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475篇
  免费   765篇
  国内免费   1259篇
测绘学   629篇
大气科学   432篇
地球物理   603篇
地质学   2121篇
海洋学   813篇
天文学   50篇
综合类   294篇
自然地理   557篇
  2024年   27篇
  2023年   76篇
  2022年   196篇
  2021年   273篇
  2020年   212篇
  2019年   264篇
  2018年   206篇
  2017年   179篇
  2016年   198篇
  2015年   277篇
  2014年   223篇
  2013年   298篇
  2012年   318篇
  2011年   317篇
  2010年   320篇
  2009年   268篇
  2008年   320篇
  2007年   283篇
  2006年   292篇
  2005年   191篇
  2004年   162篇
  2003年   114篇
  2002年   111篇
  2001年   126篇
  2000年   99篇
  1999年   41篇
  1998年   18篇
  1997年   9篇
  1996年   7篇
  1995年   7篇
  1994年   10篇
  1993年   7篇
  1992年   9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4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4篇
  1984年   6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1篇
  1980年   1篇
  1979年   2篇
  1972年   1篇
  1970年   1篇
  1965年   1篇
  1957年   2篇
  1956年   1篇
  1954年   4篇
  195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549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31 毫秒
971.
安徽省公益性水工环地质工作需求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潘国林  吴泊人 《安徽地质》2012,22(1):55-58,62
水工环地质是与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紧密结合并为它服务的一项工作,社会需求是水工环地质工作存在和发展的前提条件。由于种种原因,安徽省围绕社会需要开展的水工环地质工作前瞻性和战略性仍显不足,至今没有完全摆脱紧跟追随的被动局面。本文在总结安徽省水工环以往工作成果的基础上,分析了存在的问题,并结合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对水工环地质工作的布署和发展方向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972.
在深入探讨皮羌走滑断裂对构造裂缝控制作用的基础上,应用ANSYS有限元方法,模拟区域差应力、走滑断裂宽度和走向等因素影响下构造裂缝分布发育的规律.模拟结果表明,构造裂缝带宽随区域差应力增大呈线性增大,随断裂带宽度增大呈线性减小,随断裂走向与区域差应力夹角增大呈线性减小;施加的区域差应力值是影响构造裂缝发育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973.
水岩坝钨锡矿田位于桂东北姑婆山花岗岩体西南边缘,其成矿作用与姑婆山花岗岩体密切相关。为精确厘定其成矿年代,本文首次对烂头山矿床含钨石英脉中的白云母进行了40 Ar-39 Ar测年,获得白云母坪年龄为162.5±1.2 Ma,相应的等时线年龄为162.0±1.9Ma。表明其成矿年龄为162Ma左右,与姑婆山花岗岩体主体年龄一致,为燕山早期岩浆作用的产物。该成果为深入认识桂东北钨锡成矿年代学格架及成矿动力学背景提供了新的年代学证据。  相似文献   
974.
广西佛子冲铅锌矿床地质地球化学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佛子冲铅锌矿床位于南岭成矿带中部南缘、博白-岑溪深断裂带北端。矿体产于奥陶系浅变质钙质碎屑岩和泥质灰岩中,主要受北北东向断层和岩体与地层接触面控制。本文通过对佛子冲铅锌矿床104号矿体中石英、闪锌矿和方解石包裹体均一温度的测定,对硫、铅、氢、氧等同位素的组成研究,以及根据闪锌矿Rb-Sr等时线年龄132±3 Ma,认为佛子冲铅锌矿属于与岩浆期后流体作用有关的燕山期中-高温热液矿床。  相似文献   
975.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水资源供需矛盾日益突出。特别近几年,我国西南、西北、华北等许多地区发生持续干旱,当地的人畜用水极度困难。抗旱找水打井工作十分迫切。针对我国基岩水井取水存在部分水井出水量偏低的状况,从基于水井压裂机理、压裂液、压裂工艺等方面开展了分段压裂增水技术研究工作,并进行了试验。成功探索出一套适合我国国情的水文水井用水力压裂技术,为我国合理开发和利用地下水资源,缓解基岩山区水资源紧张提供了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976.
利用氨水-氯化铵体系在pH 9~10时具有缓冲能力的特点,以其作为沉淀剂成功合成了镁铝水滑石(Mg3Al-Cl-LDHs),采用XRD、FT-IR、TG-DTA等手段对材料结构进行表征,并测试了合成Mg3Al-Cl-LDHs样品对溶液中Cr(Ⅵ)的吸附性能。研究结果表明,缓冲溶液法制备的Mg3Al-Cl-LDHs材料晶相单一,晶面生长的有序程度较高,结晶度较好。晶胞参数a=0.3106 nm,c=2.367 nm,粒子尺寸约为36.44 nm。其热分解过程包括水滑石层间结构水脱除和层板羟基脱水、氯离子分解两个步骤。Mg3Al-Cl-LDHs对Cr(Ⅵ)的吸附主要发生在0~1 h内,随着时间的增长吸附量先增加后趋于平缓;温度对Cr(Ⅵ)吸附量影响不大,在常温下即可进行;随着pH值的减小,饱和吸附量先增大后减小,在pH 6时吸附效果较好;2价与3价竞争阴离子比1价阴离子对吸附性能的影响更大。在最佳吸附条件下,Mg3Al-Cl-LDHs对Cr(Ⅵ)的饱和吸附量可达58.73 mg/g,有望应用于实际Cr(Ⅵ)废水处理。  相似文献   
977.
