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4篇
  免费   65篇
  国内免费   48篇
测绘学   32篇
大气科学   4篇
地球物理   68篇
地质学   129篇
海洋学   17篇
天文学   1篇
综合类   7篇
自然地理   39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8篇
  2021年   14篇
  2020年   11篇
  2019年   15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8篇
  2016年   8篇
  2015年   13篇
  2014年   12篇
  2013年   17篇
  2012年   13篇
  2011年   21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11篇
  2007年   15篇
  2006年   16篇
  2005年   15篇
  2004年   14篇
  2003年   9篇
  2002年   10篇
  2001年   13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1篇
  1977年   2篇
  197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9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61.
采用多阶段水解 -好氧串联工艺处理高浓度玉米淀粉废水。试验结果表明 :①废水经多阶段水解 -好氧工艺的水解段H1后 ,废水的 ρ(BOD5) /ρ(CODCr)从 0 .90提高到 0 .95 ;废水经水解段H2 后 ,废水的 ρ(BOD5) /ρ(CODCr)从 0 .81提高到 0 .97,说明水解段具有提高废水可生化性的功能。②在总水力停留时间 (HRT)为 6 0h、进水pH为 5 .9~ 6 .0 8和进水 ρ(CODCr)、ρ(BOD5)、ρ(NH+ 4)平均分别为 82 0 5mg/L、7395mg/L、16 0 .0mg/L的情况下 ,CODCr、BOD5和NH+ 4去除率分别达97.7%、99.1%和 88.1% ,出水水质达到或接近国家污水排放二级标准 (GB8978- 96 )。③各处理单元对CODCr、NH+ 4去除效果各不相同。  相似文献   
262.
The tectonic development of the Tarim block has experienced four stages, i. e. Earth's core accretion and block formation in the Precambrian, margin splitting, opening-closing and piecing up in the Early Palaeozoic, rift formation and plate unification in the Late Palaeozoic, and basin-mountain coupling and landform shaping in the Meso-Cenozoic, forming six ore-bearing formations and ore deposits of various genetic types in the Tianshan Mountains, Kunlun Mountains and Altun Mountains. In the peripheral areas of Tarim there are four giant intercontinental metallogenic belts passing through, the Central Tianshan and southwestern Tianshan belts in the former USSR and the Qinling-Qilian-Kunlun and Palaeo-Tethys belts in China. According to the macro-analysis on the nearly one thousand known deposits (occurrences) and geophysical-geochemical anomalies, and the information from reconnaissance in some areas, the region has very good prospects for mineral resources. Some of the metallogenic belts may well becom  相似文献   
263.
一种基于超曲面样条函数的三维空间插值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将二维曲面样条函数插值法进一步引申,提出一种基于超曲面样条函数进行三维空间插值的新方法,介绍超曲面样条函数的构造方法,给出利用该方法进行三维空间插值的数值实现过程。最后以插值形成三维空间规则数据场为例,证明利用超曲面样条函数法进行三维空间插值的可行性和准确性。  相似文献   
264.
地貌瞬时单位线研究进展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下载免费PDF全文
芮孝芳 《水科学进展》1999,10(3):345-350
自从Rodriguez-Iturbe等人开创了地貌瞬时单位线的研究以来,从理论上探讨用流域地形地貌参数定量流域水文响应,已成为近20年来水文学中最富有吸引力的研究课题之一。总结了基于Horton-Strahler河流分级和水系随机模型推导流域地貌瞬时单位线获得的主要研究成果,对地貌气候瞬时单位线作了综述。  相似文献   
265.
边界积分方程用于电阻率Zohdy反演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8,自引:2,他引:6  
研究利用边界积分方程进行电阻率Zohdy反演的有关技术,结果表明在探测区域划分为数千个单元的情况下,为节省正、反演过程中所需要的计算机内存和 CPU时间,可采取以下措施:(1)假定电位分块线性变化,可以使节点数目显著减少,这里每一块都包含若干个单元;(2)利用边界积分方程的特点,可事先计算并存储所有必要的边界积分值,供每一步迭代中调用;(3)利用边界积分方程所特有的数值延拓功能,可以进一步减少节点数目.为了说明这些手段的有效性,先给出了一个数值模拟成像结果,它清楚地表明基于边界积分方程的电阻率 Zohdy反演是快速而有效的,然后给出一个实测剖面的成像实例,成像结果经钻孔检验正确.  相似文献   
266.
基于地形特征的流域水文相似性   总被引:20,自引:3,他引:17  
孔凡哲  芮孝芳 《地理研究》2003,22(6):709-715
流域地形控制着地表径流的路径和累积水量的空间分布。地形指数ln(a/tanβ)反映了径流在流域中任一点的累积趋势以及重力使径流顺坡移动的趋势,流域地形可以用地形指数的空间分布来表示。地形指数可用作水文相似性指数,即具有相同地形指数的点对降雨具有相同的水文响应。TOPMODEL利用地形指数频率分布计算流域径流过程,可以认为:具有相同地形指数频率分布的流域具有水文相似性。分析认为长江流域上游的沿渡河流域与香溪河流域具有水文相似性,利用香溪河流域率定的模型参数计算的沿渡河流域径流过程,与实测过程拟合较好  相似文献   
267.
268.
三峡区间入库洪水实时预报系统研究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三峡区间的数字流域水系模型采用基于格网型的数字高程模型坡面流模拟方法和处理"洼地"的最短流程法构建,并以新安江模型为基础建立具有诸多特点的三峡区间流域水文模型;以水动力学理论为基础建立考虑水利工程影响的河川型水库洪水演进模型,并实现这两者的有机耦合。在GIS平台上,将三峡区间流域水文模型、库区洪水演进模型和流域水系生成模型在底层集成,研制了功能先进和完善的三峡水库实时洪水预报系统。该系统已安装在三峡总公司梯级水库调度中心,投入试运行。  相似文献   
269.
斑岩铜矿的源岩或源区探讨   总被引:50,自引:18,他引:50  
世界斑岩铜矿主要产于中亚-蒙古带,环太平洋带和特提斯带,上述三个地带分别为古生代、中新生代和新生代聚合板块最活跃的地区。还有少数斑岩铜矿产于前寒武纪造山带,推测类似的板块聚合的地质环境可能从前寒武纪就开始了。作者结合斑岩铜矿产出的地质环境分析,利用大量锶初始值、εNd(t),εSr(t)和REE等资料,说明成矿斑岩的源岩或源区与大洋玄武岩(或亏损上地幔)比较接近。由此推测成矿斑岩主要是洋壳或上地幔部分熔融的产物,但也有部分下地壳混合的证据。斑岩铜矿带在空间上与活动大陆边缘相吻合,与板块缝合带相伴生(产于板块缝合带的上盘);在时间上从洋壳俯冲(Subduction)到陆陆碰撞造山过程(Continent-continent collision orogeny)都有斑岩铜矿产生,因此,它们贯穿活动大陆边缘增生到岩石圈折沉整个过程。  相似文献   
270.
流域降雨径流时间序列的混沌识别及其预测研究进展   总被引:38,自引:2,他引:38       下载免费PDF全文
混沌和随机在本质上是两种不同的特征,对这两种特征的描述方法各不相同,确定流域降雨径流时间序列的混沌性和随机性是对其进行模拟和预测的重要基础。近10多年来,许多学者相继开展了流域降雨径流时间序列的混沌识别及其预测研究。着重回顾其中最为重要的相空间重构、混沌识别和混沌预测方法,对将混沌理论应用于降雨径流时间序列的限制条件(序列的数据量大小和数据噪声)也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