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059篇
  免费   1553篇
  国内免费   2233篇
测绘学   930篇
大气科学   1245篇
地球物理   1541篇
地质学   4214篇
海洋学   1184篇
天文学   217篇
综合类   541篇
自然地理   973篇
  2024年   57篇
  2023年   140篇
  2022年   372篇
  2021年   471篇
  2020年   404篇
  2019年   435篇
  2018年   410篇
  2017年   397篇
  2016年   411篇
  2015年   481篇
  2014年   405篇
  2013年   582篇
  2012年   559篇
  2011年   583篇
  2010年   530篇
  2009年   524篇
  2008年   514篇
  2007年   480篇
  2006年   470篇
  2005年   375篇
  2004年   284篇
  2003年   248篇
  2002年   282篇
  2001年   235篇
  2000年   207篇
  1999年   166篇
  1998年   126篇
  1997年   100篇
  1996年   94篇
  1995年   71篇
  1994年   61篇
  1993年   60篇
  1992年   64篇
  1991年   40篇
  1990年   41篇
  1989年   30篇
  1988年   19篇
  1987年   20篇
  1986年   13篇
  1985年   10篇
  1984年   12篇
  1983年   15篇
  1982年   6篇
  1981年   5篇
  1979年   6篇
  1978年   4篇
  1977年   8篇
  1975年   2篇
  1973年   2篇
  1954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拉拉铜矿黄铁矿微量元素地球化学特征及其成因意义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四川会理拉拉铜矿床是我国著名大型富铜矿床,针对该矿床中黄铁矿的微量元素、稀土元素地球化学分析表明:拉拉铜矿经历了早期火山喷发成岩成矿和晚期变质成岩成矿作用.条带状矿石中的黄铁矿Co/Ni比值集中于4.92~79.2之间,落入火山成因黄铁矿区,稀土元素分布具有Eu正异常和轻稀土富集的特征,反映矿床具有伴随河口群火山喷流沉积成岩过程的同生沉积成矿作用.脉状矿石中的黄铁矿Co/Ni比值集中于1.10~3.45,落在热液成因黄铁矿区,稀土元素较河口群岩石及其他典型块状硫化物矿床矿石稀土元素更加富集轻稀土元素,稀土含量变化范围更大,显著的负Eu异常,则又说明,矿床形成的主要成矿作用是伴随新元古代晋宁运动而发生的大规模的变质作用.  相似文献   
62.
海洋上部水体垂向结构变化对于理解热带海区在全球气候变化中的作用有着重要意义。通过分析印度尼西亚穿越流(ITF)出口处东印度洋帝汶海区SO18480-3孔中的浮游有孔虫表层种Globigerinoides ruber和温跃层种Pulleniatina obliquiloculata壳体氧碳同位素,并借助12个AMS14C测年数据重建了末次盛冰期(LGM)以来该区温跃层深度和营养盐水平的演化序列。壳体氧同位素(δ18O)记录表明温跃层古海洋学特征的变化幅度要大于表层海水,其差值(Δδ18O(P-G))有效地反映了温跃层深度的变化,即冰消期和晚全新世温跃层较浅,LGM和早中全新世温跃层较深;并揭示出与全新世相比,LGM期间ITF总流量未显著减小,ITF对该区上部水体结构的影响受到了东西太平洋之间不对称性的调节。碳同位素(δ13C)记录则表明该区的古海洋学变化在不同程度上受到了南大洋的影响,并受本区上部水体垂向结构的控制,其差值(Δδ13(G-P))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该区上部水体营养盐水平的变化。  相似文献   
63.
利用Lunar-Prospector扩展任务的视线加速度数据,根据点质模型恢复了月球近区的重力场,将其与LP165月球重力场模型进行了比较和分析,并利用恢复的重力场联合月球地形数据对Mas-con进行分析,总结了月球重力场的主要特征及其研究方向发展趋势,将重力场恢复技术与我国的探月计划-"嫦娥"工程结合起来,为建立高精度的月球重力场和地形模型提供了一种有效而实用的方法。  相似文献   
64.
山东三山岛金矿床流体包裹体特征及其地质意义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三山岛金矿床位于莱州市三山岛—仓上断裂带内,矿石主要为蚀变岩和含金石英脉2种类型。随着胶东金矿床研究的深入和三山岛金矿资源的不断减少,对三山岛金矿床的成矿作用及深部开发前景问题研究具有更重要的意义。针对上述问题,对三山岛金矿床2种类型矿石的成矿流体特征进行对比研究,认为代表成矿早—中期的蚀变岩型矿石形成于中温(均一温度为325~240℃)、低盐度(2.07%~6.88%)、低密度(0.720~0.868g/cm3)、酸碱性不均匀(pH=3.27~10.43)、以氟化物和氯化物为成矿物质载体的还原性流体;代表成矿中—晚期的含金石英脉型矿石形成于中—低温(均一温度为306~160℃)、低盐度(1.05%~9.73%)、低密度(0.739~0.962g/cm3)、碱性(pH=9.25~9.85)、以氯化物和硫化物为成矿物质载体的还原性流体。成矿流体性质的转变反映了成矿流体处于由比较封闭到比较开放的构造环境的转变期,且成矿流体早期以原生岩浆水为主,后期有变质水、大气降水以及海水的参与作用。三山岛金矿成矿深度为2.5~5km,根据目前的开采深度推算其深部还有一定的资源量可供开发。  相似文献   
65.
