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21篇
  免费   107篇
  国内免费   158篇
测绘学   15篇
大气科学   118篇
地球物理   121篇
地质学   232篇
海洋学   22篇
天文学   132篇
综合类   29篇
自然地理   17篇
  2019年   2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74篇
  2010年   47篇
  2009年   29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33篇
  2006年   39篇
  2005年   37篇
  2004年   92篇
  2003年   52篇
  2002年   35篇
  2001年   30篇
  2000年   31篇
  1999年   15篇
  1998年   16篇
  1997年   13篇
  1996年   9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15篇
  1992年   15篇
  1991年   10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3篇
  1980年   1篇
  1979年   1篇
  1978年   1篇
  1977年   3篇
  1976年   3篇
  1975年   1篇
  1970年   1篇
  1952年   1篇
  1950年   2篇
  1949年   1篇
  1943年   1篇
  1940年   1篇
  1937年   4篇
  1934年   2篇
  1933年   9篇
  1928年   1篇
  1927年   2篇
  1926年   1篇
  1924年   6篇
  1923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68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The optical observations of the type Ic supernova(SN Ic) SN 2012 ap in NGC 1729 are presented. A comparison with other SNe Ic indicates that SN 2012 ap is highly reddened(with E(B- V)host~0.8 mag) and may represent one of the most luminous SNe Ic ever observed, with an absolute V-band peak magnitude of ~-19.3±0.5 mag after extinction correction. The near-maximum-light spectrum shows wide spectral features that are typical of broad-lined SNe Ic. One interesting feature in the spectrum is the appearance of some narrow absorption features that can be attributed to the diffuse interstellar bands, consistent with the large reddening inferred from the photometric method. Based on the light curves and the spectral data, we estimate that SN 2012 ap produced a56 Ni mass of ~ 0.3 ± 0.1M in the explosion, with an ejecta mass of 2.4+0.7-0.7M and a kinetic energy of E5K= 1.1+0.4-0.4× 102 erg. The properties of its progenitor are also briefly discussed.  相似文献   
72.
小波变换是一种广泛应用的信号处理技术,它具有良好的时—频局部化特性。本文探讨了小波变换在分解重力异常中的应用。同时,利用计算机对重力资料的三维定量解释,进行了初步试算。通过东昆仑地区实际资料处理,认为这二种方法在重力资料处理解释中,具有快速、简捷的特点。  相似文献   
73.
给出红外点源IRAS 20231 3440附近恒星形成区近红外.JHK’和H2成像观测结果,以及与该IRAS点源成协的近红外点源IRS1的K波段分光观测结果..JHK’观测显示该区域存在嵌埋的年轻星天体,H2窄波段观测揭示了若干个氢分子发射结点,其中有几个结点排列成线形,暗示分子氢喷流的存在.喷流的北部与已知观测的分子外流成协,表明二者之间存在联系.喷流的走向提示IRS1可能是其激发源,对IRS1的K波段分光观测给出了进一步的证据.从近红外、MSX及IRAS资料估计出IRS1的能谱分布,表明它是一个处于ClassI状态的中等质量的年轻星天体.  相似文献   
74.
GPS实时监测和预报电离层电子含量   总被引:7,自引:2,他引:5  
GPS能高精度地实时监测电离层总电子含量(TEC)变化,对纠正单频GPS接收机电离层延迟和监测电离层活动及其所反映的太阳活动规律具有重要意义.上海地区GPS综合应用网的建立,为监测长江三角洲地区电离层变化提供了宝贵的资料,利用这些双频GPS接收机的连续观测资料,可近实时地监测和预报该地区电离层总电子含量,其内外符精度和外推预报30分钟的精度均优于0.4m.  相似文献   
75.
We investigate the linear amplitude of mass fluctuations in the universe, σ8, and the present mass density parameter of the Universe, Ωm, from statistical strong gravitational lensing. We use the two population model of lens halos with fixed cooling mass scale Mc = 3×1013h-1M⊙ to match the observed lensing probabilities, and leave σ8 orΩm as a free parameter to be constrained by the data. Another varying parameter, the equation of state of dark energy ω, and its typical values of -1, -2/3, -1/2 and -1/3 are investigated. We find that σ8 is degenerate with Ωm in a way similar to that suggested by present day cluster abundance as well as cosmic shear lensing measurements: σ8Ω0.6m≈0.33. However, both σ8≤0.7 and Ωm≤0.2 can be safely ruled out, the best fit is when σ8 = 1.0, Ωm = 0.3 and ω= - 1. This result is different from that obtained by Bahcall & Bode, who gave σ8 = 0.98±0.1 and Ωm = 0.17 ±0.05. For σ8 = 1.0, the higher value ofΩm = 0.35 requires ω = -2/3 and Ωm = 0.40 require  相似文献   
76.
给出了受摄限制性三体问题平动点线性稳定性的一个判断条件.条件只与平动点切映像的特征方程系数有关,使用方便.用判断条件,讨论了Robe问题平动点在阻力摄动下的线性稳定性,得到了Hallan等给出的Robe问题平动点在阻力摄动下的线性稳定范围.并改进了Giordanoc等的结果.  相似文献   
77.
回顾了日冕磁的研究历史,介绍了我们首镒提出的日冕磁场的微波诊断方法及其应用的带来的启迪,提出进一步开展日冕磁场及其相关研究的建议。  相似文献   
78.
在8000至8670的波长范围内,利用一个由144颗恒星光谱组成的光谱厍,我们对57个巨椭圆和S0星系(M_B<-21)的光谱和它们的平均光谱进行了光谱合成.这个光谐库包括了光谱型为G,K和M的巨星和矮星,它具有的金属丰度[Fe/H]覆盖了-0.1到-0.5的范围,表面重力log g为1.0至5.0.光谱合成的结果表明:巨椭圆和S0星系的金属丰度约为太阳的一倍半;有效表面重力分布在3.2—4.1的范围内;矮星在8400附近光的贡献可与巨星相比较.  相似文献   
79.
在Li&Yang (2 0 0 1 )所给出的局部对流理论的基础上 ,我们进一步采用梯度型方案给出了非局部对流理论 ,并将它用于太阳模型中。这一理论考虑了恒星对流区内的非局部效应 ,它得到了一个与原来用混合长理论或局部理论给出的结果有所区别的对流区 ,扩散效应很明显。但是 ,目前我们的理论还不能处理时间相关的对流以及对流超射等问题。这些问题将在后续工作中加以考虑。当把这一理论应用于太阳模型中时 ,我们发现它对标准太阳模型的改正非常微小。我们讨论了这一现象 ,并对其加以解释  相似文献   
80.
湿法浸取硫酸镍工艺研究中,净化提纯工艺采取了蒸发浓缩浸液、分步沉淀杂质的技术方案。中试表明,采用此种工艺生产效率很低,还导致生产流水线上的设备匹配性差。为此,作者提出了二次浸取的技术方案。实验室及中试试验表明:采用二次浸取工艺替代蒸发浓缩工艺,行之有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