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91篇
  免费   287篇
  国内免费   516篇
测绘学   121篇
大气科学   182篇
地球物理   401篇
地质学   835篇
海洋学   361篇
天文学   44篇
综合类   129篇
自然地理   221篇
  2024年   9篇
  2023年   35篇
  2022年   88篇
  2021年   82篇
  2020年   77篇
  2019年   94篇
  2018年   122篇
  2017年   90篇
  2016年   93篇
  2015年   101篇
  2014年   101篇
  2013年   92篇
  2012年   116篇
  2011年   99篇
  2010年   100篇
  2009年   98篇
  2008年   96篇
  2007年   87篇
  2006年   78篇
  2005年   64篇
  2004年   72篇
  2003年   68篇
  2002年   59篇
  2001年   49篇
  2000年   57篇
  1999年   49篇
  1998年   45篇
  1997年   36篇
  1996年   25篇
  1995年   29篇
  1994年   24篇
  1993年   14篇
  1992年   7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5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4篇
  1987年   7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3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3篇
  1980年   1篇
  1977年   2篇
  1976年   1篇
  195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29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61.
王玉娟  杨山  吴连霞 《地理科学》2018,38(7):1156-1164
以大样本问卷调查为基础,利用多种统计分析工具对不同属性设定下居住主体人居环境需求的因子结构、因子载荷、需求指向以及空间分布进行了探索和分析,结果表明:地缘、收入、年龄、学历以及职业等属性对主体人居环境需求影响较为显著,据此可将主体划分为具有较强代表性的不同类型群体,不同类群主体的人居环境需求结构表现出较为明显的差异性和指向性;各类群主体的人居环境需求维度均打破了需求层次结构,更多地体现在居住、交通、公共设施等功能结构上;不同类群主体在空间分布上具有一定集聚性和差异性,经济情况较好群体的聚居地的人居环境质量较高,经济水平偏低群体的聚居地的宜居性较差,区域人居环境的优劣差距使得主体人居环境需求异质性特征更加突出。据此认为进行基于资源供需平衡的区域建设分类指导很重要,并根据不同性质群体的人居环境需求情况提出了有针对性的城市规划建设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962.
基于能力-压力模型,运用多项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广州5个社区老年人个人能力与环境压力对其自评健康的影响,并对模型进行验证。结果表明:①社区共分为能力较高型、能力略高型、能力压力相当型和压力略高型4种类型。②能力较高型的中大社区位于边缘区,制约老年人自评健康的主要因素是退休前职业类型和受教育程度;能力略高型的龙口西社区位于最舒适区,促进老年人自评健康的主要因素是收入水平和住房质量;能力压力相当型的里仁洞村和耀华社区位于最大潜能区,制约老年人自评健康的主要因素是住房质量和社区绿化;压力略高型的新基村位于适应不良区,制约老年人自评健康的主要因素是月收入和有无独立卧室。③各类社区老年人能力压力状况与自评健康的关联性,符合能力-压力模型中老年人与环境适应分区。广州案例研究提供了老年人与环境适应理论研究的中国案例,有助于推进能力-压力模型的本土化探索。  相似文献   
963.
尹姗 《气象》2016,42(5):637-642
对2015年12月至2016年2月T639、ECMWF及日本(文中简称EC和JP)数值模式的中期预报产品进行了对比分析和检验,结果表明:三个模式对亚洲中高纬环流形势的调整和演变具有较好的预报性能,其中EC模式的预报效果最好。对850 hPa温度场的预报,JP模式的平均预报误差较小,预报性能较好,EC模式对南、北方地区的温度预报均偏高,T639模式对北方地区的温度预报明显偏低。对于2016年1月的一次全国性寒潮过程中地面冷高压的预报,三个模式中T639模式对冷高压的强度预报与零场更为一致,而EC和JP模式的预报以偏弱为主。  相似文献   
964.
春季黄海浮游植物生态分区:物种组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Phytoplanktonic ecological provinces of the Yellow Sea(31.20°–39.23°N, 121.00°–125.16°E) is derived in terms of species composition and hydrological factors(temperature and salinity). 173 samples were collected from 40 stations from April 28 to May 18, 2014, and a total of 185 phytoplanktonic algal species belonging to 81 genera of 7phyla were identified by Uterm?hl method. Phytoplankton abundance in surface waters is concentrated in the west coast of Korean Peninsula and Korea Bay, and communities in those areas are mainly composed of diatoms and cyanobacteria with dominant species of Cylindrotheca closterium, Synechocystis pevalekii, Chroomonas acuta,Paralia sulcata, Thalassiosira pacifica and Karenia mikimotoi, etc. The first ten dominant species of the investigation area are analyzed by multidimensional scaling(MDS) and cluster analysis, then the Yellow Sea is divided into five provinces from Province I(P-I) to Province V(P-V). P-I includes the coastal areas near southern Liaodong Peninsula, with phytoplankton abundance of 35 420×10~3–36 163×10~3 cells/L and an average of 35 791×10~3 cells/L, and 99.84% of biomass is contributed by cyanobacteria. P-II is from Shandong Peninsula to Subei coastal area. Phytoplankton abundance is in a range of 2×10~3–48×10~3 cells/L with an average of 24×10~3cells/L, and 63.69% of biomass is contributed by diatoms. P-III represents the Changjiang(Yangtze River) Diluted Water. Phytoplankton abundance is 10×10~3–37×10~3 cells/L with an average of 24×10~3 cells/L, and 73.14% of biomass is contributed by diatoms. P-IV represents the area affected by the Yellow Sea Warm Current.Phytoplankton abundance ranges from 6×10~3 to 82×10~3 cells/L with an average of 28×10~3 cells/L, and 64.17% of biomass is contributed by diatoms. P-V represents the cold water mass of northern Yellow Sea. Phytoplankton abundance is in a range of 41×10~3–8 912×10~3 cells/L with an average of 1 763×10~3 cells/L, and 89.96% of biomass is contributed by diatoms. Overall, structures of phytoplankton community in spring are quite heterogeneous in different provinces. Canonical correspondence analysis(CCA) result illustrates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dominant species and environmental factors, and demonstrates that the main environmental factors that affect phytoplankton distribution are nitrate, temperature and salinity.  相似文献   
965.
