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724篇
  免费   1267篇
  国内免费   1610篇
测绘学   475篇
大气科学   1473篇
地球物理   1616篇
地质学   3227篇
海洋学   871篇
天文学   347篇
综合类   721篇
自然地理   871篇
  2024年   24篇
  2023年   110篇
  2022年   304篇
  2021年   356篇
  2020年   293篇
  2019年   307篇
  2018年   376篇
  2017年   310篇
  2016年   376篇
  2015年   318篇
  2014年   402篇
  2013年   404篇
  2012年   376篇
  2011年   353篇
  2010年   387篇
  2009年   352篇
  2008年   355篇
  2007年   319篇
  2006年   248篇
  2005年   205篇
  2004年   207篇
  2003年   214篇
  2002年   255篇
  2001年   212篇
  2000年   204篇
  1999年   311篇
  1998年   300篇
  1997年   262篇
  1996年   269篇
  1995年   205篇
  1994年   188篇
  1993年   144篇
  1992年   119篇
  1991年   94篇
  1990年   97篇
  1989年   74篇
  1988年   59篇
  1987年   55篇
  1986年   44篇
  1985年   25篇
  1984年   21篇
  1983年   11篇
  1982年   14篇
  1981年   13篇
  1980年   11篇
  1979年   4篇
  1977年   2篇
  1976年   3篇
  1938年   2篇
  1936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960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1959-2008年广西西江流域洪涝气候特征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下载免费PDF全文
 利用1959-2008年西江流域气象测站降水资料、西江干流及其支流年最高水位资料,建立逐年洪涝发生站次序列,并分析其时空特征和演变规律。结果表明:西江干流发生洪涝的频率比各支流大,各支流的中下游发生洪涝频率比上游大;西江流域洪涝的发生站次具有较显著的阶段性和突变性特征,主要突变发生在1967年和1993年;近16 a洪涝发生频率显著偏多,流域性大洪涝基本集中在这一时期。了解西江流域洪涝变化的规律,有利于提高洪涝灾害评估和预测水平,为防灾减灾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992.
MODIS遥感监测滇池蓝藻水华分布   总被引:9,自引:2,他引:7  
以中分辨率的MODIS数据作为遥感影像源,运用蓝藻水华在蓝波段、红波段和近红外波段的光谱特征,使用假彩色合成法(RGB:6-2-1)和归一化植被指数法对滇池的蓝藻水华进行遥感监测。通过星地同步试验,证明了该两种方法的正确性。其中假彩色合成法通过色彩差异表现蓝藻水华,具有视觉效果较好的优点,归一化植被指数法则以数值大小的方式区别水华浓度,该方法建立反演模型后可用于定量研究。  相似文献   
993.
基于VBA的地面气象资料转换系统   总被引:6,自引:2,他引:4  
陆卫荣  文怡 《气象科技》2009,37(1):114-118
地面测报月数据文件是一个已经标准化了的文本文件,其中包含了全月的原始观测数据。由于其内容繁多,格式复杂,在基层台站的气象统计应用及对外服务中不易被直接使用。通过一个具体的VBA应用程序的开发,演示了用VBA读写地面气象观测数据文件和操作Excel的详细过程,最终实现了不同观测次数及不同观测方式的A文件批量导入到Excel文件,旨在用现有的工具软件来提高工作效率,减轻日常工作负荷。  相似文献   
994.
根据介休市气象局1954年-2006年的气温资料,分析了介休市近53年来的温度变化。结果表明:近53年来介休市气温呈上升趋势,上升速度显著高于全国水平,上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这种趋势尤为明显;以20世纪90年代中期为界,近53年来介休市气候分冷、暖两个阶段,前为冷期,后为暖期。  相似文献   
995.
对流有效位能(CAPE)是强对流天气分析预报的重要参数。通过理论推导,提出了载水气块和非载水气块两种情况下对流有效位能的两个新的计算公式,便于业务应用;并讨论了对流有效位能的局地变化因子和预报思路。  相似文献   
996.
