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0篇
  免费   64篇
  国内免费   49篇
测绘学   23篇
大气科学   19篇
地球物理   65篇
地质学   105篇
海洋学   14篇
天文学   2篇
综合类   14篇
自然地理   21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9篇
  2021年   10篇
  2020年   9篇
  2019年   18篇
  2018年   9篇
  2017年   8篇
  2016年   14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16篇
  2012年   11篇
  2011年   11篇
  2010年   18篇
  2009年   18篇
  2008年   12篇
  2007年   9篇
  2006年   9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12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3篇
  1997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0年   1篇
  1964年   1篇
  195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6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1.
根据断层错动资料和小地震的平均震源机制解结果,运用弹性力学的叠加原理,对临汾裂谷作三维有限元模拟,反演其构造应力场。结果表明,临汾裂谷现今主要受南东东-北西西向引张力作用,辅之以北东-南西方向的挤压,同时在裂谷的中心叠加有底层拖曳的深部作用。  相似文献   
12.
华北地区的地震层面成象   总被引:19,自引:8,他引:19  
本文根据华北地区(东经110.5°-123.0°,北纬30.5°-41.5°)1981-1984年间7520条P波到时资料,利用正交投影法重建了该区的地壳和上地幔的三维速度结构,应用数字图象处理技术获得了不同深度(横切片)的速度图象。层面成象的结果表明:1.华北地区的地震波速度存在明显的横向不均匀性。2.华北地区的大地震几乎都发生在高速、低速区的过渡带上。3.深度为14km的层面速度图象与熟知的地质构造非常相似;深度为75km的层面速度图象存在三个明显的低速区,它们分别位于郯庐断裂带、太行山前断裂带和山西断陷带,这一结果有利于关于上述地区为大陆裂谷带的认识。 本文在获得三维速度图象的同时,还重新确定了该区的129个地震的震源位置。  相似文献   
13.
阜康典型荒漠C3植物稳定碳同位素值的环境分析   总被引:26,自引:3,他引:23  
通过对阜康典型荒漠C3植物稳定碳同位素值的分析。叶片炭同位素值在-23‰和-29‰之间变化,其中主要在-27‰附近波动。这与前人报道的世界上其他地区荒漠植物碳同位素值的变化非常一致。降水可以改变叶片碳同位素值的大小,降水越多,叶片碳同位素值越负,它们的变化幅度有物种的依赖性。叶片碳同位素值也受植物生长形式或期望寿命的影响,木本植物或寿命长的植物叶片碳同位素值要高。分析表明,利用该区土壤或陆相沉积中有机质碳同位素值可以判断气候的干湿变化:土壤或陆相沉积中有机质碳同位素值越高,气候则越干燥。  相似文献   
14.
论述陕西省成为西部经济开发“桥头堡”的优势,以及陕西省自身经济发展的不足,提出陕西经济提高的构想,以及成为西部开发“桥头堡”的战略思想。  相似文献   
15.
16.
介绍了伽马射性脉冲计数和米测温的工作原理,总结了已知温泉附近伽马射性脉冲计数和米测温特点:张性断层上方具有较高的伽马射线脉冲计数;在脉冲计数最大测点做伽马能谱测量得出该地铀元素含量较高;米温结果显示该地具有较高的热背景值。依据上述特征,在同一断层的另一泉水出露地区,开展了伽马射线脉冲计数和米测温工作,但伽马射线脉冲计数较小,米测温没有发现有利的地热背景值。泉水化学分析表明,未知区泉水来自浅地表水。地表露头也显示该处断裂后期改造强烈,且形成长达300m的压性断裂带,不宜形成储热构造。  相似文献   
17.
针对气象资料难以满足高斯分布的情况,引进了具有耐抗性的三组耐抗线方法,分析了满足不同信度情况下最小二乘回归和三组耐抗线的差异,并用西藏近30 a气温资料进行了检验。结果表明三组耐抗线方法比最小二乘法研究气候变化趋势有明显优势;采用最小二乘法得到的西藏气候变暖估计偏高。  相似文献   
18.
滇池水环境污染的工程治理综述   总被引:9,自引:1,他引:9  
滇池污染治理工作已经进行了20多年,各级政府实施了60个治理项目,投资了几十个亿,但至今滇池水质改观并不明显。这主要是由于近年来滇池流域的社会经济发展迅速,城市及经济规模的急剧扩大,各种污水及固体废弃物的产生量也急剧增加。加上滇池地处盆地最低点,污染物基本上都随水流入滇池。而滇池所处地域地貌条件,决定了其径流面积小,水资源量少,蒸发量大,使滇池富营养化及生态恶化问题日趋严重,使滇池处于严重污染与水资源短缺的双重困难之中。滇池污染治理面临十分严峻的形势,需要在加大污染治理力度的同时,采取更直接有效的措施--通过建设主城区截污工程和外流域引水工程,来改善滇池水环境质量,加快污染治理进程。  相似文献   
19.
复杂地层构造的地震模拟,是地震勘探理论的重要问题。本文提出了一个模拟系统:用有限元素表示复杂地层构造,在此基础上应用射线轨迹法计算二维合成记录,从而得到复杂地层构造的理论剖面。这个系统可以用来模拟构造和岩性,为解释人员提供理论依据。 作者研制了适用于任意复杂地层构造计算的通用程序,并用以计算了某测线的一批模型,所得合成剖面由电视加以显示,最后对结果作了简单的分析讨论。  相似文献   
20.
椭球体是最具代表性的典型三维地电体之一,它三个轴的长短经过变化后可以和多种形状的地电体相似。因此,实现了椭球体电阻率的求解,就可以模拟绝大多数三维地电体的电阻率曲线。从拉普拉斯方程的求解出发,得到了均匀空间中存在的水平椭球体异常表达式,并用简单加倍的方法得到了均匀半空间中水平椭球体的视电阻率公式,结合倾斜旋转椭球体的视电阻率公式的规律,得到了倾斜椭球体的视电阻率公式,再进行一系列简化得到板状体。最后分析对比了均匀电场中旋转椭球体和板状体的视电阻率曲线的形态和规律。结论表明:旋转椭球体与板状体的视电阻率曲线的走向大体相似,且板状体的曲线相比旋转椭球体较缓和。对于低阻情况,在异常体顶部附近的视电阻率异常为零,异常体的倾向一侧有极小值,反倾向一侧有极大值,曲线随倾角α的增大而逐渐变陡。对于高阻情况,视电阻率的极大值出现在异常体顶部附近,两侧有极小值,倾向一侧的曲线较缓和而反倾向一侧的曲线较陡峭,随着倾角α的增大,视电阻率异常变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