贵州“三稀”元素矿床特征及找矿前景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三稀"元素是现代高精尖科学技术重要的战略资源。本文总结和分析了贵州典型"三稀"元素矿床的基本特征,将"三稀"元素矿床划分为沉积、热液和岩浆作用3种成因和9个类型,并对不同类型矿床的资源潜力进行了探讨。分析认为,沉积、热液成因"三稀"元素矿床是地质找矿重点,黑色岩系型、含煤岩系型、铝铁岩系型、磷块岩系型"三稀"元素矿床具有重大资源潜力,铅锌矿型、汞锑金矿型"三稀"元素矿床具有富集度高和独立成矿优势。对现有优势矿床及其含矿岩系开展"三稀"元素资源潜力的再评价是发现共(伴)生"三稀"矿产的有效途径,也是构建资源节约型、环境保护型社会的时代要求。  相似文献   
978.
采用共沉淀法和离子交换法实现了谷氨酸与Zn/Al水滑石的插层组装,并采用X射线粉末衍射、差热分析、红外光谱表征了谷氨酸插层水滑石的结构,并在模拟胃液和肠液中测试了复合材料中谷氨酸的缓释性能。结果表明,合成的水滑石前躯体(LDHs-NO3)结构规整、晶相单一,层间距为0.879 nm;2种方法合成的谷氨酸插层水滑石,其层间距分别增加到1.251 nm和1.334 nm,可以推测谷氨酸以垂直方式分布于水滑石层间。插层后水滑石样品在1588 cm-1和1346 cm-1处出现了谷氨酸中羧酸根的不对称伸缩振动和对称伸缩振动峰,也佐证了氨基酸插层成功。谷氨酸插层水滑石后,其热稳定性大大提高,热分解温度由230℃升高至397~434℃。与物理混合法相比,谷氨酸与水滑石复合后增加了谷氨酸的耐酸性,使其具有较好的缓释性能。谷氨酸释放曲线符合Bhaskar方程,表明微粒间的扩散作用是谷氨酸分子释放的限速步骤。LDHs-Glu经海藻酸钠包裹后,在模拟肠液中缓慢释放而在模拟胃液中不释放,起到了肠液定向释放的效果。  相似文献   
979.
湖南张家界三岔和贵州遵义黄家湾在下寒武统黑色岩系中发育有镍钼多金属矿床,这是华南乃至全球这类矿床的2个典型实例。通过对其进行系统的矿相显微镜、电子探针以及扫描电子显微镜观测分析,分析了成矿岩系的矿物学特征,并进一步根据矿物结构、组成与共生关系,结合地质背景,讨论了矿床成因。结果显示,非矿层中的金属矿物类型较为单一,主要是黄铁矿;而矿层中发现的矿物种类丰富,主要包括"碳硫钼矿"、针镍矿、黄铁矿、胶磷矿等,其中"碳硫钼矿"和针镍矿分别是钼与镍的主要赋存形式。认为钼主要来自于海水,镍主要来自于热水(液)流体,矿床为海水-热水(液)-生物复合成因。这些研究结果为此类矿床研究提供了新的矿物学基础研究资料,并且有助于加深对矿床成因的认识。  相似文献   
980.
中国非海相白垩纪腹足类组合序列和分布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中国白垩纪非海相腹足类可划分为4个组合:1)早白垩世凡兰吟期巴列姆期Probaicalia vitimensis-Ptychostylus-口盖化石Reesidella robusta组合;2)早白垩世阿普特期阿尔必期Bellamya clavilithiformis-Mesocoshliopa cretacea-Zaptychius costatus-Brotiopsis组合,由于环境的不同,这一组合可分为2个亚组合:Brotiopsis亚组合和Bellamya clavilithiformis-Mesocoshliopacretacea-Zaptychius costatus亚组合;3)晚白垩世科尼亚克期中马斯特里赫特晚期Mesolanistes nanxiongensis组合,由于产出的层位不同,这一组合又可分为2个亚组合,Mesolanistes ziziformis亚组合和Mesolanistes-nanxiongensis亚组合;4)晚白垩世马斯特里赫特期最晚期Palaeoancylusna nxiongensi组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