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51篇
  免费   231篇
  国内免费   177篇
测绘学   168篇
大气科学   42篇
地球物理   153篇
地质学   372篇
海洋学   168篇
天文学   11篇
综合类   44篇
自然地理   101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19篇
  2022年   34篇
  2021年   53篇
  2020年   45篇
  2019年   45篇
  2018年   35篇
  2017年   48篇
  2016年   26篇
  2015年   59篇
  2014年   42篇
  2013年   49篇
  2012年   48篇
  2011年   66篇
  2010年   60篇
  2009年   67篇
  2008年   66篇
  2007年   48篇
  2006年   44篇
  2005年   48篇
  2004年   30篇
  2003年   24篇
  2002年   20篇
  2001年   22篇
  2000年   17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8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1篇
  1976年   1篇
  195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5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目前火山岩储层评价的主要依据是储集空间类型和孔渗参数,但储集空间类型与物性参数之间的关系尚不明确。为此,依据松辽盆地全取心井(营一D1井和营三D1井)开展营城组火山岩孔缝单元类型研究及其与孔渗参数关系的分析,取得如下主要认识。首先,研究区火山岩主要发育5种原生孔隙、3种次生孔隙、3种原生裂缝和3种次生裂缝;根据发育过程、分布排列特征的相似性,把储集空间归并为7种孔隙类和2种裂缝类;将上述孔隙类与裂缝类划分为7种组合类型,即7型孔缝单元,分别为①型离散气孔类-次生裂缝类组合型、②型定向气孔类-脱玻化类-次生裂缝类组合型、③型离散粒间孔类-溶蚀孔类组合型、④型离散粒间孔类-溶蚀孔类-原生裂缝类组合型、⑤型离散粒间孔类-溶蚀孔类-次生裂缝类组合型、⑥型定向粒间孔类-溶蚀孔类-次生裂缝类组合型和⑦型裂缝类组合型。其次,对比按孔隙单元拟合孔渗关系与按整体拟合孔渗关系的函数斜率,7型孔缝单元可划分为3组,即,略低于总体拟合函数(A组)的①型和②型孔缝单元,略高于总体拟合函数(B组)的③型、④型、⑤型和⑥型孔缝单元,远远高于总体拟合函数(C组)的⑦型孔缝单元。第三,除②型单元和⑦型单元之外的其他5型单元的储层物性较好;各型孔缝单元的孔喉分选系数随孔喉半径均值增大而增大,储层非均质性变强;多数孔缝单元具有复杂的岩性-岩相组合;孔缝单元分布与火山机构类型和相带关系密切。第四,依据孔缝单元的孔渗条件和孔渗相关拟合函数可知,应该依据孔缝单元进行储层评价分析,即使赋存于相同岩性的①型、②型单元也需要分别对待。  相似文献   
992.
以松嫩平原西部的典型沙漠化区泰来县为例,利用遥感、地理信息系统和野外调查获取了3期土地利用和沙漠化分布数据,分析了土地利用变化及其沙漠化动态响应。结果表明:①土地利用程度变化大多趋于加重趋势,其中1986~2000年加重趋势迅猛,2000~2005年加重趋势有所减缓;②沙漠化土地面积总体趋势逐渐增加,前期以40.7hm2/a的速度增加,后期以8hm2/a的速度增加,增加速度明显减慢,其中低覆盖度草地和林地发生沙化的几率最高;③土地利用方式未变化的土地以沙漠化减轻为主,而土地利用方式发生变化的土地,前期以沙漠化加重为主,后期以减轻为主,与土地利用程度变化相一致。  相似文献   
993.
张旭亮  宁越敏 《地理科学》2010,30(4):481-488
区域内实体经济的发展差异是最终导致并形成中国区域经济的总体发展差异的原因,研究区域协调发展势必要对诸多实体经济差异进行深入分析。利用2000~2009年间的相关统计数据,借鉴并融合不同学科的经典研究方法,对中国总体及省际层面的商品交易市场发展差异进行了测度。结果表明,中国商品交易市场相对差异先增大后稍收敛,但总体呈增大的趋势;省际发展空间分布呈似"胡焕庸线"弱带,即呈东西两头较强的哑铃状。并着重从核心因素、主要因素和助推因素等三大方面7个影响因素对产生差异的机理进行了深入地分析。  相似文献   
994.
基于WRF模式的陕西两次区域性秋季暴雨的数值模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2005年陕西秋淋天气明显且偏晚,通过WRF模式对秋淋期间的两次区域性暴雨模拟结果显示,暴雨雨带走向、强降雨中心位置以及强降水出现的时间段等都与实况基本吻合,预报时效可达36-48小时;模式能成功地模拟出暴雨的主要影响系统和不同时段的风场演变变化.分析表明,利用该模式可以对不同类型暴雨进行机理分析和研究,能够作为未来客观预报陕西转折性天气和暴雨天气一种新的技术手段和工具.  相似文献   
995.
