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919篇
  免费   1351篇
  国内免费   1913篇
测绘学   626篇
大气科学   1198篇
地球物理   1249篇
地质学   3580篇
海洋学   966篇
天文学   112篇
综合类   527篇
自然地理   925篇
  2024年   41篇
  2023年   125篇
  2022年   343篇
  2021年   404篇
  2020年   350篇
  2019年   364篇
  2018年   356篇
  2017年   344篇
  2016年   362篇
  2015年   409篇
  2014年   396篇
  2013年   455篇
  2012年   480篇
  2011年   477篇
  2010年   498篇
  2009年   426篇
  2008年   367篇
  2007年   373篇
  2006年   323篇
  2005年   286篇
  2004年   273篇
  2003年   229篇
  2002年   314篇
  2001年   271篇
  2000年   198篇
  1999年   151篇
  1998年   88篇
  1997年   89篇
  1996年   63篇
  1995年   67篇
  1994年   55篇
  1993年   49篇
  1992年   30篇
  1991年   25篇
  1990年   15篇
  1989年   17篇
  1988年   12篇
  1987年   7篇
  1985年   9篇
  1984年   4篇
  1983年   6篇
  1982年   3篇
  1981年   2篇
  1980年   3篇
  1979年   6篇
  1978年   6篇
  1977年   2篇
  1976年   2篇
  1958年   2篇
  195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918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2 毫秒
51.
In this part ot the paper theoretical wind-wave spectra nave been derived oy (I) expressing the spectrum in series composed of exponential terms; (2) assuming that the spectrum satisfies a high order linear ordinary differential equation; (3) introducing proper parameters in the spectrum; and (4) making use of some known charateristics of wind-wave spectrum, for instance, the law governing the equilibrium range. The spectrum obtained contains the zero order moment of the spectrum m0, the peak frequency ω0 and the ratio R =ω/ω0 (ω being the mean zero-crossing frequency) as parameters. The shape of the nondimensional spectrum S(ω) = ω0S(ω)/m0(ω=ω/ω0) changes with R and theoretically reduces to a Dirac delta function δ(ω-1) when R = 1. A spectrum of simplified form is given for practical uses, in which R is replaced by a peakness factor P=S(1).  相似文献   
52.
Dynamics of subtidal flow in the Taiwan Strait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Two current meter moorings were deployed in the Taiwan Strait from 3 April to 5 May 1983. The data indicate that the subtidal flow in this rather wide strait can be separated into two parts: the mean flow and wind-driven flow, which make about equal contributions to the overall flow. The mean flow is probably originates from branching of the Kuroshio through Bashi Channel. The magnitude of the current is nearly 30 cm sec–1 flowing northward, and the corresponding along-strait sea surface slope is on the order of 10–7. The residual flow is a local wind-driven flow, and reaches a frictionally balanced state in about 4 hr. Assuming a linear drag law for the bottom stress, a hindcast scheme is constructed and the results compare well with the observations.  相似文献   
53.
本文所依据的分析样品是取自珠江最大的一个河口湾伶仃洋中部的水下钻孔岩芯,其底部到达花岗岩基底。通过对第四纪有孔虫群与孢粉化石带特征的分析,阐明在相同的钻孔岩芯中,有孔虫分布变化所反映的古沉积环境特征与孢粉分析的古气候特征较为吻合,并与相应的沉积相对应,结合 ̄(14)C和 ̄(230)Th/ ̄(232)Th比值法测年数据,从而较好地重塑本区晚更新世中期以来的地质历史。  相似文献   
54.
揭示了葵花岛构造区浅层气规模小、埋藏浅、分布散、压力低、储层松散等分布特点,根据沉积环境和地质特征,推测浅层气为生物甲烷气,但并不完全排除是热生甲烷次生气藏的可能性,探讨了浅层气潜在的工程危害并提出相应防治措施,为今后海洋工程建设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55.
本文结合莱西市水资源管理的基本特性,采用人机交互管理方式,成功地运用地理信息系统(GIS),实现了界面良好的莱西市水资源信息系统的各种功能,为规范水资源业务管理的程序、开展地区水资源管理信息系统化建设,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56.
秦皇岛昌黎黄金海岸的沙丘沉积和发育机理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昌黎黄金海岸长40km,分布1~1.5km宽的风成沙丘。主沙丘链高30~40m,顺岸线分布,与其斜交数列新月形横向沙丘链。沙丘以中细砂组成,分选极好,层理构造十分丰富。距今3~4ka以前,沙坝形成时就开始形成沙丘;1915年滦河新三角洲发育以来增加了风沙的输沙量,增高沙丘和扩宽了沙丘带。  相似文献   
57.
报道了泉州市潮间带贝类的种类、数量及其生态分布。经记录整理、鉴定共得标本125种,隶属于3纲、46科和84属。其中,多板纲3种,双壳纲63种,腹足纲59种。根据它们对温度的适应性质可分为4个类群:暖温带种占5.6%;亚热带种占40.8%;广温广布种占48.0%;热带种占5.6%。  相似文献   
58.
黄海海域陆相中生界地震反射特征及靶区优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前人对黄海海域油气勘探成果,作者对北黄海盆地,南黄海盆地北部坳陷陆相中生界进行了研究。结果认为:黄海海域陆相中生界分布广、厚度大、具有良好的生、储、盖组合,是该区下步油气战略性调查的首选目标。并提出北黄海陆相中生界油气勘探应以东部凹陷为主,同时兼顾中部凹陷。南黄海北部坳陷近期油气勘探重点应选择北部凹陷和加大东北凹陷的研究力度。南黄海南部坳陷陆相中生界油气勘探重点放在南五和南七凹陷。  相似文献   
59.
基于GIS的无人机地面监控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熊自明  葛文 《海洋测绘》2007,27(4):54-56
在分析无人机领域飞行数据特征的基础上,设计实现了一套功能较为完善的无人机地面监控系统。该系统主要完成了无人机飞行状态实时显示、航线规划和航线回放等功能模块。系统借助于G IS技术,导入矢量形式的电子地图,利用丰富的地理信息来辅助实现无人机的地面监控,在V isual C 6.0开发环境下利用基于异步方式和事件驱动方式的串口通信实现了系统与地面控制站的通信,利用地图控制文件实现了地图数据的调度,利用显示缓存实现了视图实时刷新。经过实际联调,系统运行良好,实用性较好。  相似文献   
60.
对广东省珠海市海域球形棕囊藻Phaeocytstis globosa赤潮进行了现场采样及除藻研究,发现3种除藻剂对球形棕囊藻囊泡作用效果存在较大差异。对球形棕囊藻生活史及特征进行了研究,在实验室条件下培养出直径6mm球形棕囊藻囊泡,其生长周期约为14d。实验结果表明,囊泡的形成是球形棕囊藻应对恶劣环境的表现之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