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7篇
  免费   24篇
  国内免费   41篇
测绘学   6篇
大气科学   38篇
地球物理   20篇
地质学   41篇
海洋学   16篇
综合类   16篇
自然地理   15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8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10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4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7篇
  1997年   7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81.
1984年11月17日,从天空飞来一个冰块,坠落于锡山市(原无锡县)梅村乡陈三房村的麦田里(“梅村坠冰”)。现场和有关部门调查排除了人为成因,气象成因以及来自飞机的可能性。坠冰样品的实验分析研究的初步结果表明,它跟地球物质有差别,与地外物质相似,这有利于该坠冰来自无外的看法,或许可能来自慧星。坠洋的深入研究对于揭示慧星性质,探讨水以及有关地质,气象,天文问题可能有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82.
朱章森  杨丽清 《地质科学》1993,28(4):356-364
本文利用遥感、化探及地质等综合信息,在求异理论和亲近度理论指导下,以无模型预测法为基础,应用综合信息的图象处理技术,对河北省涞源县浮图峪矿田进行1:1万大比例尺成矿预测,获得了该区的异常分布、成矿趋势和远景单元,取得了令人满意的结果。  相似文献   
83.
Feng晓  丁丽青 《地震》1993,(2):40-46
地震前,地壳变形引起地球密度重新分布,从而使地球重力场发生某些特征变化。本文对1990年7月菲律宾8级、台湾6.1级两个强震前后的广州重力资料进行了调和分析及高、低频滤波等处理,并对提取出的重力前兆进行了可信度检验。结果表明强震前广州地区的重力变化具有O_1等主波潮汐因子波形畸变,量值下降至最低值然后在回升阶段发震的前兆异常特征。非潮汐重力变化在临震前3天开始出现明显的高频脉冲式异常信息,作者认为这是一种可信的具有清晰物理意义的地震短临前兆。  相似文献   
84.
The Baoban gold field,located in the area of Hainan Island ,South China ,bears three gold de-posits :Tuwaishan ,Baoban ,and Erjia ,which belong to the wall-rock alteration type.In terms of the petrography data,four alteration zones can be recognized from the ore-vein outwards(1)the silicification zone;(2)the sericitization zone;(3)the chloritization zone;and (4)the calcitization zone.The geochemical kinetic simulation was carried out on sericitization and chloritization .Results of the study showed that the formation of the alteration zones is connected with the properties of hydrothermal fluids:the initial concentration of Al (O H)3,the diffusion coefficient and the velocity of fluid flow.The alteration zones in this field are the result of multiple interaction between hydrothermal fluids and wall rocks.  相似文献   
85.
中国东部的爆发性海岸气旋   总被引:4,自引:2,他引:4  
董立清  李德辉 《气象学报》1989,47(3):371-375
Sanders等学者研究了发生在130°E—10°E的北太平洋和北大西洋上的爆发性气旋,而本工作研究的海域位于130°E以西的中国邻近海区,故称之为中国东部的爆发性海岸气旋。 1.定义和资料 在45°N上、12小时内中心气压平均至少每小时降低1hPa的温带气旋称之为爆发性气旋。相应任意纬度上的地转调整率用12hPa/12h和sinθ/sin 45°的积表示,这样对应于40°N,35°N,30°N,25°N等纬度上12小时加深率的临界比率分别为11hPa,10hPa,8hPa和7hPa。  相似文献   
86.
准噶尔盆地东北缘乌伦古坳陷油气成藏的构造制约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近年来随着地质工作的不断深入,在乌伦古坳陷发现丰富的油气资源。然而与盆地其余地区相比,其油气勘探开发程度仍较低。本文通过构造特征和断裂发育过程对乌伦古坳陷油气成藏规律进行了系统研究。研究区发育3套烃源岩,其中石炭系滴水泉组和巴塔玛依内山组烃源岩最为重要,索索泉凹陷中心为乌伦古坳陷的石炭系烃源岩生油中心。乌伦古坳陷油气藏的形成受控于逆冲断裂而呈带状分布,是逆冲断裂控制的油气聚集带。断裂活动自北往南变新,断裂活动期次与烃源岩生烃高峰期相匹配,沟通油源的深大断裂是油气运移的主要通道。浅部发育反冲断层,主要分布在斜坡区的喀拉萨伊断裂附近,对早期油气起到破坏作用。研究区断裂系统在平面上自北往南可分为根部带、中部带和前锋带,受断裂活动影响,构造圈闭和油气藏形成时期逐渐变新,层位逐渐变浅,类型由断层相关变为褶皱相关。  相似文献   
87.
