中的O-O距离和它的高温光谱证明,OH~(-1)离子以氢键形式存在。  相似文献   
104.
青藏高原及邻区广泛分布的漂砾层、杂砾岩、含砾板岩是一种特殊的冰海相沉积岩,称为冰海杂砾岩(Ice-seaMix-conglomerates)。它们和一起产出的冷水型动物群、耐冷植物群视为这一地区冈瓦纳相最典型的标志,代表着冈瓦纳大陆上塔尔切尔(Talchir)冰期所影响的时间和空间。除“标准型”冰海杂砾岩外,羌塘腹地发现了蛇绿质和钙质冰海杂砾岩。这两种冰海杂砾岩的发现,不但丰富了冰海杂砾岩的家族成员,同时也为冰海沉积、物质来源问题、冈瓦纳大陆北界及特提斯演化研究提供了新的信息。经研究,冰海杂砾岩中的砾石来自印度半岛──冈瓦纳大陆本体,以冰筏为载体融冰落石成因。  相似文献   
105.
新型随机地震动模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研究结构的随机地震反应时,要用大量的符合场地条件的地震记录作为输入数据。但强震历史记录却不是每个地区都有的,因此根据符合场地条件的现有地震记录建立随机地震动模型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利用中国抗震规范2001版修正选取的样本波作为目标波,考虑了幅值和频率的双重非平稳性,建立了新型随机地震动模型——改进的时变ARMA模型随机地震动模型。通过使用残差的卡方检验法,对多种非平稳ARMA模型生成的模拟波进行检验;同时又比较丁模拟波与目标波的功率谱密度图和反应谱图。结果证明:此法能够更精确地反映不同场地条件地震动的频谱和幅值的真实内容,从而建立符合目标场地条件的更为有效的模拟地震动,为相关研究与工程设计架起一座桥梁。  相似文献   
106.
庞西垌银(金)矿床是粤西北地区构造蚀变岩型银(金)矿床的典型代表之一.矿床产出受前寒武系及下古生界混合片麻岩与燕山晚期花岗岩之间的接触带断裂构造控制,矿体严格产于断裂带内部,呈脉状、透镜状.研究表明,控矿断裂的形态、产状变化对矿体空间定位有明显的控制作用,多组控矿断裂的交叉复合是矿体加大变厚的直接原因.矿体产出与断裂构造内部特定的断裂构造岩、蚀变岩及其分带有关.  相似文献   
107.
三角形量测法在隧道变形监测中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对隧道变形监测中三角形量测法原理、计算公式的分析,认为公式中的三角形三边长度并不是收敛计的读数,两者相差一个收敛计本身的附加长度,这是使监测数据产生误差的原因之一。同时探讨了忽略收敛计附加长度引起的误差对监测结果的影响,并结合工程实例介绍了在实测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及误差原因。  相似文献   
108.
南召县石鼓金矿地质特征及成因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石鼓金矿位于北秦岭复杂褶皱带东段,乔端-瓦穴子断裂南侧,牧虎顶花岗岩体之北侧,矿脉的产出受断裂构造控制.矿脉数量多,规模大小不一,成矿与构造岩浆活动等关系密切.矿床类型为石英脉型.  相似文献   
109.
CdS/rectorite nanocomposite was synthesized via a cation-exchange reaction followed by a sulfurization process. The obtained samples were characterized by using X-ray diffraction (XRD), fourier transform infrared spectra (FTIR), transmission electron microscope (TEM), UV-Vis diffuse reflectance spectra (DRS), and thermal analysis. The measured results indicate that CdS species in the composites exist in the form of pillars and nanoparticles, the crystallized CdS particles are in the hexagonal symmetry. The photocatalytic activities of the pillared nanocomposite were enhanced significantly comparing with the bare rectorite and the pure CdS. Moreover, the photostabilities of the obtained nanocomposites are also better than that of the pure CdS due to the hosts retard the photocorrosion of the CdS.  相似文献   
110.
Having the ability to predict enrollment is an important task for any school’s recruiting team. The purpose of this study was to identify significant factors that can be used to predict the spatial distribution of enrollments. As a case study, we used East Tennessee State University (ETSU) pharmacy school, a regional pharmacy school located in the Appalachian Mountains. Through the application of a negative binomial regression model, we found that the most important indicators of enrollment volume for the ETSU pharmacy school were Euclidean distance, probability (based on competing pharmacy schools’ prestige, driving distance between schools and home and tuition costs), and the natural barrier of the Appalachian Mountains. Using these factors, together with other control variables, we successfully predicted the spatial distribution of enrollments for ETSU pharmacy school. Interestingly, gender also surfaced as a variable for predicting the pharmacy school’s enrollment. We found female students are more sensitive to the geographic proximity of home to school.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