影响卢氏县的气象灾害防御措施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影响卢氏山区的气象灾害有暴雨、暴雪、寒潮、大风、高温、干旱、雷电、冰雹、大雾、道路积冰等.其中暴雨、冰雹出现频率较高,且危害最大.为防御气象灾害,气象部门应提高灾害性天气预报准确率;政府及有关单位要及时把灾害性天气预报信息通过各种渠道,及时传播至千家万户;加强防灾减灾宣传,提高民众自救能力;建立和完善灾害性天气预警应急预案.  相似文献   
997.
最高最低气温突升突降概念模型预报工具初探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通过数理统计和气候分析的方法,得出百色单站24h最高最低气温突升突降的分布特征,进行区间划分和分型.利用概念模型预报方法进行研究,得出最高最低气温突升突降的概念模型预报工具.  相似文献   
998.
1951—2005年中国大陆霾的时空变化   总被引:37,自引:3,他引:34  
霾的出现有重要的空气质量指示意义.而雾的记录,有明确的天气指示意义.由于经济规模的迅速扩大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中国大陆都市霾天气日趋严重.利用1951-2005年中国大陆743个地面气象站资料分析中国大陆霾的长期变化趋势,结果表明:霾的地理分布特点是,从1956年到1980年中国霾日都比较少,仅四川盆地和新疆南部超过50天;20世纪80年代以后中国霾日明显增加,到21世纪大陆东部大部分地区几乎都超过100天,其中大城市区域超过150天,与经济活动密切相关.霾日排在前10位的依次是沈阳、河北邢台、重庆市区、辽宁本溪、西安、成都、四川遂宁、湖北老河口、新疆和田、且末、民丰、四川内江,主要集中在辽宁中部、四川盆地、华北平原和关中平原地区,以及受沙尘暴影响较多的南疆地区.就中国大陆而言,12和1月霾天气日数明显偏多,2个月霾日数的总和达到了全年的30%;9月霾天气日数最少,约占全年的5%.具有藕日增加变化趋势的站点主要分布在中国的东部和南部,包括华北、黄淮、江淮、江南、江汉、华南以及西南地区东部,是中同东部一些经济和工业比较发达的地区.具有霾日减少变化趋势的站点主要分布在东北、内蒙古和西北地区东部.这些地方的经济和工业水平相对滞后,东北地区作为老工业基地,但近年来工业结构的调整和环境治理的改善使当地的霾日数逐渐减少.  相似文献   
999.
利用2003年秋季延安地区一次典型层状云系加密探空和实时雷达观测资料,设计了催化和对比探测方案,计算得出催化影响区及下风方可能采集到响应值的区域。按照设计方案进行催化和探测。云物理响应观测结果表明:PNS粒子探测系统检测到催化后30min,小云滴减少;大冰晶的浓度增加;催化前冰晶以片状为主,催化后可看到有霰坯;催化前大雪晶浓度很小,雪晶之间没有攀附;催化后雪晶浓度增加,且大雪晶增加很多,可明显看到几个雪团攀附在一起形成的较大雪团;雷达观测到催化前拟播撒区内云的回波强度较弱、范围较小,催化后云体明显增大,强中心增加了5~10dBz;催化约1h后影响区雨量均有增加,说明催化引入的人工冰晶,使冰晶凝结比水滴凝结更有利于过冷云水转化为降水,冰晶效应和雪晶攀附过程是这次层状云系降水系统中的主要过程。过冷水冻结释放的潜热,导致云内升速加大,使催化区云和降水得到发展。  相似文献   
1000.
气象风险源的社会关注度风险等级分析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定量分析社会公众对气象风险关注等级程度以及对应等级的关注人数,综合应用模糊数学和多项式拟合方法,以西安市2004年1月至2007年10月,与当地公众生活关系密切的5类高影响天气事件,即:高温、雷暴、大到暴雨、中雨和小雨,作为潜在气象风险源,综合应用12121气象信息服务电话拨打次数和气象信息,计算出气象风险超越概率,通过对其4次多项式的拟合和求解,定量计算了一般、中、高三等级的气象风险关注度以及对应等级的关注人数.这有利于政府决策者及社会公众在响应气象风险时有较为定量的判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