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600篇
  免费   3027篇
  国内免费   4346篇
测绘学   1715篇
大气科学   2843篇
地球物理   2982篇
地质学   7521篇
海洋学   2339篇
天文学   410篇
综合类   1225篇
自然地理   1938篇
  2024年   94篇
  2023年   257篇
  2022年   700篇
  2021年   892篇
  2020年   730篇
  2019年   789篇
  2018年   789篇
  2017年   754篇
  2016年   847篇
  2015年   886篇
  2014年   898篇
  2013年   1081篇
  2012年   1110篇
  2011年   1169篇
  2010年   1109篇
  2009年   1032篇
  2008年   1078篇
  2007年   975篇
  2006年   882篇
  2005年   741篇
  2004年   570篇
  2003年   497篇
  2002年   534篇
  2001年   470篇
  2000年   361篇
  1999年   343篇
  1998年   226篇
  1997年   203篇
  1996年   181篇
  1995年   156篇
  1994年   117篇
  1993年   109篇
  1992年   88篇
  1991年   54篇
  1990年   46篇
  1989年   49篇
  1988年   28篇
  1987年   21篇
  1986年   16篇
  1985年   18篇
  1984年   9篇
  1983年   12篇
  1982年   6篇
  1981年   7篇
  1980年   4篇
  1979年   8篇
  1978年   5篇
  1958年   4篇
  1957年   5篇
  1954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内蒙古沙麦岩体:正εNd(t)值的过铝质花岗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内蒙古沙麦岩体位于大兴安岭中段西坡,是二连浩特-东乌珠穆沁旗花岗岩带的重要组成部分。岩体中脉岩和围岩捕虏体较为发育,岩性组合主要为中细粒黑云母花岗岩和细粒似斑状花岗岩。在化学成分上,沙麦岩体以铝弱过饱和,富硅,全碱含量中等和低磷为特点,标准矿物中刚玉分子大于1%,可归为过铝质 S 型花岗岩。在稀土元素和微量元素组成上,岩体富 Rb、Th、U、Ta,贫 Ba、Sr、P、Ti,Rb/Sr 比值高,K/Rb 比值低,Eu 负异常明显。在 Nd 同位素组成上,岩体 Nd 同位素组成变化较大,除一件样品ε_(Nd)(t)值为负值以外,普遍以具正ε_(Nd)(t)值为特点,T_(2DM)值介于275.79~1048.41Ma 之间。研究结果表明,沙麦岩体形成于晚中生代后造山的岩石圈伸展环境中,是幔源基性岩浆底侵及其诱发的壳-幔混合岩浆,同化中上地壳泥质围岩并经高程度分离结晶的产物。  相似文献   
992.
青藏高原羌塘中部榴辉岩Ar-Ar定年   总被引:25,自引:4,他引:25  
羌塘榴辉岩产于红脊山-双湖高压变质带中段的片石山地区,是目前青藏高原内部唯一的榴辉岩产地。榴辉岩多硅白云母~(40)Ar-~(39)Ar年龄 t_p=219.3±1.5Ma;榴辉岩围岩的多硅白云母~(40)Ar-~(39)Ar 年龄 t_p=217.2±1.8Ma,定年结果表明,榴辉岩与围岩经历了相同的高压变质作用,与红脊山-双湖地区蓝闪片岩的高压变质时间是一致的。根据已有高压变质年代学资料,从羌塘的红脊山到双湖、那曲地区的巴青以北、昌都的酉西,直到滇西地区,断续分布长达2000余公里的高压变质带为同一期构造事件的产物,是龙木错-双湖板块缝合带向南延伸到滇西的重要依据。榴辉岩的定年数据进一步揭示,冈瓦纳板块与欧亚(扬子)板块的主体碰撞时间在220Ma 左右,同时也是古特提斯洋消亡的时间记录。  相似文献   
993.
李金龙  王璞珺  孙少波  贾军涛  张艳 《新疆地质》2006,24(4):373-376,I0013
应用牙形石色变指标(CAI)对塔里木盆地孔雀河斜坡东北段南雅尔当山剖面奥陶系有机质成熟度进行了研究,得出的结果是南雅尔当山却尔却克组产出的牙形石色变指标CAI值为2~2.5,有机质处于成熟阶段.综合研究认为,本区奥陶系烃源岩在中奥陶世逐渐进入生烃门限并快速成熟;在奥陶纪末达到经历的最大古地温,顶部为80℃,底部为180℃,之后遭受抬升剥蚀,区域剥蚀量在2 300 m左右.本区奥陶系烃源岩存在3种生烃类型:第Ⅰ种为南雅尔当山型,为非有效烃源岩;第Ⅱ种为群克1井部分生烃型,奥陶纪末抬升剥蚀后埋深在2 500 m以上的烃源岩(Ⅱ-1型)停止生烃,埋深在2 500 m以下的烃源岩(Ⅱ-2型)持续生烃;第Ⅲ种为二次生烃型,当中新生代的快速沉积使Ⅱ-1型烃源岩顶部埋深达到3 200 m时,相同层位的烃源岩达到经历的最大古地温,开始二次生烃,生烃潜力最大.  相似文献   
994.