印度洋经历过复杂的构造演化,其中3次重大的三联点和洋中脊跃迁、板块重组对印度洋现今构造格局的形成具有重要影响。本文基于Gplates板块重建技术和古水深数据,并融合前人热点和年代学研究结果,重点探讨了120 Ma、90 Ma、84 Ma、65 Ma、40 Ma、24 Ma和15 Ma发生在印度洋的重大构造事件,讨论了这些构造事件在西南印度洋超慢速扩张脊构造特征上的关联,探讨了西南印度洋不同演化阶段的两种海底热液成矿模式,即早期热点-洋中脊相互作用相关的热点成矿模式和后期海洋核杂岩相关的湿点成矿模式。  相似文献   
88.
于2008-2009年按照季节调查西藏地区尼洋河浮游动物群落的组成、丰度和多样性,并运用多元统计方法定量分析浮游动物的空间和季节变化特征及其与主要环境因子之间的关系.结果显示,尼洋河浮游动物包括原生动物、轮虫、枝角类和桡足类,其中原生动物9目13科14属,轮虫1目7科17属,枝角类仅1目1科1属,桡足类2目2科2属.原生动物以砂壳虫和瞬目虫属为主,轮虫则以橘轮虫属和单趾轮虫属为主.尼洋河浮游动物的物种丰富度和生物量随尼洋河海拔高度不断提升呈现递减的趋势,夏季浮游动物生物量、物种丰富度、总丰度较低,其中夏季浮游动物物种丰富度最低,而浮游动物生物量和总丰度则仅高于冬季.受到水体稳定性的影响,尼洋河浮游动物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和均匀度指数在交汇处较低;季节方面,夏季最低,冬季次之.尼洋河原生动物和轮虫总丰度在季节方面存在相似的演替规律,即出现2次高峰和2次低谷,2次高峰分别出现在春季和秋季,2次低谷分别出现在夏季和冬季.尼洋河浮游动物沿程变化方面,浮游动物群落4个指标不存在显著差异.尼洋河浮游动物季节变化方面,仅总丰度秋季和冬季之间存在显著差异,其他3个指标在各个季节之间均不存在显著差异.典范对应分析表明,原生动物类群里,砂壳虫属丰度受水体溶解氧浓度的影响较大,前管虫、袋座虫、肾形虫、瞬目虫和斜口虫属丰度受水体矿化度的影响较大,鳞壳虫属丰度则主要与水体中氨氮浓度关联较大;轮虫类群里,单趾轮虫、无柄轮虫、枝胃轮虫、囊足轮虫属丰度与水体的矿化度关联较大,龟甲轮虫属丰度则与总磷浓度有着较大的关联.分类回归树模型预测了尼洋河浮游动物时空分布与主要环境因子之间的定量关系,结果表明尼洋河浮游动物总丰度受到硬度、季节、海拔以及河道底质等因素的影响,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受到总碱度、季节、硬度和水温的影响,均匀度指数受到总碱度、总磷浓度和水温的影响.这些关键环境因子对尼洋河水域浮游动物的时空变化有着重要的指示作用,建议加强对浮游动物及这些环境因子的关注,推动尼洋河水域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89.
The study on soil thermal conductivity (STC) was an important side of research on ground source heat pump technique,geological disposal of high-level radioactive wastes,heat distribution of buried cable. Especially owing to technical requirement for shallow terrestrial heat recently, it directly influenced the design and solution in engineering problems. The authors measured the STC in the studied area with QTM-D2 and discussed the effect of samples in size, the measurement error between the samples in lab and in site. The results indicate measuring STC by heat pole method with less influence upon the samples in size, and measuring results on the different geometry size approach very much. The STC is fit for the empirical relation between the temperature and TC under the condition of normal temperature. It is significance for understanding STC in northern China and simulation of temperature field.  相似文献   
9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