氧化条件对样品有机碳同位素测定的影响因素讨论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有机碳同位素在全球变化、古气候和古环境恢复研究中的应用日益广泛和深人。有机碳同位素分析的基本原理是在高温下过量的氧气中将样品有机物氧化为CO2,通过分离纯化得到纯净的CO2气体送人质谱测定其护δ13C值。 在已发表文章中,对于有机碳同位素的研究,人们所采用的氧化温度和氧化时间都有很大差异,但很少系统地研究有机碳同位素分析氧化条件对样品有机碳同位素测定结果的影响。为了解不同的氧化条件是否会造成样品的有机碳同位素分馏,以及不同氧化条件对样品有机碳同位素测定结果的影响程度,笔者采用封管法,选取了不同类型的样品(有机碳标准、植物、表土、黄土以及红粘土等),采用不同的氧化温度:500℃,550℃,650℃,750℃,850℃,900℃以及950℃等,恒温2.5 h,然后炉冷至室温。 实验结果表明:氧化温度为850℃,恒温时间为2.5 h,对于有机碳标准、植物、表土和较年轻的黄土样品,足以确保样品有机质氧化充分,δ13C值达到稳定,不会产生同位素分馏。 但对于深层黄土和红粘土样品,氧化温度为850℃,恒温时间为2.5 h,其δ13C值不能达到一个稳定值,仍有偏正趋势。这可能是由于深层样品成岩化作用强,样品中含有一些含碳的矿物包裹体,随温度上升到一定程度,才逐渐分解,释放出气体。对于深层黄土和红粘土样品,采用850℃甚至更高的氧化温度其δ13C值仍未达到稳定,合适的氧化温度需进一步的研究来确定。  相似文献   
996.
Based on the data of δ18O in surface snow, snow pits, meltwater and the glacier-fed river water at Baishui Glacier No.1, Mt. Yulong, the isotopic fractionation behaviors in the typical monsoonal temperate glacier system in winter and summer were compared. The results indicate that the isotopic fractionation degree in summer is greater than that in winter, suggesting that the snow/ice melting is more intense in summer. Moreover, whenever it is in winter or summer, from surface snow to meltwater, and to glacier-fed river water, the gradient of δ18O with altitude gradually increases. This shows that the degree of isotopic fractionation gradually strengthens when surface snow is being converted into meltwater and finally into glacial river water, which suggests that the influence of post-depositional processes on δ18O gradient in the monsoonal temperate glacier region differs spatially.  相似文献   
997.
贵州高原北部发育平缓丘丛和深切峰丛2种喀斯特地貌组合,保存于喀斯特山间盆地的河流阶地对区域地貌演化具有指示意义。本文根据阶地发育特征和光释光(OSL)测年,分析阶地形成的时代和动力,结合区域地质背景,探讨构造抬升和河流侵蚀对黔北喀斯特地貌演化的驱动作用。结果显示,绥阳盆地T1阶地时代18.8~8.2 ka,T2时代144.4~104.1 ka;旺草盆地T1年龄为5.5 ka,T2年龄为45.1 ka。绥阳盆地阶地以漫滩相沉积物为主,旺草盆地阶地则多切割了白云岩基岩。分析认为,气候条件影响了阶地的沉积过程,但差异性构造抬升应为区域河流阶地差异发育的主要因素。阶地测年显示,旺草盆地的河流平均下切速率明显高于绥阳盆地,表明芙蓉江流域构造抬升和河流下切强度明显高于洋川河。在差异性构造抬升和河流侵蚀综合作用下,北部大娄山区形成了深切的喀斯特峰丛-峡谷地貌,南部乌江中游流域则发育以平坦盆地和宽缓丘丛为主的地貌组合。  相似文献   
998.
首先分析月球探测的驱动力,接着分四个阶段回顾近50年的月球探测活动,包括每个阶段的主要特征、代表性的探月计划和所取得的重要成果。最后介绍各个航天大国即将开展的月球探测项目,并描述我国的月球探测计划。  相似文献   
999.
基于空间认知理论的移动导航电子地图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空间认知理论和移动环境下的硬件与用户需求,提出适应LBS使用环境的“以满足空间认知需求”的导航地图制作方案。根据用户的导航请求,将对用户有重要认知价值的地理信息从空间数据库中提取出来,并按照不同于传统制图综合原则的“认知简化”原则制作简化路线图以缓解目前在LBS应用中存在的地图数据与屏幕大小的矛盾,适应移动环境下用户的多行为状态和终端硬件特点,在LBS应用服务中具有较高的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1000.
首先分析了法方程稳定性对平差解算结果的影响。为减弱法方程对平差解算结果的影响,采用矩阵分解方法直接对系数矩阵进行矩阵分解,以求解最小二乘最小范数解替代原来最小二乘的法矩阵求逆运算,从而克服法方程求逆造成的解算稳定性差和病态性问题。实验分析结果表明基于矩阵分解的平差解算精度和可靠性较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