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09篇
  免费   132篇
  国内免费   154篇
测绘学   105篇
大气科学   111篇
地球物理   430篇
地质学   689篇
海洋学   242篇
天文学   201篇
综合类   61篇
自然地理   156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19篇
  2022年   54篇
  2021年   67篇
  2020年   65篇
  2019年   65篇
  2018年   86篇
  2017年   64篇
  2016年   106篇
  2015年   70篇
  2014年   79篇
  2013年   78篇
  2012年   99篇
  2011年   109篇
  2010年   124篇
  2009年   80篇
  2008年   78篇
  2007年   60篇
  2006年   66篇
  2005年   34篇
  2004年   57篇
  2003年   35篇
  2002年   56篇
  2001年   28篇
  2000年   43篇
  1999年   28篇
  1998年   26篇
  1997年   19篇
  1996年   23篇
  1995年   21篇
  1994年   21篇
  1993年   13篇
  1992年   17篇
  1991年   11篇
  1990年   10篇
  1989年   10篇
  1988年   6篇
  1987年   22篇
  1986年   8篇
  1985年   9篇
  1984年   9篇
  1983年   10篇
  1982年   21篇
  1981年   14篇
  1980年   15篇
  1979年   5篇
  1978年   7篇
  1976年   11篇
  1974年   4篇
  1973年   6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9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Luu  Chinh  Bui  Quynh Duy  Costache  Romulus  Nguyen  Luan Thanh  Nguyen  Thu Thuy  Van Phong  Tran  Van Le  Hiep  Pham  Binh Thai 《Natural Hazards》2021,108(3):3229-3251
Natural Hazards - Vietnam’s central coastal region is the most vulnerable and always at flood risk, severely affecting people’s livelihoods and socio-economic development. In...  相似文献   
72.
Dewey  J. F.  Goff  J.  Ryan  P. D. 《Natural Hazards》2021,109(2):1981-2002
Natural Hazards - We identify 14 mechanisms, marine and non-marine, one man made, that result and could result in the formation of boulder deposits after reviewing issues associated with clast...  相似文献   
73.
位于幕阜山岩体西南缘的仁里稀有金属矿田是近年来华南地区新发现的一处重要花岗伟晶岩型稀有金属矿产地,铌钽矿体赋存于岩体内外接触带伟晶岩中,具有明显成矿分带性.文章选取仁里矿床岩体内接触带36号伟晶岩脉为研究对象,开展伟晶岩的地球化学及云母Ar-Ar年代学研究,探讨其与花岗岩围岩成因关系及岩体内接触带伟晶岩的成岩成矿时代,以丰富仁里矿田稀有金属成矿作用研究.研究表明,36号伟晶岩具高硅(w(SiO2)为72.87%~76.21%)、高铝(w(Al2O3)为13.69%~15.14%)、低钙镁铁、相对富碱(w(Na2O+K2O)为6.59%~8.33%)、(高钾)钙碱性及过铝质特征;微量元素总体富集Nb、Ta、Hf、U等高场强元素(HFSE),相对亏损Ba、Sr等离子亲石元素(LILE);稀土元素总量(ΣREE)13.95×10-6~71.63×10-6,轻稀土元素富集,重稀土元素亏损,具壳源特征.白云母Ar-Ar坪年龄为早白垩世(136.6±1.4)Ma,成矿作用发生于仁里矿田稀有金属大规模成矿的早阶段.地球化学及矿物学特征显示,36号伟晶岩与花岗岩围岩具有良好的演化关系,结合野外观察现象及成岩年龄,认为36号伟晶岩为花岗质岩浆侵位后残余岩浆结晶分异的产物,母岩为中粗粒片麻状黑云母二长花岗岩.  相似文献   
74.
中国西北地区存在大量的新近纪硬土软岩滑坡灾害,为研究该类滑坡的变形特征,开展两组离心机模型试验模拟滑带劣化引起滑坡变形破坏的全过程,获取模型坡体土压及位移的实时变化曲线。研究表明,当软弱带强度降低时,硬土软岩滑坡的上部滑体呈块体状滑动,在快速运动滑动过程中,滑体呈现块状平移,不会彻底解体、液化;硬土软岩滑坡中前部出现水平应力集中,导致下伏滑带塑性流动变形,诱发其中前部上覆滑体的水平运动,并向滑坡后缘扩展,最终形成多级水平滑动。  相似文献   
75.
针对传统地质资料服务方式单一、数据共享困难等问题,提出了地质资料管理的转型方案.对面向知识服务的地质资料知识组织方式、知识检索以及知识管理理念如何指导地质资料服务等方面进行了探讨.以地质数据本体构建、基于关联数据技术的地质资料语义化组织以及基于地质大数据的知识检索模型搭建为转型手段,介绍了促进地质资料转型升级的语义化描...  相似文献   
76.