杨山  王艳  刘涛  胡先成  陈炜 《海洋科学》2016,40(3):17-22
为揭示鲈鱼(Lateolabrax japonicus)稚、幼鱼在淡化过程中氨基酸的组成及含量的变化规律,本实验在15.00、7.50及0.00共3个盐度梯度下,用氨基酸全自动分析仪对鲈鱼稚、幼鱼氨基酸的组成及含量进行了测定和分析。结果表明,实验中,3个盐度组的总氨基酸含量均逐渐增加,且它们之间没有显著性差异;实验中15.00盐度的必需氨基酸总量略呈下降趋势,而7.50盐度组和0.00盐度组均呈上升趋势,3个盐度之间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除脯氨酸外,3个盐度组中其他的非必需氨基酸含量及总的非必需氨基酸含量也均无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966.
旨在了解珠江口栖息的中华白海豚(Sousa chinensis)、宽脊江豚(Neophocaena phocaenoides)和点斑原海豚(Stenella attenuate)免疫相关基因MHC-I(Major Histocompatibility Complex)的多态性及其表达情况,以期为这3种鲸豚的保育工作提供基础资料。通过克隆测序的方法,首次证实MHC-I基因在这3种鲸豚体内表达。选择压力分析,表明MHC-I基因在这3种鲸豚中均受到强烈的正选择作用,提示其具有重要的免疫功能。3种鲸豚的MHC-I基因在系统发育树上相互混杂在一起,表明MHC-I基因存在跨物种多态性。结合选择压力分析和跨物种多态性,发现MHC-I基因受到平衡选择作用。珠江口3种鲸豚MHC-I基因多态性可能由平衡选择维持。  相似文献   
967.
开展海冰灾害风险评估和区划,有助于指导结冰海区沿岸各级政府制定和优化海冰防灾减灾决策,以最大限度地减轻海冰灾害造成的损失。本研究选取冰厚、密集度及冰期和各类承灾体密度、规模等作为评估指标,将河北省沿海县级行政区所辖海域作为基本评估单元,利用权重分析等方法,对河北省的海冰灾害风险进行综合评估。在此基础上,结合海冰防灾减灾的实际需求对河北省的海冰灾害风险进行空间区域的等级划分,并绘制风险等级分布图。所得结果较为真实地揭示了海冰灾害风险在河北省所辖海域的分布状况,可为河北省的海冰灾害风险管理等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968.
因受陆地影响显著且盐度较低以及地理位置相对偏北,胶州湾每年冬季都有不同程度的结冰现象。文章利用卫星遥感和岸基监测所获取的冰情数据并结合历史资料,对2015/2016年冬季胶州湾的冰情进行综合分析,给出了该海域2015/2016年冬季的冰日、冰期、冰型、冰厚、海冰表面特征、浮冰密集度和结冰范围以及浮冰流向流速、地理分布等冰情基本特征。  相似文献   
969.
旋转多基线摄影光束法平差法方程矩阵带宽优化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王祥  张永军  黄山  谢勋伟 《测绘学报》2016,45(2):170-177
提出了一种对近景旋转多基线摄影影像进行重新排序编号从而优化光束法区域网平差法方程系数矩阵带宽的方法。首先,根据影像间的相互联系及其地面覆盖范围,计算每张影像的等效摄站位置;然后根据等效摄站间的坐标关系对其进行重新排序编号,得到各影像的逻辑顺序;最后借助影像的逻辑顺序求解平差法方程系数矩阵实际带宽值。试验结果表明,通过上述方法求出的带宽相对于按照影像原始摄影编号计算出的带宽值有很大改进,一定程度上提升了近景旋转多基线摄影实际应用中计算机的运算效率,减少了平差运算对计算机内存的消耗。  相似文献   
970.
机载激光扫描测量技术涉及到激光点云、POS技术和影像空三加密等许多方面的内容,因此外控布点方案与传统航测也有所区别。本文首先阐述了机载激光扫描测量数据处理流程,针对点云高程的检校和影像空三加密处理需要,在满足线路工程勘测精度前提下,探索出一种适合电力行业特点的高程点(L点)、平面点(P点)布设方案,为今后在电网工程中的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