库车坳陷是南天山中段新构造运动异常强烈的地区,内部发育有四排近EW向展布的逆断裂-背斜带,由南天山山前向塔里木方向依次为:山麓逆断裂-背斜带;喀桑托开逆断裂-背斜带;秋里塔格逆断裂-背斜带和亚肯盲逆断裂-背斜带.东秋里塔格背斜属秋里塔格逆断裂-背斜带东段部分,其构造运动尤为强烈.研究表明:东秋里塔格背斜是浅部滑脱面与其南翼逆冲断层共同形成的断层传播-滑脱混生褶皱,背斜南翼的浅层逆冲断层和深层的断坡构造是重要孕震场所.东秋里塔格浅部背斜核部的背冲式断裂和北翼的膝折属于派生的次级构造,断裂的规模、错动量有限.东秋里塔格背斜南翼逆断层最新活动错断Ⅱ级阶地砾石层,其活动年代至少为全新世早期,这次错动在地表留有3~4 km长的古地震破裂形迹,说明断裂具粘滑运动特征.  相似文献   
66.
北京郊区农田土壤中HCH残留调查及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北京郊区农田分析区的土壤样品中,均有不同程度的各种HCH异构体检出.在所测样品中,HCH异构体平均含量由高到低排序为σ-HCH、β-HCH、γ-HCH、α-HCH,而且在各个样品中γ-HCH都没有占据主导地位,说明在土壤中没有新的HCH进入.与商品HCH进行比较,w(α-HCH)和w(γ-HCH)明显下降,w(β-HCH)和w(σ-HCH)却相对上升了,分析得出异构体之间的降解转化速率由大到小排序为α-HCH、γ-HCH、σ-HCH、β-HCH.初步评价近年没有新的HCH来源污染本区,但仍有一定风险.  相似文献   
67.
新疆与哈萨克斯坦寒武纪磷块岩资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疆和哈萨克斯坦寒武纪均为主要的磷矿成矿时代之一,但所形成的磷块岩资源量差别巨大.新疆寒武纪磷块岩矿层薄、矿石质量差、储量很少,哈萨克斯坦小卡拉套山寒武纪磷块岩矿层厚度大、矿石质量好、储量巨大.从实施“走出去”战略出发,邻国小卡拉套地区丰富的磷矿资源对于弥补新疆磷矿资源的严重不足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68.
影响荧光光谱分析质量的因素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荧光光谱分析是油气化探中非常重要的一种分析方法,因此在地表样品的分析中,荧光光谱质量就显得尤其重要。消除影响因素,保证分析质量,是得到真实的地下油气信息的必要条件。通过实验研究,对影响荧光光谱分析质量的因素的进行探讨,除了在分析过程出现的影响因素外,样品的包装袋也是造成影响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69.
Geochronological studies on the crust-derived Tianmenshan pluton were undertaken by SHRIMP zircon U-Pb dating and Ar-Ar dating of biotite, muscovite and K-feldspar, giving a petrogenetic age of 167 Ma. Owing to the closure systems in different minerals, the cooling history of the pluton can be determined with an age-temperature diagram. The late hydrothermal event has been recognized, which is related probably with mineralization. In terms of the comparative geochronological and petrologic records, it is concluded that there are some constrains on tectonic evolution and that the formation of the Tianmenshan pluton proceeded in a transition period from Indosinian post-orogeny extension to strong compressive tectonics. And the timing of the hydrothermal event matches the compressive climax of the Yanshanian orogeny. The temporal gap between granite emplacement and wolframite mineralization could last 10-20 Ma owing to the low cooling rate of the pluton.  相似文献   
70.
胶南晚中生代大珠花岗岩岩体的脆性变形机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长期变化的构造应力作用下,胶南大珠山花岗岩岩体自早白垩世冷凝冷却以来发生强烈的脆性破裂变形,形成了多样的破裂类型如岩脉、节理和断层。在该岩体冷凝冷却早期侵入的细晶花岗岩脉和稍后形成的N-S向节理组反映出与同期区域构造应力场协调的N-S向挤压作用,而后伴随着揭顶剥蚀,出现了交替变化的构造应力场形成了岩体内主导的NW-NNW向和NE向节理组。整体上,恢复出的岩体内构造应力场发生顺时针方向旋转,最大水平挤压由早期的N-S向偏转为晚期的近E-W向。构造应力场的长期变化、平行节理作用和节理断层化作用造成了研究区复杂的破裂型式和破裂序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