利用欧洲中心气候再分析资料和美国国家冰雪数据中心北极海冰面积资料,分析了夏季北极海冰面积与前期大气经向热量输送年际变化的联系。结果表明:6月北半球中高纬大气的经向热量输送以瞬变热量形式为主,其中巴芬湾西部(B区)和格陵兰岛东部(G区)是瞬变热量向极区传输的两个通道,二者之间存在反位相的协同变化,且这种协同变化与夏季北极海冰面积变化密切相关。可能的机制为:6月,AD、AO和NAO三种北极大气环流型能够引起巴芬湾西部和格陵兰岛东部瞬变热量输送的协同变化,这种协同变化通过涡旋动力作用激发夏季极区大气表现为AD异常,同时影响途经区域的气温,从而通过热动力作用影响夏季北极海冰。将向极区输送的热量称为暖输送,从极区输出的热量为冷输送,则上述两个区域的瞬变热量协同输送可分为三种情况:B暖G冷、B冷G暖、B和G均冷,而B和G均暖的情况十分罕见。当B区向极区输入、G区输出热量时,有利于太平洋扇区和喀拉海的海冰偏少;当G区输入、B区输出热量时,利于喀拉海和拉普捷夫海海冰偏少;当B区和G区均输出热量时,利于波佛特海南部、喀拉海和拉普捷夫海海冰偏多,反之则相反。  相似文献   
77.
Atacama Large Millimetre/sub-millimetre Array(ALMA) observations of CO(1–0) and CO(2–1) emissions from the circumstellar envelope of the asymptotic giant branch(AGB) star EP Aqr have been made with four times better spatial resolution than previously available. They are analysed with emphasis on the de-projection in space of the effective emissivity and flux of matter using as input a prescribed configuration of the velocity field, assumed to be radial. The data are found to display an intrinsic axisymmetry with respect to an axis making a small angle with respect to the line of sight. A broad range of wind configurations, from prolate(bipolar) to oblate(equatorial) has been studied and found to be accompanied by significant equatorial emission. Qualitatively, the effective emissivity is enhanced near the equator to produce the central narrow component observed in the Doppler velocity spectra and its dependence on star latitude generally follows that of the wind velocity with the exception of an omni-present depression near the poles. In particular, large equatorial expansion velocities produce a flared disc or a ring of effective emissivity and mass loss. The effect on the determination of the orientation of the star axis of radial velocity gradients, and possibly competing rotation and expansion in the equatorial disc, is discussed. In general,the flux of matter is found to reach a broad maximum at distances of the order of 500 AU from the star.Arguments are given that may be used to favour one wind velocity distribution over another. As a result of the improved quality of the data, a deeper understanding of the constraints imposed on morphology and kinematics has been obtained.  相似文献   
78.
CNS+GNSS+INS船载高精度实时定位定姿算法改进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天文导航(CNS)、卫星导航(GNSS)和惯性导航(INS) 3种系统组合可提供高精度的定位定姿结果。实际工程中因INS长时间误差累积,以及系统硬件传输存在不可忽略的时间延迟,导致INS提供给CNS的预报粗姿态误差较大,恶劣海况下难以保障快速搜星,造成天文导航可靠性下降、姿态测量精度较低的问题。为此,本文提出了一种CNS+GNSS+INS高精度信息融合实时定位定姿框架,引入了等角速度外推措施,有效地解决了惯导信息延迟问题。通过高精度转台模拟恶劣海况下载体大角速度摇摆,验证了本文提出的改进算法的有效性。试验结果表明,该算法架构简单,性能可靠,显著提高了恶劣环境下星敏感器的快速、准确搜星能力,保障了三组合姿态测量的精度和可用性。  相似文献   
79.
石炭纪是地质演化历史上重要的时期,发生了全球规模的海西造山运动,晚古生代大冰期(LPIA)达到峰值,全球海平面频繁波动,导致古气候和古环境的剧烈变化。在华南,石炭纪中期,浅水碳酸盐岩台地相区广泛发育一套白云岩沉积。本文系统总结华南3个主要碳酸盐台地内白云岩的厚度及时代,识别出白云岩时空分布的差异性。结合石炭纪中期全球气候环境特征,认为冰期兴盛引发了全球海平面下降,导致华南各沉积盆地形成利于白云岩化的环境,白云岩得以发育。而白云岩时空分布的差异性可能与各沉积盆地独特的构造演化以及不同成岩模式有关。中下扬子碳酸盐岩台地白云岩的形成模式主要为萨勃哈模式和成岩早期浅埋藏的渗透回流模式,形成相对较薄的白云岩沉积;中南部和西南部碳酸盐岩台地白云岩的形成模式为渗透回流模式,成岩规模较大,沉积较厚。  相似文献   
80.
地震预测面临着地球内部的"不可入性"和大地震"非频发性"的问题,是极具挑战性且尚待解决的世界性科学难题之一(陈运泰,2009) .地震活动是断裂活动的直接体现,精定位的震源深度客观反映了断裂深部发生地震滑动变形的起始位置.断裂深部发生的慢滑动和重复地震等对揭示断裂深部行为具有重要的指示意义(Harris,2017).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