以塔里木盆地东北地区石炭系为例进行少井波阻抗反演,以此结果研究砂泥岩发育位置、剖面形态和厚度.波阻抗资料可分辨最小厚度为20 m,比常规剖面分辨率(30 m)高,可用于沉积相分析.但是用波阻抗资料进行泥岩视厚度计算,所得结果与钻井揭示厚度相比,相对误差为 12%~-15%.经过误差分析得知,相对误差与含泥率服从单峰态分布规律,且受沉积相控制.采用相控误差法校正泥岩视厚度得到真厚度,计算结果为勘探阶段烃源岩预测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995.
柴达木盆地中、新生代构造演化及其对油气的控制   总被引:12,自引:1,他引:12  
柴达木盆地中、新生代沉积构造演化经历了5个阶段:早、中侏罗世伸展断陷阶段,晚侏罗世—白垩纪挤压反转阶段,古近纪弱断陷阶段,新近纪的中新世—上新世早期坳陷阶段和上新世晚期—全新世挤压反转阶段。沉积构造演化控制盆地烃源岩的展布,盆地演化过程中的两次挤压反转期是圈闭构造的主要形成期,控制盆地油气分布。  相似文献   
996.
中国东北松嫩平原地下水水化学特征与演变规律   总被引:32,自引:0,他引:32       下载免费PDF全文
在全球气候变化和高强度人类活动的影响下,松嫩平原地下水环境日益恶化,已成为制约生态环境建设和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因素。选取具有典型代表意义的洮儿河流域作为研究区,对地下水进行系统取样分析,综合运用描述性统计、相关性分析、离子比例系数和Piper三角图示法,全面系统地研究地下水水化学的时空变异特征与演变规律,揭示了风化溶滤、蒸发浓缩、阳离子交换和人为混合是控制地下水质演变的主要水文化学过程,从而为流域乃至松嫩平原盐渍土区水资源可持续开发利用和管理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997.
非结构网格上的三维浅水流动数值模型   总被引:7,自引:3,他引:7       下载免费PDF全文
针对当前复杂环境水流模拟的需求,建立了新型的基于特征型高分辨率数值算法的三维非结构网格浅水动力模型。模型采用有限体积法离散sigma坐标下的三维浅水方程,运用Roe黎曼近似解评估水平界面通量。模型网格拟合边界能力强,可根据需要局部加密;格式数值性能优良,具有守恒性、单调迎风性、高数值分辨率等特性。同时,应用干湿判别法处理动边界,以适应浅滩地形漫/露过程模拟的需要。封闭水池内部风生环流、干河床上溃坝过程和长江口实际潮流场的模拟从不同侧面展示了模型的特点,结果表明它能够准确地预测水流的三维流动结构,而且计算简单高效,具有良好的数值稳定性。  相似文献   
998.
采用生物氧化技术和化学方法,利用堆浸工艺分步提取,对含Au 140~150 g/t、Ag 900~1 000 g/t、B i 9.0%~10.0%、Cu14%~17%的多金属浮选金精矿的综合回收工艺进行了研究。经小型搅拌试验,确定了生物氧化浸铜—氰化浸金、NaC l-FeC l3-HC l体系(氯盐法)浸出铋和银的技术方法。通过柱浸试验,研究了利用该方法分步浸取Au、Ag、Cu和B i在堆浸工艺中的可行性。在10 t精矿的扩大试验验中,验证了柱浸试验所取得的工艺指标和参数。试验中掺入骨架材料,解决了精矿在堆浸中的渗透问题;生物氧化过程中,菌种在含高浓度铜离子浸出液中反复驯化,对铜的耐受力提高到30 g/L;在NaC l-FeC l3-HC l体系浸出B i和Ag时,用H2O2将浸出液中的Fe2+氧化成Fe3+,使浸出液能循环使用,且B i和Ag同时浸出。Au、Ag、Cu和B i的最终浸出率分别为92.98%、65.09%、45.33%和53.49%。  相似文献   
999.
长板短桩工法加固机理数值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长板短桩工法是采用长的塑料排水板(或砂井)与短的水泥土搅拌桩联合的新型地基处理方法。作者依据淮盐高速公路盐城段第十四合同段K97+461-K97+561的试验研究,在比较了各种数值模拟计算方法的基础上,选用复合地基单元体方法,利用原位测试和土工实验得到的指标作为计算所使用的参数,以现场量测结果作为数值模型检验的依据,对长板短桩工法复合地基数值模型的合理性作进一步的探索和验证。  相似文献   
1000.
一种移动空间信息服务系统客户端的设计与实现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介绍移动空间信息服务系统MSISS基本概念、体系结构及研究现状的基础上,重点研究MSISS客户端的实现策略和方案。先对客户端模块涉及的嵌入式系统、导航定位、移动通信等关键技术进行分析,进而提出一种以自行研制的便携式移动终端为硬件平台,WindowsCE嵌入式操作系统为软件平台的MSISS客户端设计与实现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